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无定法 以学定教

2019-08-03彭佩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作老师方法

彭佩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当我按照教学设计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回顾立定跳远的动作,提出“立定跳远动作分几拍完成”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各异:“分三拍完成”“分四拍完成”……

学生的声音此起彼伏。是三拍、四拍还是更多拍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这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意思不言而喻,是让我表个态,并都希望从我这里得到支持。

看到因学生的争议而显得散乱的课堂,我有点生气了。明摆着是三拍法立定跳远呀!怎么会跳出个四、五拍法立定跳遠呢?还用老师表态吗?

正当我带着怒气即将冲口说出答案的一刹那,理智突然告诉我:不能这样。我灵感一触:不如就顺应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致感觉,让学生将自己认定的动作节奏付诸实践,放手让他们带着这一问题去跳一跳。通过跳一跳的实践,学生很有可能从探索尝试、探求真知中找到答案,也有可能使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得到满足。教学双赢,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的教学便顺应学生即时的思维,伴随着学生的感觉,我改变既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节拍的多少自行分组,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自己认定的动作节奏付诸行动。看!他们边打着拍子边练习,个个劲头十足,还不时跑过来向我汇报:

“老师,我不用预摆,一拍就跳出去了!”

“老师,我觉得多摆几下,跳起来有信心一点。”

“老师,我还是习惯用你教的三拍法,跳起来最自然,最轻松,我最喜欢这种方法了。”

就是这样,立定跳远复习一课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和竞争比赛中结束了。

下课时,几位执着说四拍法立定跳远的学生刚好经过身边,我漫不经意地问他们,刚才为什么你们这么坚持说四拍法立定跳远呢?是不是故意给老师添麻烦呀?

殊不知,这几个平日嘻嘻哈哈的小男生,却一改往日的样子,一本正经、有板有眼地回答:“老师,您不是经常鼓励我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有话就说,有不明白的就问吗?我们坚持四拍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经过实践,我们觉得用四拍来完成动作,准备得更充分、跳得更远。”

还未等我缓过气来。另一位学生又振振有词地说:“当初,老师您教我们立定跳远时,曾说过三拍法立定跳远,用第1、2拍做预摆,第3拍是关键动作,要求做到蹬摆快速有力。但我们总觉得只用1、2两拍来预摆,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多用了一拍来摆臂。这样摆臂准备充分了,蹬地也就有了把握。自己也就更有信心了。”

经过学生实践得到验证的话,句句有理有据,不得不让我折服,令我惭愧。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动作,认真探讨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立定跳远方法,而我却在执意于三拍还是四拍。经历探究、讨论,学生学会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多摆几下又有何不妥?又何必在意用几拍完成呢?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不比执着它的对错更重要吗?

《立定跳远》一课的教学,没有按照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而是在出乎意料的在争议中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感慨没有因一时的冲动而抹杀了学生求真、求知、求发展的欲望。

反思这节课,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一时的冲动而抹杀了学生求真、求知、求发展的欲望。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技术,认真探讨并总结出适合自己节奏的跳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却在强求所谓的标准和统一,实在是不应该。其实,三拍法立定跳远也只是教师用书上的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1拍、3拍、5拍,甚至更多拍的跳法。只要是学生能够把握住技术的关键,跳得轻松、跳得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学生的练习就是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掌握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只要学生能找对适合自己节奏的方法,就可以了。我觉得“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的教学不再是无视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的规律、压抑儿童个性的教学。教学应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要依靠儿童自主学习和个性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也应是在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及创造性的安排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到创造性地获得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实施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按照教师既定的设计方案执行,也有可能偏离或超脱既定的方案,出乎教师的意料。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的思考会越来越多,课堂上类似这样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如何操作呢?是按照预设进行,禁锢学生的思维,强调学生的机械模仿,还是顺应教学即时的状况,灵活应变,再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创设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课堂?这值得教师深思。我的做法是“以学定教”。具体落实在以下三点:

1. 以人为本,激发兴趣,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做到心中有学生。

2.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的认知差异;备课时,先考虑学生怎样学,再按不同的水平有梯度地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3. 遵循规律,灵活应变,授之以渔。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课堂的生成,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始终把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向不变,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到灵活应变。

教学实践告诉我:随着学生自我发展的感觉和需求走,适时地改变既定的教学设计方案,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追求自由的勇气和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在自我的价值实践中进行自由的实践并获得实践自由的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竞争中获得更丰富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动作老师方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老师的见面礼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六·一放假么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