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必要性
——以区位分析考点为例

2019-08-05辽宁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南康脐橙红枣

辽宁

高考命题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维护和增强全国统一高考在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对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因此,教师在一轮复习中应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着重培养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本文围绕“区位分析考点”,选取典型例题,着重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必要性。

一、考生欠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表现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考核目标之一,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基础。而部分考生却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弱,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善于获取有效信息

【案例1】(全国百强校2018届高考模拟题)红枣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随着“红枣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在2013年已突破60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大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在全国红枣产量省区排行榜中,新疆红枣也从1995年的名不见经传跃居至2015年的第一位。

新疆红枣在全国产量省区排行榜中跃居首位,主要得益于当地

( )

A.气候优势明显 B.土地资源广阔

C.政府引导扶持 D.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C

【易错分析】本题以红枣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虽然情境材料为考生所熟知,但是在一轮复习初期阶段,考生缺乏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错误率很高。一部分考生完全脱离问题“产量跃居首位的原因”及材料信息,认为只要是新疆的瓜果就得益于气候优势,因此错选A;还有一部分考生关注了材料“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大关”而忽略有效信息“随着‘红枣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错选B;实际上根本原因是当地政府引导扶持。

2.获取错误信息

【案例2】(2018年海南卷)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 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 010亿元。

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参考答案】B

【易错分析】本题以江西南康家具生产为背景考查产业活动转移。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已经学会了从材料获取信息进行答题的技能,但是在解答此题时,有部分考生能力不足,获取了材料中的错误信息: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因而错选C;材料显示南康家具产业所需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且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同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对中低端家具的需求较少,故A,C,D错误。由材料信息“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结合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相关知识可知,此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型升级,因此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会促使南康木匠大批返乡,故B正确。

3.信息提取过程中解读错误

【案例3】(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测试)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约8.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0%,预计2019年中国市场销量将达到21万台左右,约占全球销量的5成左右。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技力量雄厚 B.国家政策支持

C.制造业规模大 D.劳动力数量多

【参考答案】C

【易错分析】本题以工业机器人销售为背景,通过呈现数字信息,体现对工业区位因素的考查。考生获取材料和题干信息,但是在解读信息时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一方面将“中国是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解读成中国生产机器人最多,因而错选A;另一方面不能正确解读“工业机器人”的用途,因此很难通过调动和运用知识与C选项“制造业规模大”建立联系,进而错选;事实上由于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规模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制造业急需用机器人代工,进而中国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

所谓地理信息,即高考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三一轮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拨草瞻风,养成从文字表述、图表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习惯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降低了试题的偏怪程度,却凸显了对考生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做题前要从思想上重视获取和解读信息这一能力,在做题时要从行动上对题目中所给的地理信息进行提炼,以明确哪些是重要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哪些是次要的、迷惑性的信息,进而对有效信息进行整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案例4】(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可能位于

(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答案】D

【方法点拨】本题显示的地理信息有文字资料、图表和各种数据,考查对描述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判读,题型常规,区域熟悉,但是错误率很高。考生如果仅从文字资料“葡萄越冬、覆膜技术”角度考虑,缺少了很多条件,A,B,C,D均为正确选项;考生如果从图表最低温数值考虑,可能会误选吉林省;这时需要考生拨草瞻风,找出题目中未利用到的信息——最高温出现在16时左右(北京时间),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那么该地的地方时比北京大约晚2个小时,推测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为D。

2.重视一轮复习,利用教材强化训练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简称《考试说明》),一轮复习既要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审题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而知识和能力都来源于对教材内容的复习,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承载着大量的、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师生都应重视教材。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有这样三幅图:

教材图4.10 鲁尔煤田剖面示意

教材图4.11 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

教材图4.12 鲁尔区煤矿的综合整治

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图4.11得出鲁尔区煤炭产量不断下降,接着引导学生将图4.10和4.12结合起来分析:在图4.12中读出原采矿区、现采矿区与鲁尔河和利珀河的位置关系,并与图4.10中的相应位置对应,发现煤炭开采由露天转为地下开采,成本上升,从而得出鲁尔区煤炭工业衰落的原因。这就是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一次训练。如果师生能坚持这种复习方法,复习课重视对教材图片、文字、活动、案例的分析;习题课加强分析题干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构建知识联系,那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

3.盘活存量,促进对地理信息的正确解读

盘活存量,原是经济学名词,就是采取各种方式,整合资产,利用好现有的资产,防止资产的闲置浪费。进入高三,学生已经学完高考科目的所有内容,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盘活知识存量,以达到正确解读各种地理信息的目的。

【案例5】(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华盛顿脐橙喜热、喜光、喜湿、怕涝。一般而言,温度会影响脐橙的生长速度,水影响果实的大小、果汁量。江西赣州(见下图)是我国成功引种华盛顿脐橙的地区,具有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但境内地形复杂,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大。位于赣州南部的安远和寻乌是该地区华盛顿脐橙种植的集中优势产区。

与信丰相比,寻乌是赣南脐橙的优势集中产区。试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方法点拨】本题是高考最常见的题型,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考生要想正确作答,首先要获取材料中的有效文字信息(华盛顿脐橙喜热、喜光、喜湿、怕涝;位于赣州南部的安远和寻乌是该地区华盛顿脐橙种植的集中优势产区;但境内地形复杂,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大)、图像信息(两地位置、地形);其次要盘活学生自己的知识存量:农业自然区位因素应从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而影响热量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最后将两者进行融合解读,即可轻松得出正确答案:寻乌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多地形雨,水分充足;地形起伏大,有利于排水;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地处冬季风背风坡,低温冻害少。

猜你喜欢

南康脐橙红枣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南康区:“三融合” 振兴美丽乡村
一颗大红枣
江西南康千亿产业逆势上扬的秘密
我爱家乡的红枣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南康区2018年青少年网球锦标赛收官
奉节脐橙
分红枣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