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9-08-07高微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颈椎

高微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和探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介入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时VAS和PPI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PPI评分分别为(2.8±0.4)分和(2.0±0.4)分,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为(1.2±0.3)分和(0.5±0.7)分,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0.2±0.3)分和(0.1±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和PPI评分分别为(2.9±0.3)分和(1.9±0.5)分,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为(1.6±0.8)分和(1.2±0.6)分,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0.5±0.3)分和(0.4±0.3)分。在治疗前患者的VAS和PPI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和PPI的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对治疗颈型颈椎病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颈椎病的发生是由颈椎间盘退变、骨关节炎等引发,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为4%~18%,目前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科技的广泛普及,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1,2]。本文对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4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情况进行策略分析,并深入研究和探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4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经疾病康复治疗方式告知患者知情同意并排除不适宜进行该研究项目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52例,女248例,平均年龄(32.4±12.1)岁,平均体重(57.8±12.5)kg,平均病程(2.4±2.1)年。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80例,女120例,平均年龄(32.1±12.5)岁,平均体重(57.3±12.7)kg,平均病程(2.4±2.2)年;对照组:男72例,女128例,平均年龄(33.6±11.8)岁,平均体重(57.8±13.2)kg,平均病程(2.4±1.9)年。运用整理和分析统计学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和病程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①伸屈颈练习:指导患者进行颈前屈、后伸动作各5次,速度不宜过快;②低头转颈练习:指导患者低头并转动头部5次,方向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③侧屈舒颈练习:指导患者左手扶椅,头部右侧屈,患者右手扶椅,头部左侧屈[3]。上述动作10~15min/次,2~3次/d,1个疗程10~14d。

1.2.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介入自重颈椎牵引装置,采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治疗颈型颈椎病,该仪器内有内芯和附件,内芯含有底座和滑块[4]。使用时,患者采用仰卧位,头颈部处于滑块上,滑块会随着滑槽向头端移动,其肩背因底座外包的海棉及布类摩擦不能移动,促使颈项部产生向头端的移动力。为产生较大的移动力,患者枕部需紧贴后枕着力点,并将双侧膝关节屈曲,使小腿与床面呈90°,当患者听到滑块移动至最低位置时的“咔哒”声后,开始颈椎持续牵引[5]。上述治疗20~30min/次,1~2次/d,1个疗程10~14d。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疼痛强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后进行评定,采用VAS评分(疼痛评分量表)和PPI评分(现实疼痛强度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进行VAS评分时,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进行PPI评分时,满分5分,0分表示无痛,5分表示极度痛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以±s表示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前患者的VAS和PPI的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VAS和PPI的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后的VAS评分和PP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6个月后的VAS评分和PPI评分比较(±s,分)

PPI评分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2002.8±0.41.2±0.30.2±0.32.0±0.40.5±0.70.1±0.3对照组2002.9±0.31.6±0.80.5±0.31.9±0.51.2±0.60.4±0.3组别 例数VAS评分

3.讨论

颈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较为常见,且发病原因与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和职业有密切的关系,当患者的头颈部姿势不当易产生颈项部劳损,出现颈部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6,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40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中,治疗前,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介入自重颈椎牵引装置的观察组患者和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PI评分基本一致,治疗后,两者患者的VAS评分和PPI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即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在使用自重颈椎牵引装置进行治疗时,可对患者的颈椎产生位移,且下段颈椎可形成一定的曲度,从而取得满意的疗效[9]。

综上所述,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患者相比,介入自重颈椎牵引装置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不适。

猜你喜欢

颈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中医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