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娃“难管”还是家长“管太多”

2019-08-06喻小念

大众健康 2019年8期
关键词:管教心理医生言行

喻小念

近日有位妈妈因孩子的行为问题倍感困惑,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她告诉医生,自己7岁的女儿在公众场合,当着众多家长的面,说她以后要和与特别玩得来的男同学结婚。家长们听了都忍俊不禁地开起玩笑来,男孩家长当时也是哈哈一笑。可女孩的妈妈感觉非常尴尬,回到家批评女儿不该说那样“荒唐”的话,并且不许再和那个小男孩玩了。女儿却说:“好,以后当着你的面我不说和他结婚了,我去学校和他说。”这让妈妈产生各种担心:7岁的女儿是不是有早恋倾向,是不是心理不健康了。她希望心理医生告诉她如何改变孩子的荒唐言行。先让我们听听心理医生和这位妈妈的对话。

医生: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吗?

妈妈:不知道。

医生:那你担心什么?

妈妈:这么小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很严重嘛?

医生:你担心会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妈妈似乎有些困惑,不知如何回答。

医生:那你觉得孩子说的“结婚”的意思与你想的结婚的意思一样吗?

妈妈:这……应该不一样吧?

……

7岁孩子眼中的“结婚”

通过谈话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妈妈完全是以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去认定孩子表达的意思。其实,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女孩所表达的想与那个男孩“结婚”的愿望,只不过是反映出她很喜欢那个男孩,愿意更多地和他一起玩耍的心情。7岁的孩子完全不可能有妈妈观念中的那种对结婚概念的理解,成人眼中的结婚涉及爱情、家庭甚至性等复杂关系。所以,小女孩完全不会理解妈妈为什么斥责自己,又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再和小男孩一起玩耍的要求。天真可爱的孩子以为,只要不在妈妈面前再说这样的话,妈妈就不会生气了。她哪里知道,这样的回答反而让妈妈产生了更严重的担心,担心孩子以后会对自己撒谎,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变成不诚实、爱撒谎的孩子。

幸运地是,这位妈妈虽然按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的幼稚言行,但没有在孩子面前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而是咨询心理医生。有的家长不但简单粗暴地斥责、禁止孩子,甚至还对孩子暴力相向。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阻止孩子,使孩子向家长期待的“好”的方向发展,还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成长为家长最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儿童”。

勿以成人视角管孩子

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揭示,所有人的心理都是從简单幼稚到逐渐复杂成熟的。如果不了解这一规律,一味以成人的思维去“管教”孩子,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失败的。每个真心爱孩子的家长,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成人思维去关注孩子的言行,更不能仅仅以家长的权威去“管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立人格个性,和成人一样,有各种心理需求。如果其心理需求长期被压抑、被剥夺,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异常。

现今社会中越来越多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问题,虽然原因复杂,但和他们早年家庭生活中遭受的各种心理创伤是有必然关系的。如前述小女孩希望获得友情、玩伴等的心理需求,如果总是被压制、被剥夺,孩子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早恋女孩,又或者成为性取向异常等心理行为异常的孩子。

家长要避免“三多”“三少”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儿童的言行会让家长担忧、不知所措甚至不满。儿童教育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正确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做出合理的反应,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位家长都需要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认识理解孩子及沟通交流的能力。但只要每位家长能放下头脑中抚养孩子就是“管教”的陈旧观念,用足够的耐心去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指导,使之得到合理的满足。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会变得融洽,沟通交流也会变得顺畅,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才能减少甚至消失。

了解到这些不同的概念和要求后,小女孩的妈妈反省了自己对孩子的日常管教,确实存在管得多、要求多、禁令多、理解少、沟通少、引导少的倾向,以致自己越来越对孩子的成长感到焦虑,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对抗。这位妈妈终于想通了,她对医生说:“看来我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今后多理解孩子,和孩子多交流沟通,遇到问题多引导、少说教。只有平等地对待孩子,她才能成长为一个心身健康、人格健全,对社会和家庭有益的人。”

猜你喜欢

管教心理医生言行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语录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
更大的负担
WHERE ARE WE GOING, DAD
真爱不是寄生
漫画论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