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及汉服复兴的意义
2019-08-06郭丹
郭丹
摘要:汉服,顾名思义,即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衣冠、华服等,自黄帝制衣服起,至明末满清入关,在强令剃发易服后,汉服经历了四百年的断层。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汉服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广大汉文化爱好者开始了汉服复兴之路。汉服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衣服,同时,他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之美,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体现,汉服复兴如同国学的复兴,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认同感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汉服;复兴;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37-02
一、前言
《春秋左传正义》中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黄帝制衣服,舜帝在衣服的基础上作十二章纹,殷商时期,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步完善,在之后纳入了“礼治”的体系,成为了礼仪的表现之一。
广义的汉服,包括首服、足衣、妆容、配饰等等,狭义的汉服,便指身上所穿的衣服。鉴于篇幅有限,本文讨论的汉服,仅指狭义的汉服。汉服在每个时期,都对前朝服饰作了改良,并加入了当朝的流行元素,因此汉服在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之处。
二、汉服的形制
上衣下裳制是汉服的最早的形制之一,即上为衣,下为裳,也就是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文化繁荣发展,出现了深衣制,即上下通行之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日:“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制多流行于秦汉时期。与深衣同时出现的还有胡服,衣身紧窄,便于骑射,赵武灵王为强化军队,首次将护肤作为戎装。
秦汉时期,服饰以深衣为主,有直裾和曲裾两种,“裾”指的是深衣的衣襟的边,(襟,指衣服的前片,左边的一片叫左襟,右边的一片叫右襟)如果衣襟是直的边,穿上深衣以后,衣襟有一条边垂直于地面,就是“直裾”;如果衣襟的边构成尖角状,穿衣服时将衣服在腰间盘曲缠绕后再用腰带固定,就是“曲裾”。西汉以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衣存在,人们所穿的内衣其实是一种上下一体的袍子,而不是后来所说的“裈”。为了不至于一时走光,才会有反复缠绕的曲裾。深衣因距今年代久远,出土文物較少,所以现在难以完全复原。现代汉服体系所承认的且具有出土文物证明的形制多为魏晋以后的服装。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男女,衣服大体分为三层,外层上穿襦,下穿裙,襦是长度在膝盖以上的夹层短袄,有腰裥,(腰裥,即在腰上裁一道,重新缝上另一块布,裥,指衣裳相连的意思,是深衣制的延续。)分裁制,两边不开叉,具有御寒的性质,可以穿多层。襦的领型有曲领、直领,袖型有窄袖、直袖、半袖等。下身间色裙走红,片数少,色块大。中间一层,上穿裲裆,下穿祷(裤)。裲裆,最早作为内衣(相当于现在的背心)使用,由铠甲演变而来,西晋末,裲裆穿到了衫的外面,作为衣服的中层;祷,有单层和双层,开档,起保暖作用。内里上穿衫,下穿裈,衫是贴身衣物,也被称作“单襦”,裈,相当于现在的内裤,形状和裤子区别不大,多为单层。魏晋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文化交融,社会环境较为开放,人们为了追求美,所以在服饰上加入小心思,例如,魏晋时期流行厌腰穿法,就是裙掩衣,衣服塞入裙中;而到了南北朝时期,流行外出穿法,就是衣掩裙,衣服露在外面。
至唐朝时,上衣多为有魏晋的襦发展而来的半臂,短衫,圆领,下衣裤同魏晋,裙多为一片式交窬裙和破裙,与魏晋时期差别不大。半臂,分裁制,腰下接裥,短袖或无袖,一般为男子穿着,但唐朝女子地位较高,女子在扮男装出去游玩时也可着半臂,但女装时则不着。半臂一般穿在袍的下层,通常为显男子魁梧,采用偏硬的材料制作。短衫,有直领、曲领、圆领,袖有长有短,通常作为内搭使用。圆领,属于一体式窄衣长衣,材质上分为衫、袄和袍,衫是单衣,袄和袍是夹衣,二者长度不同,袄一般长度在膝盖上方,穿在袍或半臂的下面,起保暖作用;袍长度在膝盖下,穿在外面,且有开叉和不开叉之分,开叉的叫褀袍,也叫缺胯袍,不开叉的叫褀袍。
宋朝时,衣服多为褙子,宋裤,百迭裙。褙子是两边开叉的过膝长袖,直领对襟;宋裤是两条裤子合在一起穿,内层是开档的祷,外层合裆,两边开叉至裤头;百迭裙类似于如今的百褶裙,褶子较细,裙门窄。此外,还有沿袭唐朝的半臂、圆领等等。
明朝因距离年代较近,出土文物较多,所以明朝的服饰形制基本没有什么争议。明朝常见服饰有袄、道袍、披风、马面裙等,领型有直领、方领、圆领、竖领等,袖型有直袖、窄袖、琵琶修等,风格多样,袄为上衣下裳,男女皆可穿;道袍是直领大襟,颈上多有护领,道袍并不专指道士穿的袍,在当时,道袍穿着简便,且便于行动,人人可穿;披风,由宋代褙子发展而来,多为大袖;马面裙,有四个裙门,打活褶,裙上多有膝裥和底裥做装饰。
