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2019-08-04贾佳

丝路视野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贾佳

摘 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名士,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而在当前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如何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材中编写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中也蕴含着巨大的精神魅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也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濡染和渗透,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价值并且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选修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思想。比如,《先秦諸子散文》就介绍了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等人的思想。《古代诗歌散文》一书,有许多古代优秀的文学经典,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就是因为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以教材为中心,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精髓,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例如,在讲授《师说》一文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更让学生了解尊师重道的深刻道理,赞扬作者抨击时弊的精神,鼓励学生超越老师,改变对师生观念的认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教学之前,教师要仔细阅读本篇文章并且掌握文章的重要价值所在,从而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身处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时,整个人也会随着这种环境而慢慢变得平静而祥和。而当我们身处一个比较吵闹的环境中时,情绪也变得日益高涨。同样,当学生身处一个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环境之中,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而掌握一些文化知识。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感受文章的主旨和语言特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荷塘是什么样子呢?能否说出自己的感受呢?”这个问题作为导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而进行表达。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都能够随着讲述人的语言而感受其中的美景。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朗诵一些有关莲花的句子并且给学生讲述句子的含义,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学生讨论和言语联想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如果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方式而没有丝毫改变,这必定会使生活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这种枯燥课堂的出现,创新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新鲜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知识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教授《逍遥游》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庄子其人,并且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道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比较具有气势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带领学生朗读,想象体悟鹏“化而为鸟”“其翼若垂天之云”进入逍遥的世界。然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上给学生讲解有关庄子的思想和风格,并且让学生了解《庄子》一书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道家的主要思想,帮助学生了解“无为而治”“安时处顺”等人生态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掌握多样的文化内涵,并且学习庄子贫贱不改其乐的人生志趣和态度。

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但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材中所编写的内容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想要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精髓,仅仅依靠有限的教材知识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外活动来补充一些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例如,进行课本剧表演,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烛之武退秦师》都是很好的演出素材。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词语的掌握,对文中主人公精神的继承。还可以进行“诗词大会”“诗歌朗读比赛”,拍成诗词、画面朗诵为一体的MV来表现诗歌的意境美,体悟它的语言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中人物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内在价值。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必当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