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2019-08-06周清玉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文化产业划分的权利和职责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重叠区域较多,文化产业建设方案规划不够合理,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针对文化产业制定的法治体系过于落后。然后分析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有效策略,要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加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放度。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海外市场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认识、初步发展和全面推进。初期,文化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各项工作所获得的成效也不明显。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国家经济起到的都是制约作用。久而久之,人们认识到发展文化的必要性。之后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做出调整,解除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束缚,此时国内的文化产业才是真正的初步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重叠、监管缺位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对文化产业实施管理的相关组织结构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现行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仍然不够健全,正是因为如此,管理机制所发挥的职能作用并不明显。首先,管理职能有交叉问题,由于中国国情特殊,在行政职权分割方面存在一定不合理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政府实施的相关手段实效性差。针对文化产业划分的权利和职责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其中有一些的重叠区域。而且各政府职能部门会过多干预文化产业的运作。除此之外,表现出监管缺位、越位、多头管理等严重问题。其次,各地方政府在建设文化产业时比较缺乏积极性[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本国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主要围绕地域经济,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也是将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上。而此时文化产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够明显,由此可见,政府部门不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二)文化产业建设方案规划不够合理
我国在管理文化产业的工作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是规划方案不夠合理。中国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了文化聚集区,这些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事实上,这些聚集区所形成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藏。但是我国文化管理却没有及时将这些特色文化纳入到地区产业发展总规划中,从长期以来的战略部署情况来看,特色文化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特色文化只能自生自灭,无法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地方政府的工作情况来看,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部署不够充分。比如某地区积极筹建一批文化产业园,但是却没有综合考虑特色文化资源,对市场容量调查不足。导致制定的文化产业规划方案不够科学,项目实施收效甚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相关负责人对特色文化产业战略定位不准确,方案制定过于随意,缺乏对未来形势的考虑[2]。
(三)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
在融资方面,从事文化产业的单位规模小,再加上创新力不足,常常无法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从201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A股上市公司共有3500家,其中仅有144家文化传媒企业。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我国从事文化产业的公司有90%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显著特征是企业规模小、资产价值低。如今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各单位经营年限短,所应用的制作技术也不够先进,在基础性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财务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竞争力不强,也难以形成健全的融资体系。距离形成规模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外的优质文化产品能够进入国内市场,但是文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盗版现象。很多节目购买国外的版权,进行节目生产制作。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国内文化企业的创新力有待提高。当前文化经营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银行也会提供一定支持。这意味着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风投、私募基金、股票债券这些融资方式鲜少出现在文化企业经营活动中[3]。
(四)针对文化产业制定的法治体系过于落后
针对融资问题展开分析,相关政策不完善是宏观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措施,而且支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此时文化企业的经营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文化企业的运营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这是因为针对资本主义市场的引导机制仍然不够完善,所制定的监管机制也不够健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足,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明确,这就意味着文化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缺陷。此外创造的融资环境也不够和谐,导致企业融资屡屡碰壁。制定的各项制度受到多方束缚,制定的法律条例不够系统。由于针对文化产业制定的法治体系过于落后,导致文化产品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企业和国家的金融制度都应当做出改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盗版文化产品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而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手段。
二.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编制高质量的规划方案
文化产业的突出特点是覆盖面广,不仅跨市场,而且跨行业。产业形态多种多样,覆盖文化、广电、工信、旅游、农业和工业。文化产业链条内丰富,包括测绘内容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开发文化衍生品。以某地区的文化产业为例,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业务类型比较集中,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和广电,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业态形式过于传统,也过于单一。要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产业,真正实现有规模、有经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延长链条长度,并逐渐形成明确核心的产业链。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此时顶层设计和突出规划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一项整体性谋划工作,更是文化产业战略主体,与政策的合理安排有密切联系。要想使文化产业战略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就要保证编制较高水平的规划方案,同时也要保证方案规划的专业程度。不仅要系统性论证文化产业的类型,还要深度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实现对产业布局的良好规划。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文化企业积极增强自身竞争力
文化企业应当积极增强自身竞争力,在内部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管理,规范财务各项工作的实施。建立企业良好的信用体系,使得企业获得融资的把握更大。文化产业要努力向金融市场融资要求靠近,全方位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各地方来说,要积极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增加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强化地方文化产业实力。比如某区域文化产业通过合并企业上下游,有效扩大文化产业的经营规模。整合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形成规模。此时不管是开展内源融资还是银行贷款,都更容易实现。为了真正做好融资工作,要积极构建多元融资模式。先通过门槛较低的中小板和新三板,完成上市目标,以获得更多的投资。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也能获得更多融资。另外还有资产融资和发行私募债融资等等。文化产业强化自身竞争实力,就应重视员工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從而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为海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同时也积极向海外群众宣传优秀的中华文化。比如通过“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走出国门,促使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4]。
(三)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完善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工作中,要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行动要在观念的促进作用下,才能有力实现。中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这一观念通过了长期建设事业的考验,是正确的发展路线。就文化产业而言,是一种新型产业形式,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认识该产业需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通过逐步深化,适应文化产业的特点。如今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层次,经济建设也在不断深入,此时中国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正不断扩大,管理者必须要意识到物质水平提高和精神文化产品落后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意识到解放思想的必要性,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注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并努力搞好相关服务工作。开展简政放权工作,与此同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切实保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有明显的先进特征。
(四)增加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放度
为了使管理工作获得良好的成效,政府有必要增加文化产业市场的开放度。目的在于让文化企业能够充分接受到市场竞争的磨炼作用。传统模式下,政府采取垄断手段管理文化产业,而在未来完善管理制度的工作中,要适当转变这种模式,为业外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提供支持,使得各种资本背景的文化企业都能参与到市场竞争活动中。此时原有的文化企业同样也会受到市场竞争活动的洗礼,有效增强文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向境外资本开放市场时,要保证合理控制尺度,科学引入境外文化企业,使得国内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够有所增强。
(五)政府继续保持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当继续保持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实施一定财税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更加多样的资金支持方式,也要注意体现灵活性。首先,加强扶持国内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增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些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整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管理文化产业,从关键项目入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基金,用于研发文化产业新产品,开发文化产业新技术,重点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这些企业遭遇危险期时给予帮助。第三,针对文化产品出口和服务出口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开拓海外市场意义重大。面向文化行业,要奖励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最后,坚持推出财税优惠政策,并坚决落实相关内容,有力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整体层面来说,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成长阶段,国家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内容,认为我国国情特殊,使得文化产业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良好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会造成人民群众思想落后,过于重视物质生活。为此管理文化产业要做好战略优化工作,将文化产业视作中国新时期的支柱性产业。
参考文献:
[1]张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136-138.
[2]詹一虹,周雨城.中国文化产业的管理问题及优化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01):182-186.
[3]熊贤. 四川省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4]张辉锋,江少波.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4(04):72-74.
作者简介:
周清玉,(女),(1988),(湖北黄冈麻城市),(汉族),职称(高级),学历(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单位名称(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单位所在省市(湖北省武汉市),单位邮编(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