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的复仇行动比较研究

2019-08-06丁小珊柴耀桢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7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哈姆莱特

丁小珊 柴耀桢

摘要:《哈姆莱特》和《赵氏孤儿》在中西戏剧史上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同样是复仇,但两部戏剧在主题的完成上却同中有异。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两部戏剧中的复仇行动进行分析,概括得出两部悲剧的同异之处,进而探究其产生悲剧行为的根源。

关键词:平行研究;哈姆莱特;赵氏孤儿;复仇行动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62-02

《哈姆莱特》作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大师哈姆莱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得知叔父毒死父亲的真相后为父报仇的故事。《赵氏孤儿》是我国元代戏曲家纪君祥所写的著名戏剧之一,讲述晋灵公统治时期屠岸贾陷害忠良赵盾,杀害赵家三百口人,二十年后被屠岸贾误收为义子的赵氏弧儿为父报仇的故事。两部戏剧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反映了人性当中的真善美,优点和弱点,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抒写了辉煌的篇章。

一、复仇主题可比性

文学研究的“整一性”是美国学派进行平行研究可比性的学理论证,“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包括整个欧洲、俄国、美国以及拉丁美洲文学在内的紧密整体。”[1]从植根于人类共同人性之上的文学的一元性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赵氏孤儿》和《哈姆莱特>都源自于复仇主题。

文学作品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文本,必然会受到一定时代文化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这种历史传承性经常表现在对“现成故事”的再创作。文艺复兴时期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学作品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现成故事”被莎士比亚加以改造成为他戏剧创作的素材。《哈姆莱特>故事原型是丹麦的阿姆莱特传说,最早由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迪库斯记录于《丹麦人的业绩》即后来的《丹麦史史》。《哈姆莱特》的另一个现成故事依据是基德创作、已经失传的《老哈姆莱特》。

孤儿赵武的安危,是中国春秋时代一个大家庭盛衰存亡的关键。《赵氏孤儿》相关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如《春秋》、《左传》、《国语》。《左传》中关于赵氏如何得姓、发迹、衰败都讲得极为详细,汉代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节士第七》中也都有所补充。

《哈姆莱特》和《赵氏孤儿》两部作品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但都来源于历史故事且有着相似的血亲复仇情节链:忠臣遭到奸臣陷害后,其子嗣被迫认贼作父,最后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复仇。接近的成书年代、相似的情节链、取材于历史故事,这三个要素是进行《哈姆莱特》和《赵氏孤儿》戏剧比较的前提。

然而有同必有异,在众多相似要素成立的环境下,差异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其创作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更多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在《哈姆莱特》中,老国王作为人文主义的化身,却被奸人陷害,所以王子的复仇从单纯的私人恩怨上升为捍卫人文主义的行动。反观纪君祥身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中,“忠孝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因此“父仇子報”的血亲复仇成为本书的核心主题。

二、复仇方式比较

首先,从复仇主体与仇敌的人际纠葛来看,两部戏中的复仇主体与自身仇家的关系错综复杂。复仇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变化,与仇敌的关系由亲密走向生疏,走向分裂,走向对立。《哈姆莱特》复仇主人公在前期作为丹麦的王子,性格开朗,广受人民的爱戴,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后期在得知家庭悲剧后,哈姆莱特对世俗的态度转变为愤怒报复,但他遭遇的困难与日俱增。但以国王为代表的邪恶势力逐渐变强,王子的朋友成为帮凶,大臣们迎合新国王,昔日的恋人也成为仇人的利用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复仇者哈姆莱特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身体痛苦和心理煎熬。作者通过运用内心的独自的方式来展现哈姆莱特的内心世界和他与仇敌之间所处的地位的悬殊,从而表现出人文主义者在黑暗社会中的彷徨与孤独。《赵氏孤儿》复仇主人公在知晓血海深仇后,不顾屠岸贾是其义父的身份,决心替父报仇。在家族恩怨而前,道貌岸然的养育之恩显得微不足道。作者从道德的角度,塑造了赵武是忠奸斗争中正义代表和道德完人的形象。

