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
2019-08-03
地球上所有人的理智都被装在月球的一个瓶子里。
——人类登月五十年。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后,人们就为阿波罗计划的阴谋论争论不休。登月,更成了科技“祛魅”的标志。在西方语言中,月亮(Luna)曾长期是疯子(Lunatic)的代名词。中世纪作家阿里奥斯托(1474-1533)曾在小说《疯狂的罗兰》中写道,游侠罗兰得知爱人安吉丽卡结婚时,疯狂地摧毁了欧洲和非洲。英格兰骑士阿斯托福飞上月球,在那里,能重获所有在地球上丢失的理智,他在一个瓶子里找到罗兰,使他恢复理智。这仿佛近代启蒙和殖民历史的双重隐喻。
西方为什么很长时间瞧不起中国建筑,因为我们没有深度地解说价值观。中国人的最核心价值观是尊重大自然,用《中庸》的话说,人生、社会的最高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叫参天地、赞化育。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王其亨在论坛上分享中国古建筑的人文意义,并谈到晚清以来建筑现代化的误区:“你天天看到的都是光怪陆离的现代建筑”,自然被挤压,人的空间也失去了。
通识教育失败,令年轻一代变得“有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董建华谈到最近香港的危机,认为是自己任内开始推行的通识教育出了问题,引发巨大争议。
2018年,在纽约上演的《花木兰》音乐剧,制作人李施羽和饰演木兰的罗远卓
为什么花木兰是一位终极的亚裔美国人?
——近日,将于2020年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释出预告片,从选角、服装、语言到东西价值观冲突,都引发巨大争议。澎湃新闻回顾“花木兰”形象在美国的百年变迁后,写道:作为少女的花木兰,可以成为亚裔少年发声的载体;作为历史故事的花木兰,可以展现中国文化真实的种种细节;作为中国女性的花木兰,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新的文化主权:不是强硬的“我们”与“你们”之别,而是将来自中国的形象,真正分享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