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作品中的复合和弦

2019-08-06郭琪霄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肖邦音乐作品

郭琪霄

摘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位伟大的波兰作曲家,其音乐作品中的和声语汇不仅使用了传统的和声大小调体系,而且也交融了其本土波兰民间音乐风格与特色。本文将对其作品中的复合和弦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复合和弦的涵义进行解释说明,并对肖邦的音乐作品中的各种复合组合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肖邦;复合和弦;音乐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101-01

一、涵义

通常我们把建构在两个不同音级上,并且有着多重功能性质的和弦,称作复合和弦。肖邦在使用这些音响材料时,往往从音响的不协和程度以及紧张度的角度出发,来加强和声音响上的新意以及色彩性,并拓宽各个音响的功能意义。

二、分层排列的复合和弦

复合和弦在排列上通常是分层排列的两个和弦,下面将列出一些范例。

(一)分层排列的柱式形态的复合和弦

例1 OP.48 NO.1c小调夜曲:

例1建立在c大调上,在第一小节的第三拍中,低音声部中出现了c大调的I级和弦(C-E-G),高音声部中出现了c大调的V7和弦(G-B-D-F),在这一小节的第三拍中,c大调的主属和弦形成了复合。该例为分层排列的柱式和弦形态的复合和弦。一般来说,在肖邦作品中的复合和弦中,进行复合的两个和弦的音区一般不同,通常一个在高音区,一个在低音区,例1-a便是这种类型。

(二)分层排列的分解形式的复合和弦

例2 OP.62 NO.2E大调夜曲:

例2的调性为#c小调,4/4拍,这一小节的和弦为G-B-D(V)一F-A-C(IV),即#c小调的属和弦与下属和弦在这一小节进行了复合。该例为分层排列的分解形态的复合和弦,属功能与下属功能和弦的复合大大地拓宽了这一小节和声音响上的色彩性與紧张性。

(三)分层排列的在持续音上的复合和弦

例3 OP.6 NO.3 E大调玛祖卡:

例3的调性为E大调,3/4拍。该例一直持续着主调的主属持续音(用于稳固调性):分别为E和B,在该例的第三小节和第五小节中,E大调的主、属两和弦(E-G-B/B-D-F-A)在此处构成了复合和弦,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极其紧张并充满张力的和声音响色彩,继而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点。此例为分层排列的在主属持续音上的复合和弦。在这里解释一下,本文中的字母T和D为主功能与属功能,字母P为持续音。

例4 OP.6 NO.4降e小调玛祖卡

例4为降E大调,3/4拍,该例采用了复调化的织体形式。四个声部的线条进行非常的清晰。

本例的第八小节出现了下属IV(A-C-E)与Vll(D-F-A)的复合,这种类型的复合和弦不仅使和声在织体上形成了多样化的层次,而且为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或是音乐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肖邦音乐作品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肖邦的魔法
肖邦的魔法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德彪西心中的“诗”与远方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