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国家情怀途径的研究

2019-08-02张明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路径初中历史

张明虎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下,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通过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文主要讲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国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以及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  国家情怀  培养路径

在现行初中教育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均将语数外、数理化作为初中教学的重点学科,对历史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和师资资源较少,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我们美好的生活是经历过前辈们血的洗礼和国家的不断改革才换来的,不忘初衷,牢记使命,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我们在珍惜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时刻记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学习历史知识,在历史中学习我国的渊源的文明史,也应学习近代史我国所面临的各种欺凌与我国所经历的苦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我国人民的伟大和永不屈服的精神,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和爱国热心。

一、巧设问题,引起学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初中历史学习中,由于学生升学的压力,对历史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很多学校老师与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老师依然惯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相对较为沉闷,长期以往,学生对历史学习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状,老师应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宜于现代学生学习,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对老师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丝绸之路》一课中,老师大致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人物张骞,若只讲述张骞出使西域,很多学生会感觉平淡无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若老师这样设计问题“学生已经学习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国家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在西域诸国,张骞将我国先进的文化带到西域,加强了我国与西域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张骞出使西域路途艰难,假如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被匈奴抓住,或张骞在西域国家的热情款待下忘了自己的使命,最终有效开辟了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假如你是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面临各种艰难和挑战,你会逃避困难另辟蹊径过上自己的美好生活还是牢记使命,完成汉武帝所交代的任务呢?”老师针对此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以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学生会结合历史并将自己融入历史情境中,有的学生会依照自己的想法,面对凶残的匈奴选择投降,在匈奴人的欺凌下苟活,有的学生想在西域国家,张骞会遇到更好的归宿,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所以会忘记使命选择妥协,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有的学生觉得张骞出使西域是国家所交代的重大使命,只有通过与各国间加强交流,形成团结合作的局面,才能减少战争与冲突,这样国家才能不断昌盛,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此次出使西域虽然路途艰险,任务繁重,困难重重,但依然会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会动摇心中的使命,不屈不挠,依然选择在困难中前行,更好的为国家效力。

二、采用历史对比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

学生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环境中,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历史教学主要讲述发生在以前的历史事件,只在书本上学习历史知识,由于现代学生未曾经历过那样的历史环境,因此,在历史学习中很难融入历史环境中,初中历史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讲述之前的故事,而且历史学习中学习还要记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份,地点、人物以及发生该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由于学生无法想象当时的历史情境,因此很难产生共鸣,而且繁杂的历史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负担,而且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作为学生辅助学习的课程,学校、老师和学生对历史学习所投入的时间与资源相对较少,这样很难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的国家情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习时间,通过设置对比考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并通过简单的设置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历史学习的情景中,以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印象,感受我国历史的动荡不安和所面临的艰难险阻,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并要求学生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国家情怀,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时,就可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考察,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結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许多爱国之士都在探索救国的道路,如洪秀全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希望领导农民阶级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虽然最终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官僚和帝国主义,但是后浪推前浪,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而是以身作则,继续与列强做斗争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英勇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年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不畏前险,不屈不挠,艰苦斗争,最终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共产党的英明带领下,通过顽强奋斗,不断改革,不断前行,最终迎来了祖国的安定和我们的幸福生活。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对比考察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创建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让学生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以及祖国的伟大,油然而生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 杨清虎. “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J]. 兵团党校学报,2016(03).

[2] 梁小哲. 对初中历史深层次教学的践行与思考[J]. 学周刊,2018(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路径初中历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幼儿教学趣味的培养初探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