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高冷”到“亲民”

2019-08-06李传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美术馆公众

李传宜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精神文明建设,为美术馆的发展提供机遇。传统美术馆因其较高的“门槛”,为公众营造了一种难以平易近人的感受,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应从提高互动性着手,拉近美术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本文论述了美术馆的发展现状,并对如何加强公众参与美术馆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的尝试。

关键词:美术馆;公众;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J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266-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美术馆的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一些美术馆却门庭冷落,给市民一种“高冷”的印象。如何改变美术馆“曲高和寡”的地位,变得更加亲民;如何通过公共教育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美术馆,欣赏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提高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艺术素养?本文拟以深圳市罗湖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为例,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罗湖美术馆作为深圳市的区级美术馆,曾举办过首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深圳国际摄影周等国际性大展,而在公共教育方面,通过转变观念、馆校结合、树立品牌等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评价为:“最接地气的美术馆”。

二、转变观念:由“为物”到“为人”,由“为少数人”到“为更多人”

美术馆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高冷”的印象?为什么大多数人去美术馆是“打酱油式”的参观?一方面是一些美术馆过分强调自身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较为注重作品的收藏、研究和展出,忽视了服务大众、普及艺术教育,实现公共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从未接受过艺术教育的普通观众来讲,很多展品让他们觉得无法理解,望而却步,容易出现看不懂或没兴趣的情形。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转变观念,由“为物”到“为人”,由“为少数人”到“为更多人”,突出美术馆的公益属性,强调公平、亲民。罗湖美术馆面向成人的活动主要考虑娱乐性、多样性,鼓励大家亲自动手、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让艺术走下神坛,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对于中小学生,美术馆则关注内容与课程的关联,激发学生求知、体验、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中小学美育教育基地”的作用,配合教育改革,探索一条馆校联动的新路子。针对学龄前儿童,美术馆更关注儿童行为能力的发展、亲子关系的密切,帮助家长和教师善用美术馆的资源,凸显出艺术的服务功能。正如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先生所讲,美术馆公共教育目的“并不在于培养艺术精英或专业人才,而是让最广大的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在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协调全面发展。”

此外,罗湖美术馆以各类展览为契机,邀请策展人、艺术家开展讲座、导览、示范、艺术面对面等公共教育活动,拉近观众与作品、作者的距离,逐步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仅以2018年为例,罗湖美术馆先后邀请王拓举办“人造观念”对话、邀请张梁举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名师讲座。邀请方晓龙举办“水彩画实践与体会”讲座活动。结合“首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开放源——2018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2018第三届深圳国际摄影周”“超越梦想永不止步——张梁登山探险全纪录”一采摭英华“冯小瑞、刘冰美术作品双人展”等展览,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三、馆校结合:让孩子在美术馆中成长

相对于学校而言,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术馆拥有更大量的资源和更加情景化的教学场景。同时,学校美术教育较偏重于技巧层面,对艺术学习的另外两大领域—批评与文化忽略较多。美术馆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艺术品资源,帮助观众培养这种视觉阅读能力,提高其对不同类型艺术与文化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罗湖美术馆在2017年被评为罗湖区“中小学美育教育基地_后,进一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深圳市美术学校、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深圳布心中学、深圳大望学校、深圳布心小学、深圳千寻美术教育机构、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深圳宝安区阅读领袖家(幼儿园)、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等大、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开展了不同层次的馆校合作。乔治·海恩曾把美术博物馆的教育归纳为四种模式:第一,说教、解释式的教育;第二,激励、反应式教育;第三,发现式学习;第四,建构式学习。每一种模式针对不同的美术馆教育情境,面对不同的艺术受众。所以,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既有的艺术历史、理论、绘画技法等知识,而是通过开放的美术馆空间,在观看、体验和互动中,启发心智,转换思维。例如,利用“见证友谊——俄罗斯油画走进深圳走近罗湖大型展览”,邀请季先科·娅萝斯拉娃·阿纳托利耶夫娜开展公益油画教学秀场,以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为深圳美术学校、罗湖外语学校共200名师生,现场传授构图、结构、色彩和冷暖等方面的绘画技巧,并展开对话交流。“首届深圳国际水彩画雙年展”开幕当天,来自深圳市王婧名师工作室的孩子们现场临摹名家作品,他们支起画架,摆好画笔,专心作画,有些没带画架的孩子索性趴到地上去画,他们的全心投入感染着现场观众。让孩子在美术馆里学画画,这种场景在罗湖很常见,也是罗湖美术馆公共教育的一大亮点。

三、拓展品牌: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如今,美术馆单一的、模式化的仅仅围绕展览的公共教育活动越来越不能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打破单一的绘画一统天下的局面,做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罗湖美术馆举办艺术实践之旅,利用深圳市东湖公园盆景世界的资源,开展“东湖盆景趣味制作”活动,邀请80岁高龄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林鸿鑫莅临现场,手把手指导现场市民制作盆景,带领大家了解盆景艺术之美,传递人与植物和谐共存的理念。邀请美术教育专家张奋洲和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家王光普同台开展“当音乐遇上绘画”的跨界讲座,形式新颖,创意十足,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参与人数呈井喷式的增长。当然,加强与兄弟场馆的交流学习也十分必要,罗湖美术馆组织开展了关山月美术馆名师工作室国画学习艺术实践之旅。走出去,无疑为公共教育打开了另一扇窗。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美术馆公众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