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物理解题技巧的培养

2019-08-02穆俊香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穆俊香

【内容摘要】高中物理知识点多而复杂,公式灵活多样且联系密切,物理题难度普遍较大,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在学生遇到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掌握解题基本技巧方法,并将方法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形成自己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问题解题策略  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内容丰富,知识点多而复杂,公式灵活多样且联系密切,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同学面对物理题时束手无策,感觉无从下手,解题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感觉物理难于其他學科。仔细分析原因,物理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上有它的规律和特点,只要掌握了物理的学科规律,就能够很好把握内容,处理物理问题也会变得很容易。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解题素养的培养,从各个方面形成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读懂物理问题是解题的基础,学生们只有读懂,才能知道题目用到哪个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才能建立物理模型,挖掘各种条件,形成物理解题过程。现实中,很多学生物理问题不会做,感觉无从下手,或者一做就错,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读题不清,所以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关键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那么,如何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第一教会学生迅速通读,并找出“题眼”,第二建立物理过程图和情景图。例如,在学习运动方面的物理题目时,首先通读题目内容,知道要求什么,研究什么样的问题,读出物体的是怎样运动——加速、减速、匀速等?形成实际的具体情景,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化,画出相应物理图像,比如过程图和物理量的情景图像。然后是列出方程,联立求解,并给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形成自己的思路,思维导图如下:

二、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生在学会认真读题后,只有掌握必要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才能解决物理问题,例如解析法和综合法,这也是教师在讲解物理难题的关键点。我们解题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如果Δx=aT2中需要求a?必须得知道Δx,由于Δx=x2-x1,x2和x1已知,问题得到解决。如果不能一步步解决,只能列出方程组综合求解,这就是综合法。第二种方法在力学综合题中经常出现,力学的三驾马车:力、动量、能量,一个知识点很难解决,就需要三种方法综合运用,建立起三种方程,运动学公式,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联立求解。

三、总结归纳各种类型,锻炼拓展延伸能力

1.加强一题多变,灵活应用能力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不断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是空谈。适当的加强学生训练量,提升了应用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物理素养。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物理知识问题化,并能拓展延伸。我们更应该加强研究,多接触新鲜的类型,并将新的解题思维带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课堂完全变成习题课、训练课,要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激情导趣,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各类题型的总结,并转化为自己思维能力,例如电学的电路问题,可以用“串反并同”来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磁学中的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增反减同”来分析阻碍现象。通过这些来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一个解题的情景中去,激发他们的解题思维和活力。

2.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和总结,创新方法和策略

在高中的物理问题的解决,解题思维的创新非常重要。传统的解题思路,对一些物理创新题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费时费力不落好,例如2017年全国I卷选择题21题,如果用传统三力平衡的解析法、图解法很难解决,但是用数学的正弦定理很快能解决。所以,学生运用的解题的思路和策略,是决定他们解题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解题的快速提升,需要学生不断训练、总结的同时,老师们要转换思路,开拓视野和空间,不断的研究,发掘新思维和新方法,比如受力分析的特殊位置法,数学的余弦定理等等,并把这些方法融汇到平时的教学中,变成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简单明了的物理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解题技巧的培养需要同学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法和学法,不断总结归纳,相信同学的解题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 徐高本. 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J]. 物理教学探讨,2008(9):10.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