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氛围对初中生创造力倾向的影响
2019-08-02张杨
张杨
[摘要]创新能力是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了解影响培养创造力倾向的因素,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发现,班级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至关重要,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教育者的重要功课。
[关键词]班级氛围;创造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0-0065-04
想使国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就必须坚决践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应树立有助于学习者基础创新力形成、创新水平跃升,促使学习者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设定的目标必须立足于素质教育这一基础。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实现了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凸显立德树人的核心宗旨。将关注的视角置于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构建理想的素质教育新模式,这是实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综合发展的新的终极目标。
一、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应然要求
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具体途径做了具体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当前国家最重要的教育要求,必须重视通过教育来优化国民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养成,教育应为国家长期稳定与繁荣提供最为合格的优秀人才。其中,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实践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通过系统性的创新教育,实现学习者创新能力的逐步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所拥有的创新潜力,让他们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可在脱离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创新成果;与此同时,让这些新产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检验,最终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有效促使社会经济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二、影响创造力倾向的因素
影响创造力倾向的因素包括哪些?从心理现象分析,有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主要体现在学习者所在的环境,内因侧重体现在个体自身角度。其中,4P观点提出,影响创造力倾向的因素主要是:创造性成果产生的过程(Process)、创造性产品和表现(Product)、创造性個体特征或人格(Person)、创造力产生所需要的环境(Place)。这一观点强调了影响创造力倾向的因素包含个体及环境两个方面[1]。在研究过程中,众多心理学家开始越来越关注环境因素对学习者创新力的作用,其中有Amabile所提出的创造性成分理论[2]、Urban与 Csikszentmihalyi一同建立的创造性系统模型[3-5]、Eysenek构建的创造性模型[6]及Steinberg和Lubart一同提出的创造性投资理论等[7-8]。另外,Jay和Perkins引入变量概念,将影响创造性形成的因素分为两类:实现与促进。基于研究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具备知识只是为创造力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环境因素才是最重要的促进因素[9]。
三、发展创造性的关键期
青春期被认为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逐渐强烈,他们的身心产生巨变,学生们会更为强烈地期待展示自己,想成为独立思考的成人。众所周知,自主性和独立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不仅是人格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关键期。但是在这一阶段,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缺陷,盲目自信及严重的自我意识会严重制约学生们的思维及想象延展,极易出现的情绪波动使得他们的意志力摇摆不定,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足。所以,选取班级氛围对初中生的创造性倾向的影响作为本研究的方向,具有非常关键的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能够有效帮助中学生科学发展创造性思维,助力中学生的生涯发展。
四、营造班级氛围,优化创造环境
班级氛围(class atmosphere),是班级成员共同的心理特质或心理倾向。班级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效果,因此,班级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营造班级氛围,也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在营造班级氛围中,不仅要排除各种不利因素,还要挖掘能培养和促进班集体创造性意识的有利因子。因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关系班集体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班级氛围。
(一)优化班级组织环境建设
这里所指的组织属于社会群体领域,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或需要而组建。从这个角度看,班集体属于组织,学生的发展深受班级环境的影响。罗杰斯认为,在班集体中,“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学生创造力的养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托兰斯等研究者则强调,在一个自由、民主及安全的集体环境中,学习者方能产生创造的意愿和行为[10]。所以,唯有沉浸在自由、放松、安全的班级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才会最大限度得到挖掘。
所谓的“安全”就是,不要对学生奇特的思维或想法进行打击或批判,让学生消除对此所产生的焦虑和顾虑,从而产生创造的欲望。所谓的“自由”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自由自在地想象,并给予展示的机会。
如何让班集体氛围中自由、安全两颗种子生根发芽,老师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老师要努力做到:第一,减少约束性的条条框框。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这种尊重下,学生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表现自己。如果约束过多,学生会有所拘束,感到紧张、焦虑,从而遏制学生创造力倾向的发展。第二,充足的信任。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创造力潜能,同时要给予展示的空间与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有条件展开独立思维并实施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信任会让学生倍感自信,愿意继续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第三,学会赏识。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和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因为无论什么形式的支持,都能激发学生创造性行为的欲望和激情,激发他们创造的动力和展现,从而更能促使创造力的形成。第四,回避批评。这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的一条重要原则,目的在于消除个体因害怕自己的想法被评判而产生的阻碍自由发挥的紧张。拒绝批评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这样更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
(二)培养创新性教师
要培养创造性学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创新性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造性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 研究表明,有较高创造性的教师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那些在创造性动机及好奇心项目的测验中成绩在中等以上的教师,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在三个月中有显著的提高;而那些成绩在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东洋也认为:“一个蕴藏着可贵的才华的青年,只是由于他落到了某些半瓶醋的教书匠之手,于是大大丧失了英才的光芒,结果以无名小卒告终。”
对创新性教师进行培养,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改进教师管理制度
