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商帮往事
2019-08-05曹静彬尹永宏许志伟陈志文沈海滨李小明丁铭华白建勤傅荣华
曹静彬 尹永宏 许志伟 陈志文 沈海滨 李小明 丁铭华 白建勤 傅荣华
在华夏大地上,江右商帮是名声显赫的一支商业劲旅,在古代,是与晋商、徽商比肩而立的超强商帮。江右商帮发轫于唐代,发展于两宋,兴盛于明、清两代。
“江右”是江西的代称,这块地方人多地狭,因此自古便有着向外寻求发展的传统,人们肩挑箩担出门,走南闯北,最后开创出了一个商业帝国——江右商帮。
江右商帮主要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進发,带动着鄱阳湖流域商业的发展。古代江西四大古镇: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就是围绕鄱阳湖散开的网状交通中重要的物品集散地。这些古镇商业极其繁盛,南来北往的客商摩肩接踵,书写下一部辉煌的鄱阳湖商业史书。
景德镇声名远扬的千年瓷都
在四大古镇中,被誉为“世界瓷都”的景德镇,最是声名远扬。收藏在德国的一幅17世纪绘制的古世界地图中,赫然标注着三个中国城市,除了当时著名的古都北京、丝绸之路起点西安,还有一个就是景德镇。
景德镇始建于汉代,崛起于宋王朝,鼎盛于大清帝国。千百年来的熊熊窑火,烧出了中国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的精华,也烧出了一座当之无愧的“千年瓷都”。一直以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史上,景德镇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否认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景德镇瓷器之所以能够“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最重要的依靠是当地特产的优质瓷土——高岭土。
高岭土,就是配制高级硬质瓷胎的原料,这种矿土因大多在景德镇浮梁县高岭山出产而得名。高岭土具有色白、质软、可塑性强、粘结性高、耐火性较好等特质,是保证瓷器品质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从元代起,景德镇的瓷工就开始将高岭土添加到坯料中,经过数百年的技术升华,高岭土也伴随着景德镇瓷器而享誉世界。“高岭”这两个字,甚至被转译成英文“kaolin”,从而成为世界瓷业黏土的通用名称。
原材料只是瓷器成形的重要组成部分,繁复的工序才是瓷器从土变成精美物件的必要流程。一件瓷器的完成需要经过72道工序——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粗粝和随意,因为瓷器的精美绝伦需要每一个环节的精密协作。
追溯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史,这里的瓷器之所以能够从宋代以来就一直走在世界的前端,关键在于制瓷工艺的创新。从宋影青的烧造工艺到元青花的二元配方,再到明清两代颜色釉的使用,无一不是景德镇祖祖辈辈制瓷人通过技术进步和艺术创新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声名远播海内外。日本有位名叫三上次男的学者,致力于研究瓷器,他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瓷器输出亚非各国的情况,从大量瓷器碎片中,窥见了一条古代景德镇延伸到世界各地的瓷器贸易之路,并写下《陶瓷之路》一书。从他的书中,我们可以遥想这样的画面:景德镇产出的大量瓷器被装载在船舱,这些瓷器用稻草捆扎着,并用木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像一只只千锤百炼的珍宝,经由鄱阳湖运往世界各地。
繁忙的瓷都,因为有鄱阳湖水的流动,才显得有条不紊,那一艘艘船只穿梭往来,载着灿烂的中国文化与艺术,从容淡定地驶向远方……
樟树镇闻名遐迩的药都
在鄱阳湖流域——赣江中下游,与袁水交汇处,有一座著名的樟树镇。
