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2019-08-02黄文昌吴成林周永碧
黄文昌,吴成林,周永碧
(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30)
选择适宜的移栽方式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基础条件之一[1]。近几年,以贵州铜仁、松桃等地为代表的各烟区,对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践[2~6]。该技术在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提高烟叶产质量、降本提效等方面有良好成效,各地也相继引进并开展了井窖式小苗移栽本地优化技术研究[7~11]。
恩施是湖北烟叶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白肋烟主产区,其海拔800~1000 m地区属于传统优质白肋烟生产区域。虽然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在恩施烤烟产区开展了本地优化技术研究并进行了推广实践,但适宜白肋烟移栽方式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以期得出在传统优质白肋烟生产区域中最适宜的移栽方式,为白肋烟科学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6年在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晾晒烟试验基地(恩施)进行。当地海拔850 m,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棕色壤质土,肥力均衡,前茬绿肥。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为速效钾142.00 mg/kg,碱解氮130.52 mg/kg,有效磷 26.28 mg/kg,有机质 30 g/kg,pH 7.13。
1.2 试验设计
按移栽方式分为4个处理:T1.膜下大塘小苗移栽,移栽时间4月27日,苗龄50 d,烟苗4叶1心,苗高7~9 cm,4月30日破膜;T2.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移栽时间4月27日,苗龄50 d,烟苗4叶1心,苗高7~9 cm,5月5日破膜;T3.井窖式小苗移栽,移栽时间4月27日,苗龄50 d,烟苗4叶1心,苗高7~9 cm;CK.井窖式壮苗移栽,移栽时间5月4日,苗龄57 d,烟苗5叶1心,苗高12~14 cm。种植品种为鄂烟1号。纯氮用量为240 kg/hm2,N∶P2O5∶K2O=1∶1∶2。其中 70%氮、钾肥及全部磷肥做基肥,余下的氮、钾肥于移栽后25 d打孔穴施并淋水封口。肥料种类为烟草专用复合肥(N∶P2O5∶K2O=8∶12∶24)、硝胺磷(N∶P2O5=30∶4)、硝酸钾(N∶K2O=14∶44)、过磷酸钙(P2O5=12)。行株距120 cm×50 cm,每个小区种植80株。3次重复。
采用大棚直播漂浮育苗。3月9日播种,3月22日出苗,4月13日施底肥,按试验方案移栽,6月6日揭膜、中耕除草、培土,7月6日初花末期打顶,结合抹杈并施用止芽素,清除底脚叶,上部叶成熟时一次性斩株晾制[8]。大田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无病虫害发生。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温度记载。包括地温、井窖内气温及气温记载。地温为垄面至垄体内15 cm处温度,井窖内气温为井窖内离垄面10 cm处温度,气温为地面100 cm处温度。一天记录 3次,分别为 10∶00、14∶00及 18∶00点,取平均值。
(2)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测定。农艺性状依据《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进行测定,经济性状依据《GB/T 8966-2005白肋烟分级方法》进行测定。
(3)化学成分含量及评吸质量评价。按小区取中部第9~13叶位的中部浅红棕三级烟叶,每份样品重量1.75 kg左右。采用流动分析仪测定烟叶总植物碱、总糖、氯、总氮含量,钾含量测定用火焰光度法。评吸样品由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依据《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进行评吸鉴定,赋予风格程度、香气量、浓度、杂气、劲头、刺激性、余味等指标分值,对工业可用性、质量档次等指标进行评价。
1.4 数据分析
用Excel2007和DPSv7.0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移栽方式地温、井窖内气温变化
白肋烟移栽后地温、气温变化如表1。从表1可见,T1和T2处理地温无明显差异,井窖内温度T1较T2高4.2℃;T3地温较T1、T2高1.2℃,井窖内温度与T2相近;CK在烟苗移栽前,地温与井窖内温度基本均低于其它处理,移栽后,与其它处理之间的温差有缩小的趋势。综合来看,在该试点4月下旬平均地温达到21℃以上,覆膜后的T1处理在晴天时井窖内气温在35℃以上,这表明覆膜后大塘比井窖保温效果更好,烟苗在晴天更易受高温影响,T2与T3处理的地温、井窖内气温差异不大,且整体温度在烟叶生长适宜区间。
2.2 不同移栽方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见,各处理现蕾株高以T2最高,为181.7 cm,其它处理依次为 T1、T3、CK;各处理打顶株高以CK最高,为138.1 cm,其它处理依次为T2、T3、T1;节距以 T2最大;茎围以 T3较粗;着生总叶数以T3最多,其它处理依次为 CK、T2、T1;有效叶数与着生总叶数表现一致;下部叶叶面积以T3最大;中部叶叶面积以T3最大;上部叶叶面积以CK最大,其它处理依次为T3、T2、T1。
除CK随着移栽推迟7 d,各生育期都相应延迟7 d外,各处理生育进程无明显差异,田间长势较一致,团棵及现蕾长势强,大田生育期均为87 d。
表1 不同移栽方式的地温、井窖内气温比较 ℃Table 1 Com parison on ground tem perature and tem perature in well cellar of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 methods
