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分析

2019-08-07耿琳娜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动脉

耿琳娜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5例,对其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及是否需要介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脑血管造影诊断发现,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49例,阳性率为75.4%,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8.5%,患者治疗后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的过程中,脑血管造影具有理想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观察,为介入治疗提供基础和保证。

脑血管疾病指的是脑部血管发生的各种疾病,其共同特点就是引起脑组织缺血或者是出血意外,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是死亡[1]。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应该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2]。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介入治疗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且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介入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均相对较高[3]。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5例,分析了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相关实验研究内容现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5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核磁共振、头颅CT以及MRA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6~78岁,平均(62.3±2.9)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且本次实验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仪器设备:荷兰飞利浦分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llura 12型C型臂X射线造影机。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脑血管造影检查,选择荷兰飞利浦分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llura 12型C型臂X射线造影机为检查机器,方法为穿刺法,穿刺部位为股动脉[4]。通过穿刺孔将导管送至椎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对患者脑部可疑以及病变血管进行旋转采集图像,球管与增强旋转均为240°,充分曝光获得原始数据。

1.2.2 介入治疗方法

脑动脉狭窄患者给予支架治疗,患者穿刺处理方法为经过改良的Scldinger穿刺法,穿刺结束后将支架引导置入,各个血管的引导处理采用超滑导丝进行,在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动脉造影完整后将支架的另一端在狭窄的远端固定,在确定支架完全固定好后通过压力帮使球囊继续扩张,释放支架[5]。脑动脉瘤患者应该在全麻情况下在路径图的引导下通过微导丝和微导管在颅内置入大小符合实际需要的弹簧圈。脑动脉畸形的患者应该将微导管作为介导,用NB-CA胶予以畸形血管栓塞治疗。患者治疗结束后应该进行0.5h左右的压迫止血,并用动脉压迫器压迫8h左右,对患者制动24h,并给予患者持续时间为3d的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本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者疾病类型、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基本消失,病情有明显好转,且各项检查指标均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6]。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65例,经过脑血管造影诊断发现,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49例,阳性率为75.4%,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8.5%,患者治疗后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6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7]。在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常规的影像学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就需要一种更好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8]。

脑血管造影为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其主要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患者颈内或者是椎动脉中,让患者的血管实际形态显影,以便对患者脑血管的自身病变情况进行更加清晰、准确地显示[9]。同时在脑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介入治疗,这一治疗方法的创伤非常小,但是却能取得与开颅等大创伤治疗方法相同的效果,患者恢复较快,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认可。由此可见,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诊断与治疗方法[10]。在本次实验研究中,经过脑血管造影诊断发现,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49例,阳性率为75.4%,所有患者经过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8.5%,患者治疗后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实施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的过程中脑血管造影具有理想的效果,可以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观察,为介入治疗提供基础和保证。

猜你喜欢

脑血管造影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