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壶中日月源自然 岁寒三友蕴风骨

2019-08-02吴小琴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点线面自然

吴小琴

摘  要   一套“绞泥松竹梅套壶”演绎着自然界的万千风情,更表达着冰清玉洁、傲霜砺雪的精神风貌:竹有节气,松不畏艰险,梅超凡脱俗。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壶因茶而生,茶因水而润。一个“茶”字,道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在草木间。一把壶演绎出最中国的生活方式: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一壶一茶。

关键词  自然;绞泥;点线面

1  松竹梅——岁寒三友

几千年的窑火生生不息,燃烧出举世无双的紫玉金砂,巍巍黄龙山,孕育出陶都独有的五色砂土。上天厚爱陶都,一坯砂土承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素心素面的紫砂壶,于文人墨客笔下化为素雅高古的传统文化,表达着最中国的修身养性符号。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江南分明的四季,適合植物的生长:南山竹海摇曳,骊山红梅幽香,林场松柏挺拔。这是令人向往的宜兴,宜人宜居;“阳羡西来溪水长,晴云飘渺练生光”,这是明代文徽明笔下的田园宜兴,如诗如画;“宜兴人的山水都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在里面,那种散淡、随和、生命的气息弥漫在山水和人们的心里”,这是著名作家王蒙眼中的诗意宜兴,如痴如醉。

宜兴的青山绿水让作为紫砂艺人的我们,于盛世潜心创意紫玉金砂,让手中的泥土化为心水的作品。一套“绞泥松竹梅套壶”,演绎着自然界的万千风情,更表达着冰清玉洁、傲霜历雪的精神风貌:竹有节气,松不畏艰险,梅超凡脱俗。

2  点线面——自然天成

为了创作这组套壶,我经常观察植物的生长,进行拍摄、写真……找出最能表现他们精神面貌和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泥料的选择上,我追求典雅大气的风格,注重适当留白,在传承传统造型的基础上适当创新:圆润的壶身源于传统造型,在岁月的变迁里,经典的造型历经时光的洗练,更加令人陶醉;壶嘴微微上扬,舒适大气;耳形的壶把,强调实用性,方便饮者拿捏。在紫砂壶的任何创意里,实用性和传统一样,永远不能忽视,一味求新求异的紫砂壶造型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经不起市场的鉴赏。壶盖稳稳地和壶身融为一体,考验着制壶艺人的基本功力:平衡、稳妥,衔接处讲究细节的处理,一如做人的气度,靠谱而稳重。套壶创意的重点在壶体装饰和泥料的熟练运用:一段竹叶从壶嘴自然逸出,似一段江南春天的故事,清新亮丽,把杏花春雨的缠绵悱恻和丝路花雨的洒脱飘逸和谐表现。竹节稍短,给了竹叶灵动的空间,在光洁的壶体上,犹如一枚清丽的骑缝章,给人以悦目之感。竹叶的贴法老练,一气呵成又仿佛信手拈来,细品之下和壶盖上的竹叶清新和灵动皆有,俊秀和利落兼备。

有了竹壶的熟练演绎经验,在梅壶的创意上我更加得心应手:梅花清丽,花朵娇美。我把主要细节放在了梅花在壶体的装饰上:五瓣成朵形的梅花在梅枝上优雅绽放,含苞欲放地在侧枝上等待阳光雨露,一切都是最自然的模样。最重要的是,花蕊微小而有情,细微中充满力量,稳妥地摇曳在二月的春光里,每一朵都是寒霜细雨的浓缩精华,是初春最著名的花朵标志。

星星点点的创意,流畅自然的线条,面面俱到的装饰,“绞泥松竹梅套壶”完成了它最初的雏形:松竹梅的风骨、精神跃然壶上。

3  绞泥美——锦上添花

每一个紫砂艺人风格的形成,和学识、素养、修行、审美等元素息息相关,也和自我否定密切关联。一把只有赞美没有批评的壶艺作品,和汽车只有油门没有刹车一样,都是不完美的。

清净的时光里,我喜欢反复揣摩作品—。多一点,可能锦上添花;少一点,可能意犹未尽。“绞泥松竹梅套壶”完成了他最初的骨架,可我总感觉缺点什么。千年紫砂韵,传承兼创新,圆润光洁的壶体,适当留白之下,装饰效果还不浓郁。我忽然想到传统的绞泥装饰,于是尝试在壶嘴、把、钮上运用绞泥,让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细致纹路,似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带给人一种梦幻般的强烈视觉冲击力,极具审美情趣。在后期的烧制过程中,我细心对火候的掌控,让这套“绞泥松竹梅套壶”完美呈现出预定的效果。

一壶风范,一叶知秋。“绞泥松竹梅套壶”从创意到成型,从揣摩到修改,未曾辜负的是紫砂艺人对艺术的执着和虔诚。

猜你喜欢

点线面自然
结构之美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点线面”逻辑观
“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