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究

2019-08-03宋惠君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初中语文

宋惠君

摘 要:作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学习写作的兴趣,同时,将作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构建师生互动、自主、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生活化旨在使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积极尝试“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帮助学生树立作文信心,提高作文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说:“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生活化作文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生活作文”的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既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写作形式的研究,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指导学生写出反映生活的作文,并在作文中学会做人。强调学生作文生活化,就是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一、再现生活场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指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实的生活里具有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就能自觉地从校内外的生活中去体验与感悟,让多彩的生活进入自己的作文。

学生写作文,无非是写他们的生活。假如这件事是他们自己做过的,或者是看到的、听到的,他们对这件事就会有认识、有感情,那么,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陆游也强调“诗外”的学习——生活的体验。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道德品德,才能真正把握“诗内”的功夫,才能让学生做健全的人,写健康的文,达到人文的和谐统一。

再现活动场景,能使学生找回记忆中丢失的瞬间,唤起美好的回忆。在学校开展的运动会中,学生忙得不可开交,笔者用相机定格了他们繁忙的身影。当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当天的日记整理记录时,很多学生说无话可写,不知从何入手。这时笔者拿出了那些照片,学生一看,顿时沸腾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光辉的身影,照片又把他们带回了运动会时的情景……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一篇篇优美生动的习作便展现到了笔者的眼前。

二、关注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记叙文的生命力在于细节描写,学生在作文中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捕捉细节的能力。缺少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丝毫不见任何感染力。所以,初中生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描写实在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如教学《范進中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品味一些人物的对话和经典动作,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使这部小说表现出来浓浓的讽刺意味。其中,胡屠户这个人物的很多小动作表现了人物的微妙心理。比如胡屠户见范进衣裳后襟皱了若干处,一路上低着头替女婿“扯”了几十回,一个“扯”字写出胡屠户由一个凶暴的岳父变成了拍马屁的奴才,其妙处不言而喻。当范进拿给他两锭银子时,他伸手“攥”,拳头“舒”过来,又“缩”回去,往腰里“揣”,几个动作细节把他口是心非的丑态及爱财如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完成后,笔者让学生就某个小场景写一写人物,要求用动作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细节描写将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事和人写活了,让他们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也让他们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在细节描写的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尝到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引进“对话式”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表演中体会写作的乐趣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在《对话与发现》中指出:“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作文就是一种以老师为对象的倾诉,是与老师的对话。”由此可见,借助对话理论,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式”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对话让学生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对话双方互为对象,彼此交融,形成共同体。作文就是人们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诉诸形象,传递心声。一篇作文的诞生如“凤凰涅槃”,要经历过一次次的“心灵对话”,表达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对事物的看法和倾向。

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与人、与自然、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方式。深刻的生活内涵和富有启迪的思想是文章的精髓。余秋雨先生说“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的人生的重要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进行“对话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对话”交流,让学生在生活表演中体验写作的乐趣。

四、活化生活积累,多角度、多侧面反映生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陶行知认为写作文“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涌出真实的水来”。那么源头在哪呢?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作文题材藏于平淡的生活之中。学生写作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学校,有同一个教师,做许多相同的事情,学生的生活经历很多时候是相同的。但人作为一个主体存在,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是多样的,因此对生活的视角、体验和感受也完全是独特和个人化的。就像同一件事,看的人立场、角度不同、甚至是所关注的细节不同,心里所感也就不同。把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看法、思想情绪用自己的文字写下来,就是成功的作文。用来反映自己内心的作文、真性情的文章,哪怕读来并不是文采斐然,也一定会闪耀着个性的光芒。如写人、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未必都应以讴歌正面形象为主,美的事物能给人以奋发的信念,丑的事物也能给人启迪和反思。写妈妈,可以写勤劳善良,也可以写从愚昧到醒悟的转变;写干部可以写清正廉洁,也可以写腐败变质,走上绝路令人痛心的教训。作文教学要避免“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俗套,就必须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生活,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突破陈规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敢于说真话,说别人不敢说却想说的话。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学生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人和事写下来,可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并且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教师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当长即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運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

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写作氛围,让他们有事便写,有情便抒,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长此以往,作文教学就如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毕新红.生活是作文之本[J].作文教学研究,2009(01).

[4]于书海.浅谈作文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版),2011(05).

[5]荀爱双.捕捉生活即景 指导即兴作文[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