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究竟该做给孩子看还是成人看?

2019-08-02薛燕平

出版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真人动画电影动画片

薛燕平

真人电影捧红了黄晓明,他以后赚的每一分钱都与你无关,而动画电影捧红了米老鼠,它一辈子都会为你带来滚滚红利。

6月21日,《千与千寻》在距其首映18年后终于登上了中国的大银幕。一时间无数三四十岁的中国观众热血沸腾,一边高喊着“还宫崎骏爷爷一张电影票”一边走进影厅。上映首日,该片排片率高达30%,而之前的点映上座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

《千与千寻》不仅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还成为近70年来柏林国际电影节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的动画片。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我相信观众在观看充满了这样人生警句台词的电影时都不会把它当作一部针对低幼观众的儿童动画,恰恰相反,将其作为指引自己人生的灯塔的观众比比皆是。

和大多数中国成年观众一样,我也曾经坚定地认为:“给成人做的动画是艺术,而给孩子做的动画,是‘弱智的代名词。”直到有一天腾讯少儿频道的主编与我分享了一组数据,我的观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约2.2亿人,占全中国人口的16.6%。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14岁的人口约2.9亿,占总人口的22.89%。”这意味着全中国1/6到1/5的人口对动画有着刚性需求,换句话说,动画片做得再烂也有人看。而14岁以上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他们的娱乐方式可选择余地很大。他们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比中国动画好得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为什么要花钱进影院看国产动画电影?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低幼动画市场,一边是怎么‘哈着都不会买单的成人市场,中国动画人的确应该好好琢磨一下,究竟应该给谁做动画?”这话真是醍醐灌顶,瞬间把我从艺术家的清高拉回到地面,请允许我庸俗地说一句:“搞不搞艺术先不提,人得先吃饱饭吧?”

陈英杰的故事

作为前卡通先生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腾讯互娱内容与版权业务部总经理,十几年来最卖钱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几乎都能找到——陈英杰——这个名字。

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赛尔号》《洛克王国》这些国产动画票房的现象级作品外,他还是合拍动画电影的先行者。从《风云决》《麦兜响当当》到德国的《劳拉之星在中国》,他成为国内最有发言权的合拍动画片专家。陈英杰担任《风云决》发行总监,票房突破3000万,打破了《宝莲灯》长达十年的中国动画电影最高票房。他策划营运的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首轮票房7500万,成为合拍动画电影票房之王。而他投资、宣发的真人与动画结合的《我爱灰太狼》1、2两部系列电影票房合计也近1.3亿,以至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邀请他负责宣发经典重现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3D》,并使该片突破5000万票房大关。

我曾经采访过这位资深儿童影视作品运营人士:“陈总,有没有考虑过给成人做一部电影?”陈英杰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只给孩子做!因为孩子的忠诚度高。”

“此话怎讲?”

“《让子弹飞》这样的真人实拍电影上映三天后出现盗版了,对于该片是致命的打击。但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上映三天后出现盗版了,对票房的影响最多不会超过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其中原因牵扯到中国家长与孩子的观影习惯问题。中国家长带孩子进影院看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绝不是为了单纯的娱乐,而是还感情债。平时家长很忙、没时间陪孩子,于是跟孩子承诺‘你好好考,考双百,爸爸带你去看《喜羊羊》。”

“家长在家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喜羊羊》啊。买个正版盘,咱家的家庭影院系统也不比电影院的差。”我不解。

“不可以!因为中国的小朋友进影院看国产动画也不单纯是为了娱乐,而是一种社交活动。您有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看过《喜羊羊》?您不喜欢看,小孩可疯了一样爱看啊,他们能站着看完一部电影,全程手舞足蹈,而家长们早都睡得死去活来了。您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个影厅的孩子甚至都认识,都是一个学校的。这是孩子交流、嘚瑟、显摆的场合——既然别人的家长是带孩子进电影院看的《喜羊羊》,那我也要享受这种待遇,因此在家看不可以!再加上孩子还不太会上网寻找、下载盗版资源,因此低幼动画电影的版权保护做得也比较好。”

给孩子做动画其实挺高尚

前面说了一些“钱”的事,试图告诉大家给孩子做动画比给成年人做动画相对来说好生存。那么抛开赚钱不谈,其实给孩子做动画挺崇高的。请允许我讲两个故事。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吃饭,这朋友不是搞艺术的。他叫他女儿给我表演一下“特异功能”。这学龄前孩子背对着电脑,电脑里放着《机器猫》TV动画。她能提前于片子里所有角色把所有人的台词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其实这个“特异功能”并没有太令我震惊,因为很多孩子都能做到——多看几遍就行了。但是她爸爸说的一句话使我为之一振,“你以后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动画,因为你随便写的一句台词我们家孩子是拿来背的。”

我当时就楞在那了。我真的只是随便写了句台词,但是我真的眼睁睁看着他们家孩子倒背如流,那一瞬间巨大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另外一次,動画电影《我是狼》《洛克王国之圣龙骑士》《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的导演于胜军的一对外国夫妇朋友因为有事把他们学龄前的小孩临时寄存在他家,晚上来接。于是于胜军上幼儿园的女儿和那个外国小孩一起看《猫和老鼠》动画。

晚上那对外国夫妇来接孩子时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看《猫和老鼠》,非常惊讶与生气,问他怎么给孩子看这么少儿不宜的动画片?他当时都傻了,《猫和老鼠》要是少儿不宜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少儿不宜的动画片了吧?外国夫妇告诉于胜军《猫和老鼠》在国外属于限制级动画,因为有大量打斗、追逐、暴力等不适合学龄前儿童看的内容。那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这些搞动画的专业人士其实也不知道什么适合孩子看,什么不适合孩子看。

“我们在挣钱的时候不能泯灭良知。”——有了这样的理念,于胜军在创作低幼动画片《熊小米和他的朋友》时,有一个镜头是角色从很高的石头上跳下来却安然无恙。动画师问他,“万一小朋友看完去模仿,岂不是很危险?导演,改不改?”面对已经做完的镜头,于胜军斩钉截铁地说“改”。

很多人对国家针对动画制定的相关审查制度颇有微词,其实全世界给孩子看的东西审查都很严格,这是必须的。因此给孩子做动画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给成年人做动画难得多。我今年44岁,我要做一个44岁人的故事,太简单了,我就观察我自己就完了。如果我要做一个4岁孩子的故事,那是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世界,我要学习、了解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成片要叫4岁的孩子喜欢,44岁的人也能看。你说哪个难?

