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分析

2019-08-03王雁飞

关键词:德育教育意义班主任

王雁飞

摘 要:在国际矛盾日益严峻的当下社会,国民素质一词被推向社会舞台。作为一个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需要关注国民素质的培养。培养国民素养的根本途径就是教育,对于国民素养的培养,更要着重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人。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位于教师之首。因此要了解何为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理解班主任为何要在小学高年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探究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27-1

引言

在国际世界不断要求提升国民素养的现代社会,道德教育已经普及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高年级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处于人类毕生发展关键期中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心理认知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行为受到来自社会各处信息的影响,这些社会信息不只是正面积极的,负面消极信息更甚。因此,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阳光地成长,学校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而这一重大任务,就主要落在了学生班主任肩上。

一、德育教育的含义

德育一词从字面来看,即为道德教育。从狭义上讲,德育主要指学校德育,一般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渠道,让学生通过进行特定的学习活动或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从而形成学生对生活和对世界的积极态度的教育。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1.德育教育是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究其原因则是在于发展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1]。小学高年级学生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影响学生。教师将自身的优秀思想,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吸收教师的思想,内化成符合自身的内在思想品质,在不断积聚优秀思想品质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建构出一套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道德素养。

2.德育教育是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推动条件

小学高年级处于人类一生发展的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特殊时期,学生心理认知正进行着快速地发展。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自己的教学行为赋予自身的真情实感,与学生进行内心交流,用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的关系,促使学生融入教育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获得更好的自我情绪体验,并形成有效的自我行为控制。

三、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高年级开展的方法

1.根据学生相关特点进行引导式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学生集体最亲近的教师,在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进行[2]。根据柯尔伯格的相关研究可知,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更服从权威,以权威作为自身道德行为的模板。而此时,班主任就是这个权威者的扮演者。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道德行为学习的典范。例如,班主任在教室教学时,看到整洁的教室中出现少量垃圾,班主任可以有目的地捡起垃圾,将垃圾扔入垃圾桶内,并用言语督促学生以后遇到同样的教室卫生问题,按照该种做法维护教室卫生。这样,学生以班主任为榜样,并内化为自身素养,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又如,很多小学班主任都会选择在教室墙壁或门窗等显眼的地方,将一些名人名言、名人画像贴在上面,而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权威人士引导学生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

2.走进学生内心,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相比于一个班级里其他的教师,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最亲近学生的教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心理状态相对来说不稳定。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教师应深入学生心中,理解、关心、关注学生内心的情緒情感。通过交流和对话,或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和形式的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为了能够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班主任在课堂学习之外,多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或者班级班会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身见解。为了能顾及到班级里性格内向的学生,开设意见箱或是"心灵通讯社",让学生以信件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总而言之,一切从学生出发,促进教师自身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促成温馨有爱又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就便于在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3.在课堂课程之外开展道德教育活动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已经开始发展,但这个时期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几十分钟的书面化教育,应该扩大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的范围,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亲身感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洗礼,通过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深化德育教育理念,完成更深层次的德育教育。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能完全进入学生思想内部,成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经验。例如,在植树节一日,班主任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室外,进行植树种草活动,带学生亲自领略种植树木的喜悦,让学生更加懂得要保护和热爱花草树木;在世界环境保护日带领学生进行垃圾捡拾,并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不易,使学生学会爱护环境。

四、结束语

在国内各处都开始注重道德素质培养的信息时代,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也不能落于人后。因此,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肩上,负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班主任要合理定位自身责任,要清楚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有效且合理的手段,推动学生自律道德与他律道德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完成自身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云霞.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6:33.

[2]嘎玛央宗.探究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53.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意义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有意义的一天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