滁州某高校2017年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9-08-07吴琼
吴 琼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疾病早期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而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可以导致心脏、脑、肾脏和视网膜等病变,并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积极防治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能显著改善预后[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些年,我国PH发病率逐年升高[2],发病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3]。一些研究报导,高校部分新生群体患有PH,本研究即调查2017年某高校新生PH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高校学生PH相关的防治保健工作提供基础,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整群抽取滁州某高校2017年入学新生4735名,其中男生2128名,女生2565名,年龄17~20岁,平均(17.45±1.53)岁。
1.2 研究方法
通过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体检资料包括血压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问卷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饮酒、膳食和身体活动等情况。了解新生群体的PH患病率情况,并按是否患有PH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可能影响PH发病的相关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1.3 诊断标准
(1)PH: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4]进行血压测量和判定:每位学生静坐休息15min,半小时内禁止吸烟、饮用咖啡或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排空膀胱,使用标准袖带台式水银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右上臂血压,测量时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分别以柯氏音第1音和第5音时的读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间隔2min后重复测量其次,取2次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如果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则再测量1次,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判断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进行分级为: 1 级高血压、2 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如测量血压高则1周后复测,仍高则诊断为高血压病,并安排肾脏CT、醛固酮检测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2)肥胖及超重: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建议的成人标准,先测量身高和体重,测量时脱去鞋帽,只穿轻便单衣,计算BMI=体重(kg)/身高(m)平方,BMI<18.5kg/m2定义为体质量过低,18.5~24.0kg/m2为体质量正常,24.0~28.0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其中超重和肥胖定义为高BMI,体质量过低和正常定义为非高BMI。(3)吸烟:按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即将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定义为吸烟。(4)饮酒:定义为每周至少饮酒1次,连续或累计6月或以上。(5)高盐高脂饮食:人均摄入烹调油≥25、食盐≥6g/d定义为油/盐摄入过多。(6)家族史:指一级直系亲属有HP史,如新生不清楚,则联系亲属就近检查以明确。
1.4 质量控制
所有调查人员均为校医院医师,调查前统一培训,包括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方法;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调查, 现场进行质量控制。所收集的资料采用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资料录入进行双录入核查对比采取双录入, 对数据进行核查。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新生基本特征和PH发生情况
2017年入学新生4735名,男生2128名(44.94%),女生2565名(55.06%);年龄17~20岁,平均(17.45±1.53)岁;高BMI485名(10.24%),有吸烟史159名(3.36%),饮酒史120名(2.53%),高盐高脂饮食547名(11.55%),高血压家族史470名(9.93%)。高血压患者共有46例,均为1级高血压,总患病率为0.97%,男性44例,女性2例,男性患病率为2.07%,女性患病率为0.78%;46例中5例知晓自己患有PH,患病知晓率为10.87%。
2.2 影响PH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可能影响HP发生的7项因素纳入分析,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发现两组在性别、BMI状态、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如年龄、吸烟、饮酒史方面无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比较
2.3 影响PH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将表1中影响PH发生的4个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高BMI、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影响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2、3。
表2 Binary logistics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表
表3 PH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PH的一般流行情况
高血压病是指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根据病因是否明确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PH是最常见的慢性病。PH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因此,PH常导致靶器官的功能损害,晚期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5],后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近些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PH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研究表面,高血压自成年早期即对靶器官产生危害。对于年轻患者,做好积极防治保健工作,对于改善远期预后十分重要,但不少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群体疾病知晓率低[6],尤其是年轻的PH患者。