谈到《熊小米和他的朋友》的创作初衷,于胜军说:“就是想给我女儿做一部她能看的动画片。作为一个动画人,我给观众看的东西一定要敢让我女儿看。为了做好这个,我几乎把当当网上能买到的国外绘本都看了一遍。我亲自写剧本、画分镜。每一个故事我都要认真研究它的台词,我不会轻易找个编剧来做这个事,因为编剧来是为挣这份钱的。我和给《熊小米》做音乐的人聊,我首先问他有没有小孩,有了小孩,你做的东西愿不愿意让你的孩子聽。中国有多少动画人敢把自己的动画片让自己的孩子看?如果这点都做不到的话,你为什么要别人看呢?你骗骗大人也就算了,大人需要被骗,需要欺骗一下自己。但是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东西真的要非常谨慎,你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有人会问我,‘于胜军,你这么教孩子,将来他没法适应残酷的社会怎么办?我告诉你,任何一个孩子将来都会变坏,变坏是一定的,人之初性本恶,你不用教他。在变坏之前,我只想教他一件事,就是能不能有道德底线。人可以在商业上有些商道,盗亦有道,你可以有些商业的竞争和勾心斗角。但你要有底线,不要贪赃枉法,不要泯灭人性。”

“我说,6岁以下的孩子,他接受的教育就像我们练功夫的《易筋经》,是内功的修炼。你学《九阴真经》也好,学《吸星大法》也好,都是在《易筋经》的基础上,你才不会走火入魔。孩子要先去学会欣赏最阳光、最健康的小太阳,动画人要给他们这样的内容。”

真人电影界赏口饭吃

我相信很多人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过真人影视圈的“黑幕”与“潜规则”,曾经不止一个制片人告诉我“要想叫院线给你多排片,就要提着一箱一箱的金条和现金去公关,最次都是‘新马泰七日游”。那么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动画电影还能有一席之地吗?

这归功于多年来一个错误观念——动画只能给小孩看。

很多人一定都听你父母说过这样的话:“你都多大了,还看动画片?!你还长不长得大了?!你现在居然堕落到去学做动画?!”

我妈妈也是这么说我的,院线老板们当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因祸得福”的机会。电影院工作日晚上6点之前基本都是“垃圾时间”,成年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于是空着也是空着,那就给他们放动画片吧,能赚一个算一个。而这个成人观众的“观影垃圾时间”恰恰是低幼动画的最佳观影时间,没有家长半夜11点带孩子去看《喜羊羊》吧?低幼动画因其受众年龄段与真人电影完全不同、艺术质量的“弱智”而压根没被院线方以及真人电影同行视为竞争对手,于是我们在被“鄙视”中神奇地找到一条生存之道。

这个无奈的误会恰恰说明了低幼动画的优势所在,有朝一日中国动画真的和日本动画一样强大,每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一定有2~3部动画,那你就等着真人影视圈的老大“弄死”你吧,因为你影响人家赚钱了。

所以趁着动画压根没被重视,埋头苦干,深耕细作,把属于我们自己的特殊年龄段观众服务好。在无数外行都在呼吁做“全年龄段合家欢动画电影”的时候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做不了!全世界只有迪士尼能做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人家是用了近百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恰恰相反,我们现在应该细分观众,把每一个年龄段观众服务好,慢慢积累经验与口碑。如果非要不自量力地做合家欢式动画,最后的结果就是——“春晚”。春晚试图让所有人满意,结果所有人都在骂它。

所以,动画是做给孩子看的,当然也可以做给成人看,但是最终还是做给孩子看的。现在国内的低幼动画确实鱼龙混杂,烂片遍地,有的片子确实很弱智。但是咱们不弱智不就完了,咱们认真做不就完了?不能说低幼动画不好,只能说做低幼动画的人不行。我觉得相对于成人动画而言,低幼动画目前需求量大,门槛相对低,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较容易成功。

系列动画片《星游记》的导演刘北曾经说过:“现在中国的动画环境不错。你现在是一个新人,资历非常差,从学历、资历、从业的角度上都非常浅薄,但有人给你机会。为什么?因为缺人,因为这个环境不成熟,所以投资方需要尝试,也愿意尝试。他们愿意在新人的身上下注,希望能够抓住潜力,希望能合作。那什么叫环境不好?就是中国有了100个宫崎骏,那才叫环境不好呢,不仅不好,而且惨透了。因为你这辈子就熬吧,动画不缺人了!”

因此,请端正心态,放下所谓艺术家的臭架子,真正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心声。另外,低幼动画相对于真人影视的一大优势是——从小培养受众粘合度,一旦低幼观众认同了动画的角色与价值观,他们将是该IP一辈子的支持者。真人电影捧红了黄晓明,他以后赚的每一分钱都与你无关,而动画电影捧红了米老鼠,它一辈子都会为你带来滚滚红利。

猜你喜欢

真人动画电影动画片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推荐一部动画片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