汉服发展到明朝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体系,但清朝建立后,统治者强令汉族人剃发易服,汉服至此出现了四百多年的断层,民国时期,出现了参照清朝服饰并结合西方元素的改良旗袍和中山装,21世纪,汉服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三、汉服的特点和意义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汉民族传统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首先,在平面结构上,汉服裁剪追求中庸,以中缝为中线,左右对称,直线裁衣,整齐端庄,大气含蓄。
其次,交领右衽,即汉服左右侧衣襟交叉于胸前,形成“Y”字形,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这和中国的传统追求有关,儒家的传承加之古人重礼节,右衽显得更优雅,又左衽在古代有消亡的意思,自然而然右衽成了正统,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说左衽是给已经去世的人穿的,某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常为左衽,在某些历史阶段,汉族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偶尔也会出现左衽的情况。
第三个特点是袤衣广袖,一般情况下,汉服衣长越长,袖长越长或越宽,地位越高,衣服越正式,袖又称“袂”,汉服袖子的标准样式就是圆袂收祛,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且在西方用胸甲和裙撑束缚着人们的身体之时,中国人已经有了放任身体随意舒展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衣服都是大袖,直袖、窄袖依旧存在,并随着朝代特色不同,袖型也各有特色。
最后一个特点是系带隐扣,汉服一般无扣,多以绳带作结固定衣裳,即使偶尔有扣,也要将扣子隐藏起来,不会显露在外,造型严谨,刚柔并济。
四、汉服复兴的现状
现代的汉服运动是华夏文化复兴运动的一部分,始于2002年,在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先生将汉服穿上街后,号召了许多汉服爱好者加入复兴运动,(汉服爱好者推广者被称为“同袍”)11月22日被汉服爱好者定为“汉服出行日”,在十五年的时间里,汉服被快速推广。
2005年10月1日一7日,首届汉网汉服知识竞赛暨十一北京聚会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汉网网友参加了这次和活动;
2006年7月18日,关于汉服的第一首主题曲《重回汉唐》最终定稿;
2006年7月21日,中国政府网将“汉族”词条的图片改为汉服,不久之后新华网随之更改,这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承认汉服为汉民族传统服饰,这是汉服回归的里程碑;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叶宏明将汉服定为国服,并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式的中国式学位服,这是汉服第一次进入全国两会议案;
2009年3月7日,英国同袍聚会,以巡游方式宣传汉服,是第一次被报道的海外汉服宣传,也拉开了全球汉服运动的序幕;
2010年6月16日,南京漢服端午祭祀活动在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台报道;
2011年2月3日,首届汉服春晚发布;
2012年6月20日,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师生着汉服,行汉礼,奏汉乐;
2013年11月1日,西塘汉服文化周召开,从此成为惯例,一年一次,至2018年为第六届;
2015年4月25日,中国汉服博物馆在青岛开馆;
2017年6月13日,汉服亮相于“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
2018年4月13日即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汉服活动在西安举行,三月初三被同袍定为“中国华服日”。
此外,各大高校都成立了汉服社;在中国传统节日,有同袍自发发起的汉服活动。复兴汉服,我们一直在路上。
五、对汉服复兴的展望与思考
关于汉服复兴,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复兴不是复古,完全复原古时的衣冠制度是不现实的,汉服在遵循基本形制的前提下,必然要跟随时代潮流加入时代的流行元素,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服装体系。
其次,先复原再改良,必然要通过文物等将汉服进行复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否则,若汉服基本形制是错的,也就无从谈改良了,毕竟,形制一旦错了,也就无所谓汉服了。
最后,复兴汉服,并不是要搞什么大民族主义,所谓“衣食住行”,衣服的文化也是流淌在汉族人民的血液中的,我们只是为了寻回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罢了,只是为了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外出时,不会被别人指着说“你这是穿的韩服/和服吗?”至于具体如何推广汉服,我认为应该将汉服日常化,让汉服融入生活,以平常心对待,才能使汉服走得更快更广。当然,我们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要对汉服有自豪感,而不是优越感。
在文章结尾,仅以《重回汉唐》一曲,作为勉励。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