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智学语文”的提出与操作
2019-08-05李全德
李全德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客观知识的主观建构,“智学语文”强调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文章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探讨“智学语文”的途径和方法,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育人三方面探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智学语文”;建构主义;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6-0053-01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学习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与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服务的,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其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而对“智”拆字进行分析,就是“一日一知”。本文对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智学语文”进行探究。
一、“智学语文”模式下教的艺术
“智学语文”模式下教师的教要做到以下两点。(1)每日教师要明白“今天我要教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统领全局。传统教学中,上课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学生在题海中不停地做,可是仅仅这样就能达到教学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学生要掌握的是知识,而不是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而不是一味接受。对于那些做错题的学生或题不会做的学生,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当天就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把问题弄懂,这才叫“一日一知”。一日一知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态度。(2)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这个知识怎么教”。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因为语文重在知识积累,有很多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或许会产生很多本来认为已经解决而实际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一节课并不只是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所以教师本已经准备好的课堂预设很可能被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替代。因此,教师应把关注点放在课堂上,做好教学反思,记录好一些学生遇到的新困惑和新问题。(3)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要及时撰写教学后记,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积累材料,总结经验,反思教学,以便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指导下一步的教学。教师的作业批改要分层次,优先批改课堂上接受知识较困难学生的作业,对个别未达标的学生,要实行跟踪性补救辅导,以确保全体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二、“智学语文”模式下学的艺术
“智”可拆为“一日一知”,而“知”是由矢和口组成的。因此,要想真正做到一日一知,就要让学生运用“口”进行知识反思。(1)学生要反问“今天我掌握了什么知识”。学生要当堂完成所设计的作业练习,及时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基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教师要进行当堂目标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共性问题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对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论述对于学生巩固练习有重要意义。巩固练习可以让学生回忆、思考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个专门的思考过程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都特别重视让学困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联系起来即为知识的基础。课堂练习可以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必要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处理“练”的问题,教师对练习的时间把握得不到位、不重视当堂完成。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摆正练与讲的关系,还要精心设计习题,做到精练、巧练、及时练。(2)学生要设问“今天这些知识,我有不懂的吗”。每节课后,学生要做到对当日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性复习。教师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检查是否夯实了基础,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做到目标明确,力求做到“当堂清”,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逻辑思维与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智学语文”模式下的育人艺术
(1)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要不断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形成一种学习能力,培养自己反思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反思,如“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思路是否最佳”“是否有更好的解题途径”等。(2)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成功与进步的激励性评价,具体实施手段即体验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因为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入程度与学生学习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从而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9(04).
[2]张江凤.深研教材 智学语文[N].中国教师报,2018-06-27.
[3]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