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生猪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8-02蒋晓波刘开利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文│蒋晓波 刘开利(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王斌(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辖区面积2849平方千米,区内人口54万多,农业人口占40.98万,辖20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88个行政村,是汉中市农业大区,百万头生猪调出大县和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畜禽养殖户达9万多户,畜牧业生产在农业占比较高。
1.生猪生产基本稳定。生猪产业是南郑区畜牧业支柱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南郑区生猪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区出栏生猪28.97万头,存栏22.0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2万头,全区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195个,生猪养殖基本稳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2.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稳步提高。畜牧兽医业务技术部门,通过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积极开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使南郑区生猪标准化养殖生产整体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生猪产业项目在南郑区的实施,逐步完善了规模猪场的基础设施、改善防疫条件、规范生产行为、推广先进技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2018年,全区共有23家生猪规模养殖场通过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其中省级7家、市级9家、区级7家。
3.生猪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2018年,按照全面摸底、重点治理、疏堵并举、分步实施要求,分年度逐场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和分类整治,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区生猪规模养殖场中,在禁养区12户生猪养殖户已全部关闭,适养区69户生猪规模养殖场整改合格,适养区126户养猪专业户全部整改合格,生猪规模养殖场和规模以下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3%、88.34%。
4.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规范。南郑区按照人口分布和产业发展特点结合动物防疫检疫要求,分别在汉山、青树、新集、大河坎和牟家坝等镇修建了5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面推进生猪定点屠宰,5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部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推进屠宰场(点)标准化升级改造,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17名官方兽医常年24小时驻场,严把屠宰检疫关,强化屠宰执法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屠宰行为,形成了布局合理、方便群众、质量安全的生猪屠宰产业体系。
5.生猪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保障有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产品质量,构建较为完善的区、镇、村三级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实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散养户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补针的动物防疫模式,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到100%。常年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分析汇总相关数据,向规模养殖场户发布疫病预警信息,指导规模养殖场有针对性地开展疫病防治。落实规模养殖场包联兽医责任制和巡查监管机制,制定了畜禽养殖场生产养殖档案,与养殖场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落实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了区域内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南郑区委、区政府把生猪产业确立为畜牧业主导产业以来,政府各级部门专门制定各项措施,通过争取生猪大县建设项目资金、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发动群众自筹资金、积极联系各级金融部门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低效益的行业,特别是生猪产业成本投入较大,资金不足依然困扰着生猪产业发展。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随着生猪养殖数量的增加,各种疫病风险随时发生,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规模养殖场的老板一般都不懂生猪养殖专业,专业技术人员奇缺,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愿意从事饲料厂或兽药厂营销工作,不愿意到猪场打工,生产一线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另外南郑区镇村综合改革后基层兽医站被撤销,人员归并各镇,归并到镇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不但要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产地检疫和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正常开展,还肩负着镇上精准扶贫、农业综合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加之村级防疫员队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逐渐老化、工资待遇偏低,致使镇、村畜牧技术服务水平、疫病防控能力跟不上产业规模扩张步伐,直接影响到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3.产业链条延伸不长。目前,全区生猪产业虽然在规模上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南郑区境内甚至邻县没有一家知名生猪肉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基本以出售活猪为主,导致产品增值空间不大。没有规模较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冷储企业,养殖场户收益完全受市场控制,没有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在市场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猪贱伤农”的情况时有发生且难以避免。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标准化建设,规避养殖场环保风险。对新建养猪场严格把关,从选址、环评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高标准建设。对现有养猪场进行环境和养殖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通过宣讲政策和项目支持提高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2.多渠道协调资金,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生猪养殖是一个高成本行业,目前南郑区生猪产业还不成熟,项目资金杯水车薪,群众自有资金不足,金融行业投资积极性不高,生猪生产“没钱养”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一是要继续寻求各级政府支持,利用各级政府对生猪养殖高度重视的有利形势,向上争取资金扶持;二是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引导提高群众养殖积极性,帮助群众想方设法拓宽资金自筹渠道,加大自筹力度。
3.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养殖户疾病防控意识,切实提高生猪养殖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是扎实开展养殖场户疫病防控、临床诊断、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总结推广适合南郑区实际的生猪生物安全防护、清洗消毒等实用技术,特别加大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疫病防控能力;二是严把引种关,规范引种程序,加大区域内生猪良种推广力度,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
4.搞好配套服务,最大限度规避各类风险。一是按照“巩固区级、完善镇级、健全村级”的原则,重点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从工资待遇、青年人才吸纳、专业技术培训着手,使三级防疫体系真正成为生猪产业安全发展的坚实屏障;二是定期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大对乡镇官方兽医(包片兽医)与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力度,熟悉和掌握动物防疫、疫病诊断、疫情观察等专业技能,提高疫情快速处置与防控应对能力。
5.争取各级支持,扩大养猪保险补贴。将母猪、种公猪和仔猪都纳入保险范围,为生猪养殖拴上“保险绳”,降低养殖场户的风险,有效解决生猪养殖“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现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知名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和屠宰企业入驻南郑区,延伸生猪产业链,既可增加附加值,又为南郑区生猪产业发挥“蓄水池”和“减压阀”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