表2 不同移栽方式烟株农艺性状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n agronom 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methods
2.3 不同移栽方式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烟叶经济性状中,产量以CK最高,为1739.4 kg/hm2,各处理依次为CK>T3>T2>T1,处理间差异较小;产值以T3最高,为31 891.2元/hm2,各处理依次为T3>CK>T2>T1,处理间差异较小;除对照均价略低外,其它处理均价基本一致,为18.4元/kg;上等烟率以T3最高,T1最低,各处理依次为T3>T2>CK>T1;上中等烟率以T2最高,各处理依次为T2>T3>CK>T1,各处理间差异小。各处理综合经济性状表现为:T3>T2>CK>T1,但处理间总体差异较小(表3)。
表3 不同移栽方式烟叶经济性状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n econom 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methods
2.4 不同移栽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2.4.1 不同移栽方式中部烟叶感官评吸比较
不同移栽方式中部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差异较明显(表4)。感官评吸质量评分依次为T3>T1>T2>CK,其中T3香气特征较显著,香气质中等+,香气量中等+,杂气较少,浓度较大,微有刺激性,余味较干净舒适-,劲头中等—较大,燃烧性中等;T1香气特征较显著,香气质中等+,香气量中等+,杂气较少,浓度较大,微有刺激性,余味尚干净舒适,劲头中等—较大,燃烧性中等;T2香气特征有,香气质中等+,香气量中等,杂气较少,浓度较大,有刺激性,余味尚干净舒适,劲头中等—较大,燃烧性中等;CK香气特征有,香气质中等,香气量中等,杂气有,浓度较大,有刺激性,余味尚干净舒适,劲头中等—较大,燃烧性中等。
表4 不同移栽方式中部烟叶感官评吸结果Table 4 Comparison on sensory smoking quality of different transp lantingmethods
2.4.2 不同移栽方式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T2、T3上中部叶钾含量较高,T1上、中部叶烟碱较高,T3、CK中部叶烟碱偏高。各处理总氮、氯离子、总糖含量较适宜,氮碱比适宜,协调性较好(表5)。综合而言,T2、T3烟叶各项化学成分含量更协调,更接近优质烟叶适宜范围。
表5 不同移栽方式烟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Table 5 Comparison on chem ical com position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methods
2.4.3 不同移栽方式对中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各处理在中部烟叶成熟度、颜色、身份、叶片结构、叶面上无差异。在光泽和颜色强度上有差异,T3光泽明亮,T1、T2亮 +,CK亮;T1、T2、T3颜色强度为浓,CK中+。外观质量综合表现为T3>T2=T1>CK(表6)。
表6 不同移栽方式中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结果Table 6 Comparison on appearance quality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methods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分析比较了膜下大塘小苗移栽(T1)、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T2)、井窖式小苗移栽(T3)、井窖式壮苗移栽(CK)等4种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烟株生长、烟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官评吸质量T3较优,其次是T1,再次为T2,CK较差;外观质量T3较好,其次为T1和T2;综合经济性状不同移栽方式相当,T3稍优,其次为T2和CK,T1稍差;几种移栽方式烟株生长发育较一致。因此,在该海拔条件下,4月下旬地温及气温已适合烟叶生长,可采用苗龄4叶1心烟苗进行井窖式小苗移栽。
不同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还苗期(扩膜前)的地温、井窖内气温以及晾制期间的温湿度。膜下大塘小苗移栽由于地膜为白色膜且透光面积大,移栽后塘内温差变化大,尤其是晴天14∶00,在移栽后第三天高达42℃,导致烟叶迅速失水萎蔫,不利于烟苗还活生长。温度记录结果显示,该试点在4月下旬地温已适宜烟叶生长,可选择井窖式小苗移栽,且不需要盖膜。
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地温和井窖内气温在破膜前都较井窖式小苗移栽低,其原因在于井窖孔径较小,透光少,覆膜导致井窖内空气与外界不流通。
向必坤等[4]研究显示,在恩施低海拔烟区(海拔650 m)4月25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冯强等[9]研究表明,井窖式移栽烟苗以4叶1心最佳。膜下大塘小苗移栽、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和井窖式小苗移栽较井窖式壮苗移栽提前7 d,整个大田生育进程均同步提前,避开了调制后期低温高湿气候[10],烟叶外观质量均优于井窖式壮苗移栽。因此在烟苗能够移栽还活的前提下,缩短苗龄实行小苗移栽更利于成熟采收调制时烟叶品质的提升[12~15]。
本研究对比了几种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在恩施白肋烟产区海拔850 m的生态条件下,烟苗4叶1心于4月下旬采用井窖式移栽方式更适合优质白肋烟的生产。而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壮苗移栽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烟叶生产区域的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