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08-06韩倩

学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抽象复杂,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能力较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生活情境法,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關键词:生活情境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4-009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085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活情境法,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相关知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故此,本文主要对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一、运用生活情境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为学生创建适合的学习情景,那么将会使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法,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进而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转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游戏中,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了解元、角、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法,为学生创建日常生活买卖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将教学道具人民币发放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与教师分别担任卖家与买家,在学生给教师找零钱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日常中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同时让学生灵活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生活情境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再是以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做题技巧作为教学重点,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倾向于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生活情境法,有利于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变得更加严谨,逻辑性更强,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由于数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数学教师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创建意义深刻的生活情境,开阔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分数的起源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3000多年以前,分数起源于埃及,2000多年以前分数传入中国,但是在秦汉时期的分数表现形式和现在有所不同。在后来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的分数线,使分数的表示形式得到了统一。分数的发展过程历史悠久,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更加严谨。

三、运用生活情境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法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为教学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完善,进而创建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与吸收数学知识[2]。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法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层次感,让问题贴近实际生活,发挥问题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选择的数学例子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课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生活情境法,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为简而易懂的数学知识,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告诉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并从货物的数量、工作人员的人数、货物的单价等进行逐一讲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四则预算的基本知识,轻松化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丽荣.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2):66.

[2]张德翠.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8(16):94.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韩倩(1992.12— ),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