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05于炜张飞龙

医疗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本院科室生命

于炜,张飞龙

日照市人民医院设备科 (山东日照 276800)

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是指可直接应用于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医学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常规医学装备,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否完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在实际应用时,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分布广泛,少用多闲,且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1]。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分为诊断类、治疗类与监护类,依照我省医疗设备质控中心的相关要求及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临床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原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出版的《临床工程指引:医疗仪器设备临床应用分析评估》中的相关要求,本院所拥有的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共有1 024台,包含除颤仪47台,呼吸机69台,监护仪318台,心电图机57台,高频电刀17台,输液泵77台,微量注射泵360台,婴儿培养箱63台,电动吸引器13台,洗胃机3台。

1.2 方法

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取常规模式对本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即定期检查设备,以确保其良好运转,做好维修、维护登记,对于带蓄电池的设备,要定时充电,使其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应急情况正常运行等。

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采取PDCA循环模式对本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计划阶段(P)

依照三甲评审核心条款的要求,结合评审专家意见,制定针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的相关表格,并对本院562台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计量检定合格证是否完整且是否处在有效期内,是否定期做二级与三级保养,质控标识是否完整,是否完成电气安全测试,是否有编号、责任人与固定资产等标识,主机与附件是否齐全且保持干净整洁,标签状态,功能情况,开机自检情况,电量,内部时间,维修记录等。只有满足所制定表格的相应条件,设备才算是处在待用状态,且完好率达100%。统计并总结设备存在的问题,并从各方面利用鱼骨图与二八原理分析问题。

1.2.2 实施阶段(D)

依照计划阶段所总结的问题,拟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并确定PDCA循环实施的时间。(1)在法规与制度方面,应及时制定并完善医疗设备使用、维护与保养的相关制度,明确各科室人员的职责;定期举办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各科室人员的设备操作技能;制定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预案与各科室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调配机制,并定期实施应急演练。(2)在人员方面,各科室应成立专门的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小组组长,设立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兼职管理员,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使用与保养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的培训与应急演练,科室内学习可让医学装备科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与培训;医学装备科工程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设备故障的排查与维修能力,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3)在监督与控制方面,实施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每月考核设备状态的综合目标,针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追踪责任人并落实维修工作;工程师每月定期巡检设备状态,使用科室每周定期巡检设备状态。

1.2.3 检查阶段(C)

医学装备科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内容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中,并对其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若发现问题即要进行分析并整改,同时追踪整改情况。

1.2.4 调整阶段(A)

整个PDCA循环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即严格依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问题的分析、讨论与改进,并对具体问题的改进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以掌握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状态,实现良性循环。

1.3 临床评价

分别统计两个阶段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情况,计算并比较完好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562台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为60.14%(338/562),有224台设备出现问题,其中包括未悬挂、未贴操作流程或编号标签、维护记录不规范、表面清洁不足、时钟不准、合格证磨损等;有2个科室的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存放相对分散,3个科室的部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放置处在上锁状态,多个科室存在交接班记录不全的现象;此外,设备功能也存在一定问题,包括电池损坏、监护仪功能故障、输注泵注射器识别故障、呼吸机氧气体积未达标及附件缺失等。见表1。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本院562台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为100.00%(562/562),未发现存在问题或故障的设备。本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完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应用PDCA循环前本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

3 讨论

确保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达100%,并处在待用状态,是临床医护人员能安全、稳定、有序实施急救与生命支持操作的前提,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三甲评审核心条款明确规定,主管部门需对三甲医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情况与使用情况进行严密检查与监管,确保各科室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达100%,这是评审三甲综合医院的重要指标。为达到此指标,医院需利用各类管理工具,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通过分析医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所存在的问题,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加强监管,以不断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水平,使其完好率得以提升。

PDCA循环,即戴明循环,其从计划开始,通过实施、检查与调整,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果与质量。现PDCA循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装备的管理中,相关研究表明,在医学装备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不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且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计量准确性[2]。本研究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将PDCA循环应用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中,计算此阶段的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并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取常规模式进行管理的设备完好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设备完好率,以促进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本院科室生命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