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9-08-02夏俊东张丽梅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塞通丁苯缺血性

夏俊东 张丽梅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损伤,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有眩晕、黑矇、肢体麻木等症状,该病致残率较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病人死亡。现阶段,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很多,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血塞通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丁苯酞有助于保护损伤血管,清除氧自由基,两者都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药物[1-2]。但血塞通与丁苯酞两者联合使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2种药物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分析其对病人血清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PARK7)、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趋化因子(CXCL)12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 22例,年龄 60~78岁,平均(65.3±4.8)岁;对照组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 60~79 岁,平均(64.9±4.6)岁。 纳入标准[3]: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会议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无其他并发症。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有血塞通、丁苯酞药物过敏史者;缺少自知能力的精神疾病病人;腔内斑块导致血流阻塞者。2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2组病人均接受控制血糖、降低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H20100041)100 mL,静脉滴注,2 次/d,2 次用药间隔大于6 h。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Z44023082)25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学指标:于清晨7点采集病人的肘静脉血5 mL置于无菌抗凝管中,离心后放置于-80℃冰箱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前后PARK7、GFAP、CXCL12 和sVCAM-1的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按相应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2 神经功能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病人神经功能改善情况[4]。NIHSS评分总分为45分,评估项目包括意识水平、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等,按照表格记录病人的实际情况。

1.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总分100分,评估项目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等,BI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1.3.4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PARK7、GFAP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PARK7、GF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CXCL12、sVCAM-1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CXCL12、sV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PARK7、GFAP水平比较(¯x±s)

表2 2组治疗前后CXCL12、sVCAM-1水平比较(¯x±s,ng/mL)

2.3 2组治疗前后NIHSS及B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2组治疗前后NIHSS及BI评分比较(¯x±s,分)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世界排名第一导致成年人死亡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无数病人及其家属带来沉重负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较为复杂,其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两者皆可导致脑血管管腔狭窄,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人群不断扩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药物治疗可以抑制脑缺血的进展,减轻对脑部损伤组织的损害,在内科脑卒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血栓通的有效成分有三七总皂苷、丹参、黄芪等药物,其中三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前卫蛋白溶解酶活性,疏通阻塞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6-7]。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黄芪有助于改善气血。血栓通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舒张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阻断钙离子通道,加快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脑部存在缺血半暗带,若能够及时治疗缺血区的神经元细胞,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丁苯酞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其有效成分是消旋体1-3正丁基苯酚,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不发生凋亡,改善缺血期呼吸链复合酶的功能,改善脑水肿[8-9]。丁苯酞还能够穿越血脑屏障,增强脑卒中病人脑组织缺血缺氧区线粒体ATP酶的功能。

检测血清中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PARK7的水平能够反映脑部氧化应激反应状态,PARK7不仅能够抗氧化应激反应,还具有蛋白水解酶功能,可以保护脑神经细胞[10]。研究表明,PARK7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过程,在缺血再灌注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1]。神经组织受损后,体内PARK7含量会大量增加。星型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脑内微环境,为神经细胞提供必要的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GFAP是胶质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可以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因子,调节脑内微环境,GFAP的水平可以反映神经细胞的恢复情况。GFAP与星型胶质细胞骨架的构建有一定的联系,是星型胶质细胞活化的标记物。GFAP的水平可以反映卒中病人的梗死情况,有助于对病人的预后做出判断。脑卒中发生后,CXCL12表达上调,诱导炎性因子聚集,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调控造血祖细胞,促进缺血组织血管再生[1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主要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表面,从细胞表面脱落后成为sVCAM-1,可以介导白细胞黏附与滚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观察组病人血清PARK7、GFAP、CXCL12和 sVCAM-1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塞通与丁苯酞联用后可以显著清除氧自由基,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从而使血清中PARK7、sVCAM-1、CXCL12水平降低。 2种药物联用后,病人损伤组织恢复加快,脑内微环境得到改善,因此血清中GFAP水平降低。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2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与胡建荣等[14]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共2例病人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病人发生恶心,1例病人发生腹部不适;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共3例病人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病人发生恶心,2例病人发生腹部不适。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正常治疗,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PARK7、GFAP、CXCL12和sVCAM-1的水平,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血塞通丁苯缺血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