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亭钢铁公交线路与公辅设施研究

2019-08-04陈莹健

丝路视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钢铁企业

陈莹健

摘 要:大型钢铁企业厂区规模庞大,人员交通组织混杂,各项公辅设施及厂内人员交通组织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达到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目的。公辅设施与公交线路配套设计,人员流動与物料运输线路分开考虑,确保厂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钢铁企业 公共交通 公辅配套设施

根据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与河钢集团“十三五”规划,河钢集团将在唐山市乐亭经济开发区内打造乐亭钢铁基地项目。项目占地9000余亩,其中黄海路北侧占地约700亩,黄海路南侧为主厂区,占地8000余亩,公共交通在整个厂区尤为重要,合理的公共交通线路和配套的公辅设施能够减少员工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促使整个厂区运行更加高效。

一、厂区内公共交通模式

乐钢厂区内采用正常的工厂施工作业模式——四班三运转,整个厂区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分班人数,其中以炼铁炼钢轧钢人数尤为居多,占到整个工厂作业人数的50%以上,同时,炼钢炼铁和轧钢区域距离较近,因此,根据整厂区同时作业人数具有的分区域集中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公交循环线路,使整个公交系统具有更高效的运送人流能力。

工厂内公共交通系统和城市中公共交通系统相比,客流高峰期和瞬时性特点更加明显,在员工交接班时间,大量人流急需疏散,非交接班时则人员流动较少。因此,根据客流瞬时性、聚集性的特点,在交接班时间段采取多辆车次同时发车,非交接班时间段内则定点定时发车以供部分人员前往其他区域,保证整个公交系统有序进行。

二、厂区内公共交通平均时速与平均站距

根据以上两个人员流动特点,对整个厂区进行线路规划,按照每辆班车输送人数在50人左右进行计算,最终方案规划设计为两条公交线路,其中两条线路分为长循环线路和短循环线路。

确定公交系统站距时,应考虑员工上车时间与乘车时间的比较,站间距越小步行时间越短,上车更加方便,而站距越大,停车和减速加速对车速的影响越小,平均车速越大,乘客在车上的乘车时间越短,考虑到整体利益需要,平均站距需达到两者平衡。因此,为求得最佳站距,得其中,L为厂区内平均站距,Vst是乘客的步行平均速度,Lp是乘客的平均乘坐距离,T是平均每站停站的损失时间。

在乐亭钢铁厂中,根据公共交通模式设计的两条公交线路,在总平面图中设计线路长度为9公里和8公里,因此Vst根据中国人平均步行速度,设置为4公里/时。

T设计为厂区内公交车辆平均每站停站时间约为1.5分钟。

带入公式中得Lc=0.9公里空车率按照10%计算。

因此设计长循环线路设计途经站场—厂前区—煤气发电1—烧结1—球团2—料场1—高炉1#6—蒸汽发电1—煤气发电—厂前区—站场,共计11站,线路长度约为9公里,设计运行时间约为54分钟,设计车次为22辆(包括输送上班员工与下班员工), 短循环设计线路为始发站—厂前区—煤气发电—冷轧—热轧—水处理—炼钢—厂前区—公交站共计9站,线路长度约为8公里,设计运行时间约为48分钟,设计车次为54辆(包括输送上班员工与下班员工)。建议运营时间跨度为90分钟(各车间交班前60分钟至交班后30分钟);每次发车间隔为10~15分钟,每次发车数量在3~5辆车,以保证员工按时有序开展工作。非交接班时段内每次发车间隔30~60分钟,每次发车数量为1辆,以保证员工特殊情况下或参观交流人员的正常出行。

三、厂区内公辅设施与公交系统

大型钢铁企业因其占地面积大,员工众多,合理地设置食堂、浴室和厕所关系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乐亭钢铁基地内设置三处食堂浴室,均位于人数较多的工作区域,同时,为了保证其他区域内员工的正常就餐及沐浴,各处食堂浴室均设置在距离公交站点150米内,减少乘坐公交的员工的步行时间。食堂浴室规模按照人员数量设置,保证员工能够正常就餐及沐浴的需求,食堂浴室均设置厕所,在使用期间内开放。

因食堂浴室及办公楼内厕所具有定时开放,位置隐蔽,分布不均、限制部分特定人员进入等特点,厂区内部分厕所需要单独设置。根据乐钢厂区人员数量和性别比例,各车间男女比例按照4∶1计算,厕位男厕百人以下每25人设一厕位,超过一百人每50人增设一个蹲位,女厕低于一百人每二十人设一蹲位,超过一百人每35人增设一个蹲位。厕所按照服务半径300米设置,同时考虑到部分设施产生的聚集性、瞬时性人流,如与公交站点、停车场,未设置厕所且员工数量较多的厂房主要出入口等。整个乐亭钢铁厂共计增加11座厕所,满足员工的使用需要。

卫生间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设计不影响整个厂区的总体布局,设计时应靠近主要道路,具有易于寻找,标示清楚等特点,以方便员工使用。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钢铁企业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交站点短期客流量预测研究与应用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免费乘车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培养就业钢铁企业高素质人才模式作用的研究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基于生态文明的钢铁企业低碳生产激励模型研究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