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原生态林养护走向“精细化”
2019-08-07胡利娟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市对151万亩平原生态林开展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乡镇、养护单位四级管理体系基本建成,通过制定完善一整套平原地区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将新理念、新技术在全市49处示范区中集中呈现。
平原生态林管护体系基本建成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杜建军告诉记者,随着平原造林工程、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和五河十路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工程的陆续实施,全市平原地区森林资源大幅提升。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为了让平原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功能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对超过151万亩的平原生态林开展了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乡镇、养护单位四级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专业养护、农民就业的原则,全市建立了市、区、乡镇、养护单位四级管理体系,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制定养护管理办法,各区实行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技术标准,并通过市场化为主,多种养护模式并存的方式确定养护管理负责单位。为了确保各项养护措施落实到位,全市编制印发林木养护管理办法、养护技术细则、检查考核管理办法、林木养护定额、林木保护管理办法、林木养护工作日志、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手册、林木修剪手册等文件,规范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实行日常管理“七有”制度(每年有方案、每月有计划、每周有进度、每天有日志、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全年有总结)和养护管理“十无”标准(无缺株死树、无乱砍滥伐、无私搭乱建、无私栽乱种、无放牧、无病虫害、无草荒、无垃圾、无焚烧、无乱堆坟头)。
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林木养护技术水平,全市启动了市属11个公园与各区养护管理部门的技术对接活动,市属公园派人赴各区开展养护技术指导工作。各区也分别开展养护技术培训。
此外,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打造“金剪子”修剪竞赛活动,弘扬园林绿化工匠精神,培养一批技术标准规范、技能扎实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以系统提升全市绿地、景观、生态林养护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全市平原森林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功能效益明显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农民就业持续增收、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进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已建成养护管理市级示范区15处,区级示范区34处,集中体现养护管理新理念、新技术,平原生态林养护工作已经从‘怎么养活’转向‘怎么养好’。
在示范区中,林木养护不在“吃大锅饭”,而是通过确定目标树、逐步去除被压木、病死木、病害木及伴生树,保障目标树生长,有的放矢地培育高大乔木。
同时,还对树种单一、密度大的小班进行疏密移植。播种栓皮栎,种植乡土地被,形成针阔混交,乔、灌、草结合的复层异龄的林分结构。引种低养护成本的委陵菜、连钱草和蛇莓3种乡土耐荫地被,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升林地景观,并采用立围栏、挖树盘,保护栓皮栎小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为了丰富生物多样性,让动物居民在森林里安家,还在示范区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通过营建本杰士堆,为野生动物营造栖息隐蔽的环境。在保育区的地低洼地段营造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饮用水源。动物来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生态系统也就会完整起来了。
示范区还强化园林绿化剩余物循环利用。粉碎修剪下来的枝条,集中堆肥腐熟后回归林地,增加腐殖质;将枯枝落叶粉碎后直接覆盖林地,有利于土壤保墒和减少扬尘。同时,开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以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增强树势,提高林木抵御病虫为害能力,增强平原生态林的高质量。
据杜建军介绍,汛期即将到来,全市将做好汛期平原生态林汛期养护工作,并在做好秋、冬季树木养护工作的同时,围绕建国70周年庆典活动地区、城市副中心地区、新机场地区、怀密铁路线(S5)沿线等重点地区,制定专项养护管理方案。今年下半年,全市各区还将按照《推进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每区建设一处2000—5000亩的试点示范,扎实推进全市平原生态林养护管理工作,助力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