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州油樟”原创试题设计

2019-08-05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杂草试题考查

四川

【试题设计】

材料一油樟,属常绿乔木,喜湿喜暖,抗虫性较强,耐寒性较差,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油樟叶经蒸汽蒸馏冷凝可提取樟油,樟油在日化、医疗等产业中用途较大。

材料二2017年,“宜宾油樟”正式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叙州区(原宜宾县,2018年7月撤县改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叙州区(位置见图1)位于宜宾市西部,平地少、坡地多。叙州区现有油樟35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分布见图2),但分布相对分散,且仅占林地面积的1/6。叙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产量占全国70%以上。长期以来,设备落后导致出油率低,利用单一以直接出售樟油为主。

材料三在某个季节,叙州区村民纷纷上山收集油樟落叶,并利用简易蒸馏器蒸煮樟叶,获取樟油。蒸煮后的樟叶及山坡上的枯枝还可作为薪柴燃烧。其他季节村民可进城务工。

材料四图3为叙州区油樟林核心区内的实地景观图,图4为该实景的剖面示意图。

(1)简述叙州区利于油樟生长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推测材料三中的“某个季节”最可能为哪个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析叙州区在低山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油樟树的益处。

(4)在坡度较大的地区,油樟多种植在“梯田”处,结合图4分析其原因。

(5)人工种植的油樟林种群密度大于野生樟树林密度。野生樟树林内杂草丛生,但叙州区油樟林内几无杂草(如图3所示)。试分析油樟林内几无杂草的原因。

(6)请为叙州区油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命题意图】

1.命题背景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叙州区因地制宜,通过发展油樟产业,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优良典范。本试题选取身边案例,立足时代生活,切合国家发展方针战略,彰显了地理试题的时代性和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2.乡土情感

笔者深爱这片土地,图3是笔者拍摄的油樟林实景图,希望通过命制该试题,来表达笔者的心情,提醒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勿忘家乡沃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命题立意

以“叙州油樟”为背景材料,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文材料和“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梯度”的设问,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素养立意,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地理,发挥试题既服务选拔、又立德树人的功能。

【试题分析】

第(1)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可通过材料一所示的信息,归纳出油樟的生长习性,再根据图1叙州位置、等高线分布规律等获取叙州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从而得出答案。

第(2)题,设问与学生认知相冲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不同于北方落叶林秋季落叶,油樟为常绿阔叶林,其落叶是由于经冬季后原叶片老化,春季气温回升,新芽萌发,叶片新老更替;加之春季叙州区因纬度较低,气温回升较快,而纬度高的地区气温回升慢,南北温差增大,春季多大风天气,老叶易脱落。

第(3)题,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学生需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并立足低山丘陵地区,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角度作答。

第(4)和(5)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原因类试题需从自然与人为两个角度去分析。第(4)题,自然原因需从地形对土壤、水文的影响角度分析;人为原因需从地形对农事活动(种、管、收)的影响角度分析。第(5)题,主要从自然生长的杂草数量少和人工除草减少杂草生长两个方向分析作答。

第(6)题,考查学生调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可归纳出目前叙州区油樟产业主要有“分布分散且占林地面积比重低、出油率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对症下药需重点从“建基地、优技术、延产业、深加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利用2017年叙州油樟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生的品牌效应,积极招商引资。另外,随着森林(油樟林)覆盖率的提高,利用森林氧吧发展康养旅游,借助绿水(岷江、金沙江)青山(低山丘陵)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实现以油樟为核心的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宜林地面积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受盆地北部高大(秦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冬季温和。

(2)春季。理由:油樟树为常绿阔叶林,冬季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叶片老化;春季气温回升,新芽大量长出,加之春季多大风,老叶易脱落。

(3)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为农民提供了充足生活能源,减少过度樵采;农药使用少,利于环境保护;农忙季节较短,可兼顾务工与务农,提高收入;成林快,短期内可获收益,利于农民脱贫和乡村振兴。

(4)陡坡处土层浅薄,水分易流失;梯田处地形平坦,土层相对深厚、肥沃,土壤水分条件好;便于农民种植树苗、清除杂草和收集樟叶。

(5)自然原因:油樟林种群密度大,遮阴效果好,林下光照弱;油樟生长快,土壤水、肥消耗大;自然生长的杂草较少。

人为原因:为减少杂草与油樟树争肥争水,同时便于收集落叶,农民人工除草减少了杂草数量。

猜你喜欢

杂草试题考查
拔杂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洪洞:立即防除麦田杂草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拔掉心中的杂草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