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9-08-01韩笑陈曦王飞雪
韩笑 陈曦 王飞雪
摘 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挑战入手,系统分析了构建以学分为导向、以活动为鼓舞、重能力培养、育全面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为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推进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型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策略
伴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从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到“互联网+教育”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育体系,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应用型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时代重任。
一、“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授、熏陶、实践,使之内化为个体的学识、气度和修养的教育。它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形态,强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熏染,其核心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的人”的培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民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然而,尽管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部分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依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依然严峻,“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与缺失尤为突出。
1. “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主体多以自然科学为主,学生长期处于人文教学的空白区,加之长期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人文素质教育大多浮于表面,课程资源碎片化、学习状态随机化、教师地位边缘化的教育现状,使应用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规范的体系化教学机制。面对信息化教育的时代潮流,应用型高校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探索课程改革途径,实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时代挑战。
2. 课程模式的新挑战
随着信息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网络化时代丰富便捷的知识渠道,为什么依然需要老师?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又将如何融合?种种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敦促我们正视现实、转变理念、积极应对,探索一条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改革之路。
3.教学对象的新挑战
21世纪的学生,是一群生活在信息前沿的网络化青年,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面对爆炸式的信息供给,他们观念新、能力强、视角敏锐、反应迅速,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展延伸,如今的大学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在为当代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如一把双刃剑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前,无论大学课堂还是业余生活中,微信、微博、天猫、淘宝等网络平台都占据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催生的“低头族”、“剁手党”更是随处可见,不良网络信息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当代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尤为明显。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的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平台优势,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
二、 “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199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时至今日,各高校依然在探索如何构建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究其原因,人文素质教育并非是某个学科的单科教学,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建立在课程载体基础上,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拓展,以师资建设为支撑、以评价机制为保障的多领域综合性教育体系。
1.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首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当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就业率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高校普遍更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作为综合素养“软实力”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以通识课、公选课的方式呈现,形成人文素质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不应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熟练程度,更应加强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从观念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探索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
其次,坚持科学系统性原则,构建多学科支撑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是结合了多学科、宽领域的综合性系统体系。由于当前应用型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多以“教师开课”、“学生选课”的方式开展,学生选课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知识结构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因此,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科学系统的原则,建立多学科交融支撑的课程布局,构建以文化素质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为横向框架与多学科课程库为纵向支撑的课程体系。
再次,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双刃剑,优质资源渠道必须加以利用,学生沉迷其中亦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从教学对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渠道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和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引入慕课、微课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课堂宝”等课程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探索适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方法,推进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2. 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当前,应用型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集中于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两种形式,由于應用型高校的学生人文基础较为薄弱,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通常仅集中于少数同学,活动参与度不高,未达到覆盖校园的文化功能,其形式范围均有待拓展。当前,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寻找创新点,结合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软件开发等形式拓宽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拓展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时代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多元化校园文化体系。
3. 师资队伍体系
受学校专业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应用型高校从事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教师普遍比较缺乏,专任教师则更少,难以满足素质教育覆盖全校培育的基础性要求。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的逐年扩招,高校师资引进也多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比较优秀,但在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方面还不够成熟。因而,应用型高校不仅缺乏师资,更缺乏大师级优质资源讲授人文课程,难以打造高质量的人文素质课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和保障,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更要重视教师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化建设。网络时代便捷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方式,为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网络化教学的迅速发展,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以名校、名师、名课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带来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弥补了应用型高校优质课程匮乏的困境,也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专任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补充、网络名师共享资源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4.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人文教育评价体系是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形成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效能的重要保障。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分考核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育、贵在养成,评价方式应结合培育活动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两大构建途径,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课程考评方式,同时辅以能力测评和量化考核,综合评定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环节的素质教育活动的表现,给予公正客观创新的系统评价。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促进教育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用型高校如何在“互联网+”的视域下,推进以学分为导向、以活动为鼓舞,重能力培养、育全面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让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甲成,陈宝松.非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2]赵敏,贾德芳,秦广久.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6-06-09(14).
[4]阎惠英.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注:本文系2017年度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及推进策略研究》的结项论文,项目编号JG2017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