这座名镇最初只是一个渡口,渡口处有一棵樟树,樟树下常常有人摆摊设点,提供凉粉、绿豆粥等饮品为过往渡客解渴。后来,围绕这棵樟树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十里八乡的人挑着各种土产和手工制品来这里,江两岸的人都以这棵樟树为中心,开始了交易活动,渐渐地,这里形成了城镇,樟树也就成了一个地名。
在这些交易的人群里,掺杂着从附近阁皂山来的山民,他们将从山中采集的药材带来这里售卖。山民了解草药的药性,根据人们的病症,总能配出治疗的药方。百姓的病治好了,樟树药材的名声就传播开来,有病来这里寻药的人就越发多了,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药市,坊间甚至传唱着“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说法。
樟树成为“药都”不是偶然。远在三国时期,著名道士葛玄就来到阁皂山,炼丹、采药、救济乡民,所谓“医道同源”,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开创出来的。
据说,有一次葛玄在炼丹时走火入魔,浑身燥热,奇痒无比,身上长出一个个杨梅大的斑疹。一位樵夫路过,看见这情形,便到山间采了茯苓、葛根,汲泉煎熬。葛玄以其汁内服外洗,很快便去除病症。葛玄深知,真正的智慧出自民间。此后,他常与樵夫来往,互相取经学习。葛玄将药理与炼丹等实践融为一体,用阁皂山的草药为民解厄、除病,葛玄作为神医、阁皂山作为药山的名声不胫而走。
及至东晋,又一位医药学巨匠——葛洪来到阁皂山。葛洪是葛玄的侄孙,其医药学造诣更胜一筹。他著书立学,写下《抱朴子》《急救仙方》《金匮药方》等医学著作。他还创立免役疗法,从病源上避免生病吃药。葛洪是炼丹大家,他在阁皂山传承下来的炼丹术,被樟树医药界广泛应用于实践中。樟树制药升炼“黄丹”“白丹”之术,以及制药善用火制,就是从他的炼丹之法汲取而来。
南宋初年,樟树本地的医学家徐梦莘写下了《集医录》,这是樟树最早的医学著作。后来,在樟树研究医药的学人层出不穷,这从学理上为樟树成为药都奠定了基础。元初,樟树镇开始设厂制药,一批制药专家和经营能手诞生,他们还采取“传帮带”的模式,使樟树药帮流向全国。随着名声的扩散,樟树药都的盛名便无可辩驳。
阁皂山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引絮含烟,是一座集道教文化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樟树不仅自产药材,由于水运交通便利,全国各地甚至舶来药材也纷纷进入这里,樟树药市一时风云际会,各地药商蜂拥而至。繁盛时期,樟树镇有药材商铺200余家。那时,樟树码头桅樯林立,千帆齐聚;茶楼酒肆方言交杂,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耳尖的听音就能猜出哪是河南来的地黄商,哪是湖北来的茯苓贾,哪是浙江来的白术客……
樟树药都的兴盛,与从事制药行业的帮规也有极大关系。进入樟树药帮从事药业,需要对天盟誓:“公平交易,远近无欺,如有瞒秤,永世不昌。”药帮对人的品行要求严格,无论先生还是伙计,都不准赌博、嫖妓、偷窃、抽鸦片;不准挪用公款,挪售客货……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便会被开除,并通报全行业,永不录用。这样严格的帮规,约束每一个从业人员内省、检点,使自己的行为向整个行帮看齐。
“但愿人间无病,何愁架上无尘。”“是乃仁术也岂敢欺心,莫道小铺哉焉然误人。”这是樟树药帮店铺常用的两副门联,也是经营宗旨和职业操守。正是有了这样的医者仁心,樟树镇的药都地位,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河口镇“万里茶道”上的商业重镇
樟树镇往东,便是河口镇。
河口镇位于上饶市铅山县,由于铅山河与信江在此合流,水量大,始胜重舟,在此形成大码头。以河口为中心,东可达钱塘江水系,南可入闽江水系,沿信江顺流而下可达鄱阳湖。舟入鄱阳湖,等于鱼游大海,四通八达。因此,河口成为江南各省的物流中心之一,有“八省码头”之称,其繁华可见一斑。
由于铅山盛产铜和铅,北宋时期,铅山境内设铜场,形成全国重要的铜、铅冶炼基地,年采铜量达38万斤、采铅量28万斤。巨大的产业市场,必然让人流、物流随之倍增,码头也因此兴盛,河口镇便是由此而繁荣发展起来的。
除了物流发达和盛产铜、铅外,河口镇还以生产连史纸和红茶而闻名。铅山连史纸,素有“寿纸千年”之美称。明代嘉靖年间,连史纸生产成规模发展,紙白如玉,厚薄均匀,不变色,不虫蛀,着墨清晰,吸墨性好,是印刷的上佳纸品。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即用连史纸印制而成,北京荣宝斋也多年指定铅山连史纸印制书画作品。
