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在陶刻艺术中的应用

2019-08-02陶金兰

江苏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陶刻刀法寿星

陶金兰

民族文化是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中华文化,它具有传承性,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反映了平常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和理想。群众的集体智慧使民俗文化焕发出美的风采,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寿壶”的设计理念,是对陶刻的体裁,在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中精心提炼,古为今用,把它刻在壶上。壶的一面用对角线构图的形式,用阳刻刻了“康、寿”两字,一为行书,一为篆书,中间留有一“之”字形的空白块面。在这一块面上错落分布了三枚印章,一为方形的“康寿”,与所刻的书法相呼应;一为椭圆形的“金兰刊”;另一方为方形的“陶”。烧成后用丙烯颜料把印章染成红色,产生对比鲜明、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康”,在《辞海》中解释为“康健”,是人们对健康快乐的一种追求。与“康”有关的词语为“小康”。“小康”一词,最早出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这是当时奴隶社会民众的一种呼声。《诗》,又称《诗经》,为民间流传的诗歌,无作者名,故它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悠久。

时代发展至今天,人们给“小康”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创新理念。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的需要。

“康寿壶”的另一面刻的是一幅寿星的画面,题为“仁者寿”。“仁”是古代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指人与人要互相亲爱。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能达到心理健康,故“仁”能使人健康长寿。寿星是民间传说中的“福禄寿”三星之一,即长寿之星。长头、大耳、额头隆起如仙桃形是他的一大特征,颌下银须飘拂,一手持杖,一手捧仙桃,给人以可亲可近的形象,最受老百姓的尊崇。逢年过节,寿星的年画是最受欢迎的,人们把它悬挂厅堂,期盼家人能健康长寿。

为了刻好寿星的形象,我搜集了众多的资料、图片,选中具有中国画特色的“白描寿星图”作为刻壶的样图。白描于人物画之重要,可见于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所记:“画人物之道,先求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要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关。”在壶上刻人物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用刀要精准,线的轻重徐疾、起行转折,全在心手相应,特别是面部、手部的用线,真的要做到“无纤毫之失”,否则,形不准,画面就缺少神采。壶上的画稿,是在纸上的几十张画稿中选出来的,同一画面的不断创作,自然熟能生巧,抓住其中的要领,在壶上起稿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用刀的单刀、复刀皆以形準为第一要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对陶刻的刀法有所创新,陶刻界的同仁称他的这种刀法为“乱刀法”。仔细研究他的陶刻作品,他的用刀是一笔多刀,一刀刻过先现“笔迹”,然后再在第一刀的基础上根据所描述对象的要求,以刀的正侧、俯仰、顿挫、转折、推刮等刀法多方加刀,以几刀完成一刀,出现的刀痕似乱非乱,质地丰富,加强了点、线、面的质感和厚重感。寿星的陶刻过程就参照了这种刀法,即使是最细的刀痕也非是一刀所能完成,以各种刀法所组成的刻痕,如寿星衣服的粗线、手杖抑扬顿挫的粗线条、鞋的块面等,特别是“点睛”的部分以多刀完成,直到其眼睛炯炯有神为止。这种“多刀”的陶刻技法所产生的陶刻画面,就如一幅线描的国画产生了笔墨在宣纸上形成的那种效果。在刻画寿星时,还用了适度夸张的手法,如寿星那宽大的额头也是画面中最传神的地方。对传统的画面也有局部的变动,如传统的画面中,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桃,在刻时把一手捧桃改成了一手拂须,配合其头部微微倾侧的形态,似乎寿星在细心倾听人间的诉求,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也使寿星更加和蔼可亲。

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诗人以宽阔的心胸,祝愿天下人都能健康长寿,生活美满幸福,这也是每一个有爱心之人的共同愿望。古往今来,情同一理,设计创作“康寿壶”,是把紫砂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整合,把人民对健康长寿的心愿刻在壶上,供人品味,让人在欣赏时得到身心的愉悦。

猜你喜欢

陶刻刀法寿星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刀法
现代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渊源
武师授徒
用劲刻
寿星居住的地方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