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对微量注射泵注射安全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08-05詹贤钦

医疗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控制组安全事件微量

詹贤钦

江西鹰潭贵溪市人民医院 (江西贵溪 335400)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具有定时和定量功能,可起到将少量药液精确、均匀注入患者体内的作用[1]。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节药液进入人体的速度和浓度起到维持药液在人体有效浓度的作用[2]。因此,微量注射泵被广泛用于临床科室注射升、降压药及化疗药等治疗中,对于保证安全、准确用药有显著意义。同时,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3]。但是微量注射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操作不规范、脱管及泵入中断等,会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将安全管理用于微量注射泵注射过程中,观察其临床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推行前(2017年3—9月)、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各随机选取102例需微量注射泵注射药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病变,如脑水肿、脑梗死等患者;(2)伴有狂躁症、癫痫等疾病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均根据医嘱及注射要求规范以微量注射泵常规输液,对患者微量注射泵输液的整个过程进行常规管理。

观察组采取安全管理模式。(1)组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担任小组组长,其余成员需有>1 500 h的静脉输液临床实践,通过考核后方能进组。(2)工作模式:以护理部为主导,再设置风险控制组、技术控制组及外围控制组并选取分组长。其中,风险控制组以实施PDCA风险管理为主,技术控制组以培训新技术及静脉输液为主,外围控制组则负责静脉输液药品和设备的安全。(3)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组负责收集微量注射泵输液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形成相应的操作规范制度和应急预案,并要求所有护士能掌握、运用。技术控制组制定微量注射泵输液的护理操作标准,规范全院微量注射泵输液的操作流程,同时要设置一次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纳入岗前培训考核中。外围控制组负责制定考核细则和标准,不定期抽取科室制度遵守情况,同时与药房建立紧密联系,定时向药房呈报输液药品使用需求,包括药物的批号、使用及方便度。

我院配备微量注射泵包括贝朗compact注射泵、Kellymed KL-702双通道注射泵。

1.3 临床评价

比较干预两组住院期间安全事件发生率,记录出院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1)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出现安全事件的例数,安全事件包括脱管、泵入中断、操作失误等。(2)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要求患者回答19个问题,1=不满意,2=一般满意,3=满意,4=非常满意,总分均转为整体的“满意度评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4]。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安全事件

住院期间,观察组出现安全事件2例,发生率为1.96%,对照组出现安全事件9例,发生率为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出院时,观察组NSNS评分为(95.26±3.23)分,高于对照组的(89.28±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安全管理是一种以提高护士主动思考、风险预防能力为基础,使其主动避免风险发生的细节操作,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服务的目的[5]。

微量注射泵输液过程中,护士严格遵医嘱用药,设定输液的时间、速度及浓度,保证进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在有效范围。但是在护理工作中,个别护士可能因为工作量过大、输液人数过多或者无法及时识别医师的医嘱误差,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此外,进行微量注射泵输液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输液前,需要确保微量注射泵电量充足,防止输液过程中呼叫,引起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输液开始后,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能随意调节设定好的数据,当出现异常时,立即呼叫护士解决。患者在以微量注射泵输液时,可因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仪器本身等多方面影响出现静脉炎、静脉回血、药液倒流入泵、微量注射泵未工作、管道不通畅报警等诸多问题,需对引起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管理方可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本研究中,将安全管理用于微量注射泵输液患者中,设立风险控制组、技术控制组及外围控制组,每组各司其职但又相互联系。风险控制组对患者在微量注射泵输液的整个过程中如药物渗漏、药物泵入途径错误、微量注射泵阻塞报警延迟等所有风险因子进行总结归纳,并形成规范的操作标准和应急预案,有利于规范护士的操作过程和细节步骤,同时提高其应对安全事件发生的能力。技术控制组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训微量注射泵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护士能够熟练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液,减少使用操作失误,保证微量注射泵使用的安全性,进而保障患者安全。外围控制组不定期抽查各科室的制度遵守情况,使所有科室、护士都能主动学习并规范自己的操作,增强护理人员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本研究中,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用于微量注射泵注射药液患者中,可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控制组安全事件微量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给商品起名字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