极盛时期,河口镇有上千家店铺,纸行尤多,达100多家,茶行也近60家。河口是中国红茶贸易中心和红茶制作技术中心,当时的河口镇从事红茶加工的就有3万之众,这里产出的红茶,成为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有“红茶鼻祖”之称。明、清两代,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上,茶栈茶铺栉比林立。铅山本土著名文学家蒋士铨在《河口》中就记载:“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信江河畔连片码头,茶箱茶篓堆积如山,装船的搬运工挥汗如雨的情景犹在眼前。
由于商贸的繁荣,以及这里有宽阔的信江,可以同时容纳众多大船,所以,以小舟从各地装载来的货物,都要在河口集结、打包,装上更大的船远航。正是凭借重要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河口也成为“万里茶道”上的重镇。
“万里茶道”是由晋商开辟的一条以茶为主的商业通道,由福建武夷山通往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广义上它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狭义上则是一条专门输送茶叶的重要国际商道。当年,晋商从武夷山收购茶叶,源源不断地运至河口,在这里,他们将茶叶重新组装打包,更换大船,开始“万里茶道”的水上征途。
如今,河口作为商业重镇的辉煌早已远去。漫步古镇,尚存的明清古街由东向西沿信江南岸蜿蜒。那些青石、麻石铺设的路面,承载着历史的匆匆步履,从一道道车辙里,可知过往岁月的车轮已经碾入史册深处。
吴城镇江南最大木材集散地
在鄱阳湖西岸,赣江与修河的交汇口,也形成了一片繁华的市镇,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吴城镇。
吴城的历史演绎过“沉海昏,起吴城”的惊世一幕。由于地壳的演变,曾经喧闹的海昏县沉没到了鄱阳湖深处,海昏县的住民便向周围的高处搬迁,一部分流向艾城镇,一部分迁徙到吴山。因为人口骤增,一些商家在吴山开辟商埠,形成新的市镇——吴城镇。
由于地势原因,吴城集结货物和散布货物十分便利,南来北往的商家不约而同聚集在这里,各种附属产业也应运而生,诸如戏班云集,茶楼、酒楼、旅店、妓院应有尽有。不仅如此,各地商帮还在吴城设立会馆,全盛时期,吴城境内的会馆达48座之多。山西会馆、广东会馆、浙宁会馆、福建会馆、徽州会馆、吉安会馆、抚州会馆、袁州会馆、武宁会馆、奉新会馆……名号繁多的会馆,是商家谈判、交易的最好场所。
吴城的繁荣,从“六坊八码头九垅十八巷”的城镇布局也可窥见一斑。在这纵横的街巷中,分布着一千余家商铺。吴城的买卖以“茶、木、盐、纸、麻”为大宗,其中,木材的供销量居所有商品之首。
江西多山,盛产优良木材,而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及上海等滨海城市,木材短缺,将江西木材运至这些地方,可获利数倍。每年,从吴城输出的木材达百万立方米,排工达千人。因此,吴城镇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木材最大集散地。木材产业极盛时期,在吴城的江湖间,远远近近全是木排和船只,可謂“见排不见水,见船不见湖”。
占尽地利的吴城镇,寸土寸金。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嘉庆到道光,家家喝蜜糖,狗不吃红米饭,十八年洪水没上堪。”这是一个如梦如幻、商贸繁盛到极致的场景。
但好景不长,1939年,在抗日战争中,日军的炮弹倾泻在吴城这片土地,大火烧了七天七夜,昔日繁华的街市化为一片瓦砾……
如今,在过去木排和船只遮蔽过的湖面、湖滩,形成了一道新的景观——每到冬天,成群结队的白鹤、白鹳、鸿雁、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一座商业重镇萧条后,变成了鸟的天堂,是欣喜,也是失落,而那些可叹的往事,云烟般飘散着,渐渐稀薄,了无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