3.2 高校新生PH的一般情况
高校新生年龄多在16-20岁之间,处青少年、成年之间,其高血压以PH为主,多表现为轻、中度血压升高,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易发现。有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较正常学压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可能发展为成人高血压。国内一些研究发现高校新入学的部分学生患有PH,且患病率较高。而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刚刚结束的高中生活多为高负荷高压力但是形式单调,而即将进入的大学生活具有课余生活丰富而学业压力骤减的特点,在大学期间可能存在熬夜、摄入热量高、吸烟等易导致高血压的危险行为,了解他们的PH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有助于帮助他们开展相关防治保健工作。本研究以2017年滁州某高校4735名新生为样本,调查发现PH患者共46名,均为1级高血压,患病率为0.97%,说明我校新生存在PH患者,总患病率较低,病情轻,这低于某些研究[7]的调查,这可能与地区经济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但患者知晓率较低为10.87%,说明新生群体对自己健康状态了解不足,这不利于患者针对性改善生活方式,如通过规律作息、运动等延缓PH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患者随访治疗,可见体检并告知情况对于提高新生身体健康状态知晓率十必要。
3.3 高校新生PH的危险因素研究
本研究按是否患有PH分组,收集可能影响PH发生的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男性、高BMI、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影响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3.1 性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病率为2.07%,显著高于女性的0.78%,男性是高校新生P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9.005,P=0.003),与其他报导[7]一致,这可能与男生在中学期间的更大比例存在吸烟、饮酒、熬夜等生活方式有关,同时也与女生雌激素所具有的血管活性调节作用有关。男生在大学期间也更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熬夜、久坐,更容易参加聚餐而过食和饮酒过量,吸烟率也更高,一些研究也显示成人PH以男性为主,故入学后关于PH的防保工作应更多的重视男生群体。
3.3.2 高BMI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或超重是PH的独立影响因素(OR=3.254,P=0.018),说明肥胖或超重学生具有更高的PH患病率,其导致PH的机制一方面肥胖人群多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刺激肾上腺素能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肥胖或超重人群的心脏负荷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导致血压升高[8]。这与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相一致,而降低BMI可以减低高血压病的发生风险[10],说明控制BMI有助于防控PH。高校新生在高中阶段因学业重而缺乏运动,饮食并不节制,易造成高BMI,增加PH的风险,需在新生保健工作中宣讲相关知识。
3.3.3 高盐高脂饮食 高盐饮食可以增加细胞内Na+浓度,启动Na+-Ca2+交换体, 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引起高血压,也可升高人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而后者会升高血压[11]。而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过量脂肪的储存,即肥胖体态,其以体重增加为特征, 能够引起许多疾病, 包括代谢综合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居民饮食结构显著改变,很多家庭存在高盐高脂饮食的习惯,本研究显示高盐高脂饮食是PH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29,P=0.000),提示新生及其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健康饮食。
3.3.4 PH家族史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族史是PH的危险因素(OR=3.361,P=0.016),一方面高血压患病具有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多种遗传多态性与PH的发病有关,如Ji等[12]在汉族人群中发现,编码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的g.5855G>A(rs3789678)如为GG基因型时,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更大。另一方面同家族具有相似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一些学生在家里存在被动吸烟的情况,后者也增加了PH的发生风险。以上因素导致PH呈现家族聚集性。在防保工作中,虽然无法改变学生的PH家族史,但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减轻BMI等来防治PH。
3.3.5 年龄、吸烟和饮酒 本研究显示两组在年龄、吸烟和饮酒方面无差异,这是因为同一级新生年龄相差不大,故两组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因地区经济欠发达,学生本身吸烟和饮酒较少,故无统计学差异,也可能因为学生未客观回答导致观察偏倚所致。但其他研究表明,该三者均为PH的危险因素,如田野等的研究将患者分为20~39岁、40~59岁、60~岁组,结果发现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高,说明年龄增大是PH的危险因素。;而烟雾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跳动,长期吸烟可以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而升高血压,长期饮酒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也容易导致摄入热量高导致肥胖,最终导线PH的发生。说明在新生保健工作中仍应倡导禁烟禁酒,降低PH的发生率和危害。
3.4 高校PH防治与健康教育
在高校开展HP防治与健康教育时,需要系统性的进行,也要考虑到宣教群体的特殊性。(1)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于PH形成正确的思维态度,客观了解PH,其离大学生并不遥远,但可防可治;(2)新生PH多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如高中时就养成了熬夜、吸烟等不良习惯,但时间尚短,应积极引导学生改掉,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3)对于已经罹患PH的新生,调查其发病因素,针对性给出建议,如对于高盐饮食的新生,联系学生家庭调查家族饮食习惯,如存在家族性高盐饮食,扩大宣教范围至学生家庭,建议低盐饮食,控制危险因素,并且劝导学生积极治疗控制血压,降低远期危害;(4)采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如板报宣传、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电话随访等。综上所述,滁州某高校新生PH患病率总体较低,男性、肥胖或超重、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PH发生的危险因素,高校应开展PH防治相关健康教育,做好保健工作,降低PH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