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2019-08-07

治淮 2019年7期
关键词:征地定量移民

张 旋

一、工程概况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自南向北共分三段,分别为引江济巢段、江淮沟通段、江水北送段,涉及安徽省13 个市46 个县。主体工程内容包括:利用现有河湖长255.9 公里,新开明渠88.7 公里,建设压力管道37.9 公里以及8 大控制性枢纽工程。工程永久征地82231 亩,临时征地154981 亩,搬迁人口72316 人,拆迁各类房屋274 万平方米。

二、风险调查

所谓风险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或者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根据引江济淮安徽段工程的特点,结合设计方案,主要调查成果见表1。

三、风险识别

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4 类共13项,分别为征地拆迁及补偿问题、生态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设管理问题和安全卫生问题,发生阶段为实施和运营阶段,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具体见表2。

四、初始风险等级判断

1.主要单风险因素风险估计

风险发生的阶段集中在项目实施和运行阶段,发生的地域为项目建设区和影响区,群体主要为征地和拆迁等直接影响的群众,以及生活在项目建设和影响区内的群众,主要单风险因素及风险程度见表3。

2.项目整体风险估计

项目整体风险的估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具体见表4。

3.初等风险等级判断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873 号)的规定,风险等级可分为:(1)高风险(重大负面影响),总体判断标准为: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定量标准为:2 个及以上重大或5 个及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指数T >0.64。(2)中风险(较大负面影响),总体判断标准为: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定量标准为:1个重大或2 到4 个较大单因素风险;0.64 ≥T ≥0.36。(3)低风险,总体指数判断标准为: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群众对项目实施有意见;定量标准为:1 个较大或1 到4 个一般单因素风险;指数T <0.36。

表1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调查成果统计汇总表

表2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统计表

表4 项目综合风险指数定量计算表

根据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本工程风险指数0.312 <0.36,初始风险等级应为低风险。

五、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

1.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问题

生产安置主要采取土地调整的安置措施,实行有土地农业安置,通过土地调整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明确土地征收补偿款发放程序。搬迁安置方案与地方政府对接,结合城镇化建设规划或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 划,做好搬迁移民安置工作,搬迁安置模式主要采取本地集中安置为主、少量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工程施工用工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施工建筑材料尽量采用当地材料,为地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

2.征地拆迁及补充问题

广泛深入宣传国家有关移民政策、法律法规和地方规定;统一征地实物补偿标准、准确计算分户居民补偿额;实物补偿程序公开化和程序化;对群众疑惑耐心解释,做好引导工作;保持群众反映和申诉渠道的畅通,切实保障移民合法权益。

3.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针对工程施工造成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要严格落实环保部门批复的环保措施,使不利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土料、砂石料等施工用料运输过程中采用毡布覆盖;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减轻噪声扰民;一旦发生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迅速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件态势,积极引导群众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造成恐慌。

表3 主要单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分析汇总表

落实措施后的综合风险指数为0.059,相应的风险等级仍为低风险,但比采取措施之前风险更低。

六、建议

(1)借助权威、公信力高、辐射面广的新闻媒介,正面宣传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2)进一步加强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政策宣传工作以及移民安置规划实施方案告知确认工作,做到移民安置工作透明、公开,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工作,保障居民申诉渠道的畅通。

(3)社会稳定维护工作应落到实处,确保领导重视、指挥得当、措施得力。一旦出现不稳定风险问题,应急预案能够立即响应,确保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征地定量移民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
内陆移民(外二首)
Immigration移民
农民房屋征地拆迁将单独补偿
国土资源部坚决查处“强征强拆”
关于征地管理工作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