教师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性教师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建立创造性组织管理制度,才能形成创造性的氛围,才能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培养。因此首先,学校要给老师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因为没有灵活机动,就谈不上创新。其次,轮岗制能让真正有创造力的教师发挥巨大作用。最后是完善评价机制,将创造性因素纳入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考核机制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营造创新环境。
2.制定创造性教师培训计划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以和教育教学一样,通过培训得到提升,所以,培养创新性教师的途径也可以通过系统、合理的培训制度来实现。但是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保证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第二,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学会运用创造性理论和方法;第三,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培养创造力倾向的学生需要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样,培养创新性教师也需要创新性环境,让创新的意识植入学习者的大脑。若缺乏创造的氛围,课堂就只能是想创新的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实现师生创造力的形成自然无从谈起。
(三)构建班级人际环境
在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之下,教师对学生所处的状况很难关注,学生只能成为应聲虫,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对等。课堂被教师绝对控制,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适应这一关系并只能顺从于教师。基于这些背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受阻,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宽容自然就存在难度,教师了解学生的机会和程度也会因此受限制。由此可见,必须撼动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重新架构新形势下的班级人际环境[11],让师生关系回到本真。
新形势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教师对学生增添宽容、理解,让课堂民主、平等,多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支持。切不能让教师因拥有固化的学科知识而让学生仰望,应该因教师的学识、真实与睿智让学生折服并愿意跟随;教师应成为学生不断成长与完善的引路人,主动激发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与创造行为;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极为简单却又平等的“我—你”关系,恰如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你与我时,彼此的交流才会变得顺畅。这一种关系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所在,一旦交流的双方不平等,则人类会萎缩;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关系下,彼此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与教师在对话中不再有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的身份,新的说法应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12]。
要构建利于学生创造力倾向发展的关系,应确定合适的榜样,学生在榜样的引领下,会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有心理学家提出,在和榜样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完善自我,靠拢榜样。朱可曼对1901到1972年期间在美国工作且获得诺贝尔奖的92名卓越人才进行系统研究,找出了这些创造能力最强的“最强大脑”成就自我的资料,研究后取得的成果说明:榜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造力的产生与发展,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实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就的。朱可曼发现在这92个人中,一半以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是已经获得诺贝尔奖者的研究生或是实验员,朱可曼将这一现象称为“社会近亲繁殖”,艾曼贝尔则认为,其实这一结果得益于师徒之间的相互选择[13]。西蒙顿则通过大量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对家族中不同代际之间人的发展做研究时发现,前两代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情况深刻影响后代。以上研究成果均充分说明,只要教师拥有了创造性倾向并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学生们的创造性意识与动机才会更顺畅地被激发。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和他们所处的年级关系尤为密切。从六年级升到初中一年级,个体进入一种崭新的环境,环境刺激也变得多样化,学生个体身心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在身体不断快速成长发育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呈现出非常剧烈的演变。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质的变化,独立意识也逐渐增强,更加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在情感上,他们表现得喜怒无常、多愁善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在思想上,他们不再愿意受到限制和约束。在主观意识上没有顾虑,做事果断,雷厉风行。但这一阶段的学生本身存在认知能力缺陷,他们在面对新情况时常常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更愿意挑战与冒险。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初中生的创造欲望最强,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远远高于聚合思维的发展。如果这个时期教师能把握时机,善于启发引导,根据孩子的不同人格特点,启迪他们对问题的新情景做探究,激励他们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这对于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培养极为关键。
参考文献
[1]师保国,申继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30-34.
[2]Amabile,T. M..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M].New York:Springer- Verlag.1983.
[3]Urban,K.K..Recent trends in creativity research and theory in Western Europe[J]. European Journal for high ability,1990,27 (1):99 -1l3.
[4]Csikszentmihalyi,M.. Society,culture,and person: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C].In R.J.Stemberg (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325 -339.
[5]Csikszentmihalyi,M.& Wolfe,R..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atia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C]. In Heller,K.A., Monk,F.J.,Sternberg,R.J.& Subotnik,R.F.(Ed.).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N Y :Elsevier.2000:81 -94.
[6]Eysenek,H.J..Creativity and personality[C].In Runeo.M.A.(Eds.)The creativity research handbook.Hampton Press,1997 :41 -66.
[7]Steinberg & Lubart. An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 and its development[J]. Human Development,1991,34:1 -31.
[8]Steinberg R J & Lubart T I.Investing in crea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2):677 -688.
[9]Jay,E.S.& Perkins,D. N..Problem finding:the search for mechanism[C].In Runeo M A.( Eds.) The creativity research handbook.Hampton Press,1997:257 -294.
[10]董奇.兒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 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12]田友谊.教育及解放——试析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学”[J].外国教育研究,2004(4):9-13.
[13][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著,方展画等编译.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连云港,222023)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