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2019-08-02王继明
王继明
大豆种植中,产量形成过程有很大的能耗,物质转换率不高,营养与生殖生长对同化产物有很强的竞争,消耗的固氮量大,复杂库源关系与株型特点,导致大豆光能使用效率比较低。套作环境下,大豆作物的开花结荚,层层叶片遮阴,群体下部阳光不充分,光合效率比较低,叶片变黄使得花荚脱落亦或是产生批荚。所以,合理设置种植密度,利于为植株个体优化配置环境因子,实现高产目标。
1、种植方法
在本实验项目中,作物宽窄行距均为0.2m的倍数,以此便于更好的进行生产应用。利用裂区进行实验设计,包含5种处理方法即A、B、C、D、E,这些处理方法各重复3次,且种植密度为18.75万株/hm2。随机进行主处理排列,根据顺序对副处理进行排列,其中主处理行距分别为:A处理方法:0.2m行距,行距相等,株距为0.266米;B处理方法:处理行距为0.4m,行距相等,株距为0.133米;C处理方法,处理行距为0.4:0.2米,行距为宽窄行,株距为0.18米;D处理方法,处理行距为0.6:0.4米,行距为宽窄行,且株距为0.11米;E处理方法,处理行距为0.8:0.4米,行距为宽窄行,且株距为0.09米。其中A、B主处理方式中,副处理为7行区,其其余3种处理方法副处理都为4行区,6米行长。而前两种为5行计产,其余属于全部测产,5种处理方法计产面积分别为:6m2/区、12m2/区、7.2m2/区、12m2/区以及14.4m2/区。作物收获前,在一二重复小区间行,连续进行10株考种。
2、管理措施
大豆种植中,宽窄行种植能有效改善后期种植区域通风环境与透光条件,以此为田间管理提供方便,从上到下,大豆植株始终保持良好光照,促进群体光合面与个体发育充分融合,提高群体产量。C、A与E处理区,其中C处理区其产量比较高,随着行距的扩大与株距的减小,单株生产能力也逐步降低,因而实际生产中不适用于超过0.8米的宽行种植。在0.2米等行距密度种植中,适宜种植中黄13号,这与植株高低与大小密切相关。根据不同植株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这几种品种在宽行0.4与窄行0.2米种植密度中,分枝荚数与总荚数醉倒且百粒最大。
一定种植密度中,适宜的株航就是对大豆群体分布进行合理调整的重要措施。由上述试验可以判断,宽窄行种植边行优势效应突出,因而通风透光性好,降低了个体根系与叶片间的竞争,增加了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明显提高。这与相关学者提出的对大豆种植间距进行合理调整,进行宽窄行栽种,可加快光合速度,提高百粒重,与产量提高研究结果相同。
大豆群体合理结构,對大豆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理选用种植密度,是调节群体结构的重要方法。所以,基于大豆群体光合速度与叶绿素动态变化情况,对大豆作物光合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籽粒库与光合源间的关系,以此保障大豆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研究过程中,种植密度不同环境下,大豆豆系有不同的速度与蒸腾速率,其中尤以密度处理最为突出。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密度处理方法不同,随着生育进程的深入,各生育阶段作物叶绿素含量日益增加,达到最大结荚与鼓粒。高密度处理环境下,叶绿素有较高的含量。其次,中低密度处理中,大豆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取决于种植密度。相关研究发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长,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这符合试验结果,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生长总量密切相关,高密度处理中,单位土体面积有较大的植株个体,对增加干物质积累量非常有利。
另外,大豆植株传统田间配置方式与籽粒产量之间的试验研究比较多,因而获得了不同的结论。本试验中田间配置不同,行距缩小随之产量也减小,相同密度环境下,改变植株田间配置方法,有的作物增产明显,有的效果比较低,对田间配置方法进行简单的改变,不改变单株所占营养面积,性状改变使得增产效果不突出。但对于大豆而言,全株多节位开花与结荚潜力是其结实主要特点,叶片平展作物,群体中下部光照不充分,改变行距,改善冠层中下部光照,以此提高种植产量。
综上所述,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有不同的影响。大豆作物种植中,密度适宜对其群体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从根本上提高最终种植产量。大豆醉舞自身调节能力强,有着宽泛的种植密度,且群体密度变化不大,不会直接影响到作物产量潜力的显现与发挥。密度范围直接关乎到群体个体密度调节,即营养面积一定情况下,大豆生长具有的发育可塑性。密度较小时,可进行封垄;密度较大时,不会出现倒伏。由本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会相应的增加,密度增加到闭值情况下,产量反而会下降。
(作者单位:155801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一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