其次,从复仇行动社会性的表现来看两部戏剧中,复仇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复仇的社会性就有所区别,但异中有同。《哈姆莱特》作为一部复仇悲剧,主人公的复仇行动经历了诸多曲折和犹豫。从当初见到父亲亡魂的急切,想要“飞去把仇人杀死。”[2](P306)到后来却只装疯,设计“捕鼠机”,甚至放弃在叔父祈祷时进行复仇,以致被逐出境险些丧命英王之手的种种行为,表现了哈姆莱特的延宕。但哈姆莱特复仇时间的漫长、过程的曲折,在于他的复仇更强调社会性,追求的是敌人克劳狄斯灵与肉的彻底毁灭和完成“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自然地将个人复仇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承担着个人仇恨和揭露社会罪恶的双重使命。

《赵氏孤儿》中作者通过复仇时间之短表现主人公的复仇决心之坚定,体现家庭伦理道德角度“杀父之后,不共戴天”的私人性。在社会性方面,作者没有直接揭露社会黑暗,也没有直截了当地对当时统治者晋国公的政治进行抨击,而是通过这段复仇,描写了仁人志士做出的牺牲。屠岸贾不仅是赵氏的灭门仇人,在后期更是天下百姓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赵武、程婴俨然成为了百姓眼中的正义之师,赵氏的复仇从此师出有名——“为了匡扶天下正义”。由此,小说的复仇由倾向私人性完成了向社会性过渡的飞跃。

三、从复仇差异到中西悲剧异同的一点省思

《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两部戏剧主人公虽然最终都完成了复仇,但结局却有所差别。在《哈姆莱特》中,主人公用自己的鲜血完成了个人复仇,但“重整乾坤”的理想却未能实现。而在《赵氏孤儿》中,虽然戏剧的前一部分是悲剧,赵氏灭门、忠义之士前赴后继牺牲,但最后的结局却是赵氏孤儿报了仇,“赐孤儿改名望,袭父祖拜卿相;忠义士各褒奖,是军官还职掌,是穷民与收养;已死丧给封葬,现生存受爵赏。”[3](P252),以中国特有的“大团圆”落幕。两部戏剧中悲剧人物命运的不同,显示的是中西方悲剧审美的巨大差异。

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戏剧的发展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文艺复兴时期的复仇悲剧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大量借鉴古希腊时期悲剧。作为复仇戏剧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哈姆莱特》体现了西方悲剧的基本特征:其一悲剧主人公一般是英雄伟人式的人物,且基本上是男性。所以,当这些非同寻常的人物遭遇不幸时更显得悲惨,更容易博得观众的怜悯。其二是悲剧冲突逐步升级且不可调和,主要表现为主人公对于其对立物如命运、性格、社会等的抗争。其三是悲剧主人公在结局时都悲壮地死去,人们不仅正视这种死亡,而且肯定这种死亡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戏剧在情节上“一悲到底”,必须有悲剧性结局。

与《哈姆莱特》所体现西方悲剧的特征不同,中式悲剧更擅长刻画平民百姓、小人物的悲剧,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达到心灵冲击的效果。《赵氏孤儿》完美地展示了中国古典悲剧的基本特征:一是悲剧冲突曲折、激烈,最终得到调和或解决,冲突的基础是善与恶、忠与奸之间的矛盾,赵武和程婴象征忠义之士,以屠岸贾为代表的则是奸佞之臣。二是悲剧结局具有双重性,即“恶有恶报、善有善终”,有“团圆之趣”。最终屠岸贾被斩,赵武家族灭门之仇得报。正义力量积少成多,由弱变强,一举歼灭恶势力朋党。中式悲剧不愿将“苦难”作为人生的句点,所以“苦尽甘来”历来是中国悲剧所追求的终极旨归。

“一个文学主题,经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传播,必然要产生许多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趋势,一般都是原主题的扩大与提高,同时在扩大与提高中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影响。”[3](P74)复仇主题的文学作品《哈姆莱特》和《赵氏孤儿》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审美彰显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薛莹.浅析关汉卿剧作的团圆式结局的文化成因[J].大众文艺,2011(06):116 -117.

[2]何伟.《哈姆莱特》和《赵氏孤儿》之比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20-22.

[3]丁丽芳.《赵氏孤儿》与《哈姆莱特》的复仇比较[J].文学教育(上),2013,(1):72-74.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视角下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赵氏孤儿》的改编之人物对比
影视画面中的史料与文本的杂糅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
欲望还是母亲的欲望?——拉康再论《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