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的神力
2019-08-06梅桑榆
梅桑榆
这里的“平台”,并非楼梯转角处,也非觀景的高台,而是指某个位置、某种地位或是某种社会环境。
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摆在菜市场的摊位上,只能被人花上几元钱买去,做压菜缸之用。而放在拍卖会的展示台上,就会被人当作宝贝高价拍下。一幅地摊上的平庸画作,在大型展览馆展出,可能被人以高价买走。反之,若是将一幅价值数百万的大师之作不加装裱,拿到地摊上,与标价几十元的作品摆在一起,至多被人认为是该画家较好的仿品,很难卖出高价。
同为一物,其价值为何会有如此差异?这便是它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平台不同所致。
物品如此,人也一样。同一个人,所处的平台高低,在他人眼里的价值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差距。
美国《华盛顿邮报》策划了一个社会实验,让被称之为“古典音乐超级巨星”的小提琴大师约夏·贝尔扮作卖艺者在地铁演奏,以测试听众的反应。他演奏的是几首较高难度的作品。在实验之前,编辑们最担心的是围观者众多,引起地铁内严重堵塞,发生骚乱,并预测演奏期间会有可观的收入。然而,结果却大出所料。
在大师45分钟的演奏过程中,只有几个人停下脚步听了片刻。在他面前那顶如卖艺者一样反放在地上的帽子里,人们只投下了几美元,其中大多是25美分的硬币。要知道,这位大师平时的出场费是每分钟1000美元。如果在音乐厅聆听他的演奏,需花200美元购票,且常常一票难求。
由此,我们反观社会上的一些怪现象:一些水平一般的街头、酒吧的卖艺者或业余歌手、乐手,有幸得到名人的抬举、媒体的包装宣传,得以在电视台亮相,或登上大型演唱会的舞台,便一夜爆红,迅速暴富。这样的走红,跟平台的神力,关系颇为密切。 所以,平台是有神力的。
但是,神则神矣,却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实际才能。
可惜,许多人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一旦有幸占据了使其价值倍增的某种平台,不是坚持自己原先的理想追求,虚心学习、提高水平,而是忘乎所以、利令智昏,借助平台的优势,敛财渔色,乐享受人追捧的快感。结果一朝从平台上走下或跌下,便现了原形。
比如,某些流量明星 一旦失去了粉丝的吹捧,很快就昙花一现,再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某些书画协会的官员,一朝失去头衔,走下神坛,其大作很快贬值,甚至不及那些民间高手的作品。
所谓神力不应该是平台赋予的,而应该源于自己的实力。迷信平台的神力,行之不远。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