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一带一路”良好人文生态
2019-08-06柴尚金
[摘要]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培养合作中的相互信任需要牢固的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打造共生共荣的人文生态,以人文项目合作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为抓手促进人心相通,让丰富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加强合作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文生态; 人文交流; 民心相同; 文明互鉴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6-0009-04
当前,经济全球化曲折前行、一些国家矛盾错综复杂。为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1要以人文交流促进人心相通,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走一条“不同文明共存互鉴”之路。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养共生共荣的人文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对涵养“一带一路”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不同文明平等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平等参与,都可成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一带一路”跨越中华、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四大文明圈,不同文明各有独特之处,都拥有各自灿烂辉煌的历史,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沿线国家,有的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等,由于各國发展基础和需求不同,所以各国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为共同利益规范自身行为,强调自主、自愿、自觉、自律。也因为沿线国家处于不同文明圈,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所以各国要相互尊重彼此主权和文化传统,强调互助、互利、互谅、互让。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傲慢与偏见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也是文明冲突的根源。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对待每一种文明,就可以避免文明冲突,增强合作动力,减少建设阻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各国普惠共赢。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的和平志向,“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大情怀。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滋养着中国外交理念的根脉,孕育着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虽然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使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关注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在合作中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只有把是否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提高民众福利水平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标准,“一带一路”才会更有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这种义利观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共享繁荣、命运与共的基本追求,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所坚持的道义观和价值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中国与各国多层面、多维度合作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惠及世界各国的红利不断凸显。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充分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将更加积极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营造平等包容、普惠共赢的人文生态。
以人文合作促进人心相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如果说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硬支撑,那么人文交流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软支撑。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从根本上增进国家间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以人文项目合作促进人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等广泛领域,通过政党、议会、媒体、智库、青年、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开展了互办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图书展、体育赛事、智库对话等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拉近了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据统计,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17个国家文化中心、173所孔子学院和184个孔子课堂,约占全球孔子学院和课堂总数的1/4。2016年注册学员达到46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8000场,受众高达270万人。3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达6000万人次左右,与2012年相比,“一带一路”出境人数和入境人数分别增长2.6倍和2.3倍左右,“一带一路”旅游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对友好城市搭建起到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截至2018年4月底,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国家共建立了1023对友好城市,占我国对外友好城市总数的40.18%。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撰文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将极大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举办文化学术、教育卫生、旅游发展等领域的主题论坛和研讨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增进了沟通理解和友好感情。” 1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理署长盖图认为,中国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勇于担当和接纳众多国家的开放包容让人印象深刻。不限制国别范畴,不会搞封闭机制,不唱独角戏,更不搞一言堂,这样的理念和思维,正是“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原因。2 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则助力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对涵养共建“一带一路”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以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动人文交流。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越来越多的政党更加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普遍希望通过发展党际之间的对话交往,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促进国家关系的全面稳定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外国政党交往也不再局限于政治上的一般交流,内容逐渐丰富、形式日益多样。通过互访、论坛、参观考察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和基本经验,大力宣传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注重用国际通用的话语和外国受众能够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及时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通过真实全面地讲述“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智库、媒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近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新闻合作联盟等机制,多次举办“一带一路”智库、媒体交流合作论坛,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希望世界了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希望从其他文明中汲取更多智慧。西亚非洲国家“向东看”,拉美国家“向西看”,都不只是看重中国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和援助,还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治国理政与发展经验,希望独立自主地实现国家的发展与复兴。中国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是当前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人心相通的一大举措。
在人文交流中推动文明互鉴
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合作之路,更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文明互鉴之路。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凿空”西域,600多年前中国明朝的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对发展中国与古丝路沿线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最终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运河”,它将灿烂辉煌的几大文明联结起来,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文明财富。从历史到当下,古丝绸之路蕴含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没有变,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各国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仍熠熠生辉。“一带一路”倡议提倡文明的交流互鑒,以民心相通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具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实针对性,要积极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同”与“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现实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和平发展的中国方案,已成为当今不确定和多变世界的正能量,为当今经济全球化再出发指明了方向。然而,“一带一路”也触动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如何处理与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关系这个问题,有人质疑“一带一路”是不是要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是不是要搞一家独大?套用“修昔底德陷阱”“债务陷阱”等抹黑“一带一路”,贬损中国的国际形象。事实胜于雄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国际认同不断增强,中国秉持的共同发展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被更多人理解。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观望—质疑—支持—合作”的转变,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情绪占比由2013年的16.50%提高到2017年年底的23.67%,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信心大幅提升,积极情绪占比攀升至32.50%。1迄今,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用“脚”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这是国际社会的民心所向,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深厚的民意基础和广泛的亲和力、吸引力。
从高质量发展目标看,“一带一路”是以和平、繁荣、绿色、开放、创新、共享为目标的不同文明共存互鉴之路。所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是以和平、繁荣、绿色、开放、创新、共享为目标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各国共商共建共享需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丝绸之路的核心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不只是为了中国得利,也是中国与各国一道相向而行,共商共建共享,通路通商通心,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生态。过去6年,中国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充分尊重相关国家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法律制度、营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国情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不搞一刀切、同步走,逐步由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承包提升到包括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经验交流、能力建设等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古代丝绸之路在繁荣经济、深化友谊、文明互鉴等方面的作用彪炳史册一样,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促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都将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柴尚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 易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