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
2019-08-01王艳
王艳
高中英语教学往往重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很多学生只有较大的词汇量,却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或者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在做阅读理解等题目时,很难把握好出题人的意图,不能进行正确推理。图式理论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1. 图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早于1804年德国的一位哲学家提出图式这一概念,在他看来,人们在接受一个新鲜事物的过程当中,必然是将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有效内容与该事物进行结合后,才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才使这个新鲜事物有意义。图示理论的概念就是人们所形成或者是储存的知识内容都是由一个个小的单元体所组成的,而图示就是这一个个的单元体,他着重强调了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对这种新事物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将图式理论放在高中英语阅读当中,包括有:内容图式、语言图式以及形式图式。顾名思义,内容图式就是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语言图式就是读者已经存在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而形式图式就是该篇文章中所包括的手法、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2.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的结合
图式理论指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文字或者语句都是没有含义的,只有传入读者的意识当中并且指导读者去根据已形成的图式来进行理解后,才能够形成一定的概念或者知识体系。而英语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首先是文章中的内容输入到读者的脑中,其次是读者将储存在自己认知中的图式调动出来,这样才能够领会文章所指出的含义,否则就不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学生能否理解正确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是否成功激活了与文章相关联的图式或者是否存在该种图式。
3. 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3.1 扩大阅读方向,丰富图式形式
在近些年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阅读形式或者材料上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反映对所读材料不感兴趣。鉴于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当中,应该注重英语阅读材料的选取。在当下,教师可以在学生所能够接受的学习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选取特点鲜明、丰富有趣的英语阅读材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反映中外文化或者其他方面的书籍,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图式集合。结合教材中每单元所教授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展开讲述,比如在讲到美国总统华盛顿的相关情况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扩展,介绍华盛顿的出身背景、功绩以及历届美国总统的人选等。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图式更加丰富,在看到不同的文章时,就能够及时激活已经储存的图式,使阅读更加顺利通畅。
3.2 采取有效方式,激活已有圖式
阅读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脑海中的图式是否被激活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采取多样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成功激活已经储存的图式,进而成功完成阅读理解和推理。例如,教师应该以一个学生都熟知的事物为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成功激活图式。以“architecture”为例,当提出这个单词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与“建筑”这个图式关联起来,进而与“商场、办公楼、公寓、教学楼”等概念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还应该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来激活,比如采用图片、视频激活的方式或者讨论激活、背景激活等方式,让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帮助其顺利进行深层次的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选取激活方式时还应该维持好教学秩序,在创新拓展的同时还应该与文章内容相结合。
3.3 培养思维导势,指导运用图式
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运用图式进行理解和推理,在阅读后,教师也同样帮助学生利用图式理论进行讨论、改写或写作等活动。其中值得引起教师重视的一点就是,很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读后活动,或者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学生会忽略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此教师应该帮助和指导他们,通过已经学习的文章和已经形成的图式进行读后活动。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讨论,总结本篇阅读当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内容,找到文章所采用的结构也就是形式图式,分析写作的逻辑思维,这样等学生再次遇到与此格式相同的文本时就知道该如何下手,能找到文章的重点并进行分析、推理。
总而言之,利用图式理论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通过以上所提到的方法激发学生已存在的各种图式,让他们发散思维、扩充语言图式,在英语阅读中运用图式进行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