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

2019-08-06范新峰

环境与发展 2019年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

摘要:随着党中央对环境质量问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各级政府部门都加大了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力度。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全面分析了崇明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上海市崇明区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6-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6.078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rn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sue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increased thei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aking Chongm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ongming District, discusses the short-term goals and long-term goal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ated work.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Quality management planning

近年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不断拓展和延伸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并且已经形成了以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底质和固体废物、噪声和振动、加油站油气回收、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电离/电磁辐射等为主要监测对象的质量控制评定体系(QC) [1]。因此,崇明区环境监测工作可参照执行,但由于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特殊性,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中质量管理规划需要格外重视。

1 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目前,崇明区主要环境监测力量是崇明区环境监测站,该单位是上海市崇明区环境保护局直属的公益性检测机构。主要承担所管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各类专项监测以及在线仪器比对监测、水质和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等,为崇明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监督、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该单位拥有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先后5次通过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评审,6次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监督评审。目前正在积极加强改革,改进内部环境管理机制,为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而努力。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崇明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全局角度

因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与绩效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加上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导致QC体系边缘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技术手段单一以及人才储备不足,使得环境质量管理平台的信息无法有效进行共享,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仪器设备闲置等问题。

1.2 细节层次

崇明区环境监测站还没有建立统一的QC指标评定体系,日常计划中的QC措施和实际工作的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结果也不够精确。尽管LIMS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能够顺利完成监测任务,但是尚未覆盖实验室管理的所有方面。在QC体系的研究上,崇明区并没有做到整个区域的自动监管,与监测中心和各区监测站之间也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

2 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规划原则

对于崇明区而言,正努力打造世界级生态岛,所以在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时需要采用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同时坚持先进性,将质量管理与其他监测领域的规划相统一,并且保证实用性,从宏观角度出发,为监测技术的发展开辟道路[2]。崇明需要始终秉承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并结合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立足根本,勇于实践,让质量管理成为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3 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近期目标

本文以崇明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方案作为崇明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近期规划的参考对象,旨在2020年到来之前,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3.1 接入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平臺的建立,是上海市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崇明区通过接入此共享平台,根据监测中心发布的行业认证以及考核信息,对本单位需要的信息进行汇总,从而对崇明监测站技术能力、人员管理等信息进行更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标准的变更以及技术的培训要实现与监测中心同步。

3.2 成立专业技术小组

众所周知,崇明是我国第三大岛,生态环境优美,环境状况备受外界关注。为了能够更全面、准确地监测崇明全区域环境,很有必要成立专业技术小组,为全区范围内的监测网络的形成打下基础。

专业技术小组应具备以下职责:首先,对于当前监测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那些具有统一的特征,但是还没有找到解决措施的一系列细节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上海市的标准制定符合崇明区真实情况的技术规定,同时需要保证技术规定操作性强,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技术规定是国家技术标准的灵活运用和具体补充;其次,专业技术小组需要做好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确保崇明环境监测站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是凭证上岗,从而保证选拔、招聘和任用环节的公正,可以说,只有保证技术人员的素质过硬,才能提升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果技术人员水平较低,那么在监测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解决,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后,专业技术小组需要定期对崇明环境监测站的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抽查,并且科学地评估崇明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也可以与各区监测站进行对比,帮助崇明监测站找到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而互相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的水平,对于表现出色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表彰,号召全站进行学习;另外,专业技术小组要合理分配专业技术人员,并且有序安排环境监测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对那些社会监测力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与编制内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成功的经验[3]。

3.3 完善自动监测体系

自动监测体系的完善对于崇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十分重要,加上最近几年,崇明区环境监测任务繁重,人员紧缺,而人工监测能力无法做到实时覆盖和及时有效的监测。有鉴于此,需适当增加自动监测站点,同时需要针对站点的选址、仪器的购置、数据的审核等内容进行系统地规划,并且以QC技术要求为指导,对各个监测站点进行评估。比如制定监测仪器认证标准,重点培养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同时将自动监测体系与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地衔接起来,争取发挥预警作用。崇明自动监测体系也应侧重于对QC体系进行完善,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监测以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应该向PM1、非甲烷总烃、有机硫等更高的指标靠拢,完成体系升级,形成立体化和全方位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目前,崇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如图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需要完善崇明自动监测系统,而且还需要加强提高工作人员对自动监测系统出现故障的响应能力,例如仪器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短时间内恢复系统正常,保证数据准确完整。

4 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长期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崇明正抓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而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方面也需要常抓不懈。本文以2021~2030年为时间段,简要介绍一下长期目标的具体内容:

4.1 考核评价和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

首先,崇明区环境监测站内部需要建立科学和完整的质量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从站内部不同的工作内容入手,分析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之后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角度制定管理标准;其次,还可以根据目前的国家认证制度,围绕上海市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情况,以全市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为大纲,将认证制度与崇明环境监测方面的要求相结合,实现制度“绿色化”;最后,加快崇明LIMS系统的建设,在全市应用LIMS管理的前提下,需要崇明监测站的实验室内部实现独立运行的监测体系,做到对人员、机器、材料的系统化管理,经过LIMS处理的数据统一传输到监测中心,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查询,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报告和数据采集可以按照监测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监测地点和监测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类[4]。

4.2 打造全区水环境质量控制平台

不言而喻,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崇明区的水资源分布范围广而复杂,为此,必须要全力打造水环境质量控制平台。当前,崇明水环境的监测工作政出多门,涉及环保、水利以及城建多个部门,经常出现同一水系反复进行监测的问题,这说明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及时共享信息,加上QC体系下的具体标准无法保持一致,使得崇明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崇明区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平台进行开发,争取对全区水环境做到系统的管理。比如明确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区域所有地表水以及污水监测项目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体系。

4.3 环境生物监测质量管理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种全新手段,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它符合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理念,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敏感反应来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用来补充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的不足。为了能够适应崇明辖区内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质量问题,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将环境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结合起来,更好地与环境管理相融合。

对于崇明环境生物监测质量管理:首先,建立一个环境生物监测的标准化、系统化体系,根据崇明区实际环境问题,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法,形成以崇明生物为监测对象的QC指标评定体系;其次,加强环境生物监测业务培训,提高技術人员专业素质,指派技术人员进行专项进修学习;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完善崇明环境生物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例如对生物监测点位布设、采样设备、采样方法、实验室内外样品处理等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5]。

5 结论

综上所述,崇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具体规划,需要结合崇明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按部就班地展开,这样才能提高规划的效率,并且优化区域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3(22):1-4.

[2]仲怀祥.环境空气监测现场采样的流程及其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20):125-126.

[3]张晓燕,戴肖云.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途径研究[J].绿色科技,2018(24):112-113.

[4]何丽.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措施的探讨[J].科技风,2018(33):129.

[5]徐东炯.水环境生物监测的发展方向与核心技术[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5(6):9-11.

收稿日期:2019-02-16

作者简介:范新峰(1984-),男,汉族,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环境监测取样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用分析
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探究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