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

2019-08-05李艳菊

医疗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前列腺导管

李艳菊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800)

前列腺增生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并且于术后安置三腔气囊导管进行引流,患者手术后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避免出现导管滑脱、移位、分离等引流意外事件,影响术后恢复。临床上将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安全作为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安全,降低导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耻骨后引流管39例,三腔气囊导尿管5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年龄43~68岁,平均(52.6±0.3)岁;前列腺增生程度,Ⅰ度15例,Ⅱ度16例,Ⅲ度12例,Ⅳ度4例。对照组年龄45~69岁,平均(53.5±0.6)岁;前列腺增生程度Ⅰ度13例,Ⅱ度17例,Ⅲ度10例,Ⅳ度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协议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留置管护理,密切注意患者皮肤和导管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干预。护士长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总结留置管引流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导管固定不当导致的滑脱、掉落等;(2)护士对导管护理风险预见不足而出现的意外事件;(3)患者因素导致的导管脱落。

护士根据以上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2]。提升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在日常交班中强调对导管的护理风险干预,将引流管的护理要点牢记于心。无论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均要从导管的固定、连接方面及时发现异常,主动控制安全隐患。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提升其护理专业性,及时反馈护理存在的问题。此外,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1)导管护理。术后留置的三腔气囊导尿管(江苏华东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型号B型)属于高危导管,应加强护理重视程度,由传统的2 h评估改进为1 h为间隔的导管检查,及时发现滑脱、移位迹象;耻骨后引流管属于中危导管,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腹部,自然顺延下垂,防止管道脱落;更换引流袋时应顺理管道,避免旋转、扭曲和受压等。提升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患者因素造成的导管脱落,告知患者导管意外事件的严重性,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明确告知护理要点,让患者参与到导管护理中[3]。(2)饮食护理干预:术前即需要做好胃肠道的准备,如嘱咐患者进食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但要注意营养均衡,最好以低蛋白、优质蛋白为主,同时补充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防止便秘的发生。(3)预防感染护理:术前可告知患者多喝水,多排尿,每日饮水量在2 500 ml以上,以充分清洁尿道,也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引流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平均尿流率(AFR)、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等方面展开评价。IPSS评分包括7个排尿评分项目,单项0~5分,总评分范围0~35分,评价结果分为轻度0~7分、中度8~19分、重度20~35分三个层级。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引流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流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IPSS评分、MFR、AFR、RU比较

护理前,两组IPSS评分、MFR、AFR、R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IPSS、MFR、AFR、RU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IPSS评分、MFR、AFR、RU比较±s)

表2 两组IPSS评分、MFR、AFR、RU比较±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IPSS(分) AFR(ml/s) MFR(ml/s) RU(ml )对照组47 护理前 20.5±4.7 6.5±1.3 8.7±2.1 190.6±20.2 护理后 7.9±2.4a 7.2±1.2a 13.2±4.2a 56.5±11.4a观察组 47 护理前 21.1±4.4 6.6±1.4 8.6±2.7 191.2±20.4 护理后 6.4±1.2ab 12.5±1.2ab 24.7±2.5ab 27.8±10.9 ab

3 讨论

近年来,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群体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50%以上),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是该病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患者长期受到尿路感染的影响,导致膀胱功能和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以手术方式为主,术后留置导尿管能够预防感染和出血,因此,加强术后引流管护理非常重要[4]。

本研究分析了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从护理风险评估、导管护理和患者安全意识增强3个方面进行干预,以护理风险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管理控制,以有效提升护理安全性。对护士进行风险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其护理安全意识,通过总结以往的护理问题来强化现阶段的护理工作,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疏漏,提升自身护理技能。通过科室开展风险评估和护理技能培训,护士风险应对能力明显增强。对术后三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导管脱落、移位、扭曲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提升置管安全性[5]。中危导管采用自然防脱可避免患者无意识活动造成的导管滑脱,高危导管的护理能够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导管护理有助于护士观察导管的引流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妥善处理;警惕导管出现阻塞,保证引流通畅。患者因素导致滑脱也是导管意外事件发生的部分因素,因此,护士应提升患者的护理参与性,增强患者的导管保护意识。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明确告知患者,避免其无意识活动导致导管滑脱[6]。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主动配合导管护理工作的进行,提升置管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引流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IPSS评分、AFR、MFR、RU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干预能够提升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的安全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前列腺导管
脑筋急转弯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