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

2019-08-06湖南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学情境思维

湖南

一、改革开放40年,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是创新

过去40年,我国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从“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演变,地理教育领域积累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评价不断优化。当前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地理教育将会迎来又一轮跨越式发展。伴随基础教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育将迎来创新旺盛期。

一方面,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颁布,这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培育什么样的人”作出了回答。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地协调观”为例,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需要选取能够体现“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协调”的教学内容和案例,立足于某一区域发展的实际背景来创设情境。另一方面,国际潮流也一向对国内教育的发展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通过对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样题的分析,教学应做到,以课程标准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创设多元生活化情境及开放性的探究问题,研究真实问题。

二、“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育的生命力自然也在课堂。不断优化课堂,成为教师毕生的追求。“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表现在对“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的关注。近几年,教育界对以下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值得不断尝试。

1.情境教学法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和迁移运用知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理环境和地理过程的发展,促进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例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的教学,如下表:

新课导入教师使用地理景观图设置情境:2月份,在我国领土南北部会呈现怎样的风景,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描述环境,归纳得出自然环境具有差异性)认识不同陆地自然景观及其差异性教师充当导游,带领学生进行一次“世界之旅”(教师使用地理景观图,带领学生领略热带雨林的茂密森林—热带草原的动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绿树葱葱—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银杏翩飞—温带荒漠的荒芜人烟—极地地区的冰原与苔原)。师:大家领略了不同种类的自然带,可以看到这些自然带各具特色的景观,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原因教师设置故事情境:我们进行一次森林之旅,A组由非洲的中部海岸旅行至北冰洋;B组沿45°N由沿海向内陆的森林之旅;C组由喜马拉雅山南麓攀登到山顶。学生描绘旅行中看到的风景与自然带,并进行分析解释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教师展示古诗创设情境:“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描述并分析情境内涵(地域分异规律)

2.项目式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学习环境,学生组建团队在此环境中解决开放式问题。例如,用戏剧的方式教人文地理,教育戏剧融入人文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其地理学习兴趣,提升创造力。再如,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茶马古道重镇,马帮带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可基于茶马古道文化构建开放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

【例】安化黑茶是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安化黑茶特色小镇设立。请查询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就该黑茶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分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多个层面进行思考,思考方法和途径又因人而异,并且不追求相同或唯一的答案,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发散性,是一次锤炼学生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的机会。

3.对分课堂

教学时间大致分为教师讲授一半,学生讨论一半。一节课的前半部分用来讨论上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能力。在讨论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泛在式学习模式中,爱上探索与创新。

4.小步调探究教学

对教学内容或设问进行拆分、细化,化繁为简,不断寻找设问与已知之间的连接点,使思维和探究有据可依、有力可借,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突破。例如,关于褶皱的教学可设计如下:

(1)你能看到图示地区的岩层有几层?推断岩层分层的原因。

(2)导致图示岩层发生弯曲的原因是什么?其结果被称为哪一种地质构造?

(3)据图指出背斜、向斜所在部位,并说出判断依据。

(4)图示地质构造形成了哪些地貌?

(5)下列活动分别在哪一种地质构造处进行?寻找地下水,勘探石油、天然气,修地下隧道,建采石场。

5.深度教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综合思维的应用情境;关注学生的深度参与,设计学思结合的探究任务;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选择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评价。例如,在“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研究教学中,教师可从系统思维、全面思维、动态思维等方面提升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的思维方式,可从要素综合能力、时空综合能力、区域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实现深度教学的教学目标。例如,关于“港珠澳大桥”这一热点的问题设计。

【情境材料】2018年10月23日,世界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大桥于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

【问题设计】(1)描述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2)影响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的因素有哪些。

(3)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产生的影响。

【分析】(1)从地理位置入手,伶仃洋,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一片水域,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市和澳门,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三角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2)由区域地理特征,推测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浪涌、台风)、超长的跨海距离等。(3)从区域联系入手,分析大桥修建的意义。加速港珠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珠三角的综合竞争力;加速港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港澳经济繁荣和稳定发展;有利于深化区域分工,发挥各自优势;拉动粤西乃至广大西部地区经济,扩大港澳经济腹地和辐射范围;促进粤港澳三地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满足珠江东西两岸、港珠澳三地跨界交通不断增长的需要;促进泛珠三角乃至东盟自贸区的经济发展及广泛联系。

三、地理教育创新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

1.注重校园地理文化建设

如重庆七中,率先创建重庆市地理课程创新基地,从地理专业馆室的建设、社团活动的开展、地理选修课的实施等方面积极营建校园地理文化,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地理园不仅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实景”,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托。

2.各地开展研学旅行实践与研究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是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高质量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保障。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包括明确研学主题、确定研学目标、精选基地资源、融合学科知识、综合研学要素、编写研学方案、研学实践检验。规划研学旅行线路有利于提升教师能力、提高研学效益、发挥研学点的功能、发展沿线经济。线路规划要遵循典型性、可行性、经济性、兼容性、最优性和安全性原则,同时要注意实地考察与借助外力、教师先行与旅行社跟进、教材知识与生活体验、教学效益与经济效益、学校主导与家庭辅助、线路质量与对外宣传等方面的结合。

3.优化作业设计与试题设计

有效的作业设计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以江阴市研学问题设计为例,依托乡土资源,通过可供选择的参与型、实践型作业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通过“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近自然”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业以小组方式完成,由小组确定研学地点,围绕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将课堂所学用于解决真实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地理的独特视角观察世界,创新的“火花”不断涌现

如特色小镇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用地理的视角分析春运大数据,立足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微信启动界面中的地理“秘密”等。这些研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

四、“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在课堂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外,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学习的时尚。随着网络直播日渐风靡,各类直播APP层出不穷,教学直播APP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未来教室”里,带上专用的眼镜,用VR触控笔,虚拟全景图像可以从屏幕中“取出来”并使用触笔去操控。在学习地球构造时,可以把地球模型一层层“剥离”开来,展示地壳、地幔、地核等,比3D电影更具身临其境之感。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或教师录制的微课,回答测试问题,教师从中发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去教。这种教学强调精准,是一种表层的“顺势”。而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回答,教师发现他们思考的初始状态,再加以引导。这种教学注重与学生思维的互动,是一种深层的“顺势”。教学顺学生学习之势,需要教师先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从中获得教学的灵感。

猜你喜欢

研学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