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格里拉”之名与实

2019-08-01王燕

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希尔顿殖民香格里拉

王燕

摘 要:《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并于1933年出版的小说,该小说于1937年被拍摄为同名电影。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它的流通都与“文化资本”这一关键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旨在透过文本内部创作,关注到“香格里拉”内部隐秘的行政管理机制折射出的殖民和征服,剖析“香格里拉”外部复杂的权力运作,给读者的无意识敲响警钟。

关键词:香格里拉;文化资本;权力;流通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00—1954)创作并于1933年出版的小说。该作品以冒险、科幻为标签,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名西方旅客意外来到坐落在群山之中的香格里拉秘境。被命运捆绑在一起的四人,在香格里拉遭遇了种种离奇事件。该书的发表,在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残、阴霾笼罩的欧洲,掀起了热潮。欧洲人渴望来到书中描写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并由此引来了许多慕名来中国找寻“香格里拉”的探险者。

国内学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致力于作品中“乌托邦式的秘境”的书写。二十一世纪以后,出现了“东方主义”“他者”的不同视角的研究。直至近两年,有学者从“后殖民”的角度去看待这部作品中屡屡出现却一直被中国读者忽视的殖民现象。比如,2017年发表的《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消失的地平线>浅析》一文,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消失的地平线》中所瞄述的香格里拉仅仅是西方殖民者眼中的天堂,而并非东方人民独立自主的美好家园。”[1]本文在已有的关于后殖民的研究基础上,找寻到希尔顿笔下的月亮谷“香格里拉”的内部行政管理机制与现实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之间,连接着一条文化资本流通的脉络。

一、“香格里拉”内部隐秘的管理机制

“文化资本——该词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借助布迪厄的思想,我们进入‘作为资本的文化这一新领域,重新理解被传统神圣化、经典化的文化,并透视文化隐秘的利益逻辑,探查文化所包含的复杂的权力运作。”[2]走出被神化的“香格里拉”, 把视线聚焦到“香格里拉”运行机制最核心的政治领域,不难发现,它的行政管理体系运作与中国古典哲学《道德经》中“大治”的智慧是如此接近。透过西方领导者看似示范性的高雅行为和实施的弹性制度,“香格里拉”隐秘的利益逻辑和复杂的权力运作也被揭开。

活佛用“弹性的独裁统治……仁慈的方式近乎应付的管理”,“示范高雅的举止和得体的行为原则,使他们知道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3]《道德经》中提到:“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5]。从文本的对照可以看出,“香格里拉”的管理机制是西方领导者用中国人熟悉的哲学思想来掩盖其殖民目的,并为其殖民行为披上了一层“文明”和“道德教化”的外衣,这样的殖民是隐性的、愚民的。在这一套行政体系指导下,西方领导者以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表现出来的形式,作为自己的文化资本去影响藏区人民,使他们从事苦力劳动,“伺候”西方人,使他们身体强健却丧失反抗意识,脑袋空空又不敢有所作为,使他们无知亦无欲。

康威对罗珍的情感选择也暗示着西方的征服。 康威是一个来自西方的精英代表。他冷静、理智、懂音乐、绘画等艺术,同时会多种语言。他爱情的女主角必定不平凡,但是当希尔顿把他的爱情归属到罗珍身上,作者看似克制的西方优越感还是渗透了出来。罗珍是中西合璧的“完美”女性代表,懂西方经典音乐,是香格里拉最完美的体现和最有吸引力的代表。同样的,她更是西方领导者权力操控下被物化的棋子。康威爱上的女性并不是独立自主极具东方特色的女性,而是在他骨子里的征服欲和优越感的驱使下索做出的情感选择。

除此,在一个毫无民主可言的社会体制里,“如果确定了是非并拿出来公布,老百姓就会给吓坏的”[6]。领导人的更替并非选举,也非选贤,是由活佛直接任命,而这一任命依旧是以西方人为权威标杆的精英主义。领导者通过鼓吹自己的神性、超凡脱俗来愚弄民众。“文化的核心角色,在于它能让统治秩序获得合法化和正当化。文化通过潜移默化,塑造无反思、潜意识的心智图式,进而将客观条件、社会划分加诸于广大行动者,生产和再生产相应的界限感、位置感,从而使行动者自觉自愿地依照被塑造的心智图式作出反應。”[7]“香格里拉”就是在以西方的文化资本为权威和经典的示范引导下运作的殖民地,它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用完美乌托邦的糖衣,包裹着一个以西方人为最高领导的专制的、独裁社会的炮弹。

二、“香格里拉”外部复杂的权力运作

1937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被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拍成同名电影,公映后轰动全球,连续三年打破票房纪录,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几年后,该片传入中国,译名为《桃花源艳迹》。当时正值日本侵华,这部电影给战乱中的上海人带来了短暂的心灵慰藉。反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的上海,在当时的中国处于被侵略、被压迫的艰难处境下,上海变成了各国竞技场,备受西方主流文化侵蚀、洗脑、压迫与支配。民众的无意识使得同样是饱含歧视、殖民色彩的《桃花源艳迹》变成了国人逃离现实困境的精神寄托。这是非常讽刺的,可是谁又能站在历史的最前端给予行进中的人一些提醒呢?这又是非常无奈的。《消失的地平线》从书本到电影,虽然载体发生了变化,可它的文化遗迹和理论色彩依然扮演着西方人的文化资本的角色,操控着、渗透着中国读者的思想,进行着复杂而隐秘的权力运作。

影片上映后遭到不断删减,近年来影史学家花了13年收集流失的镜头。目前基本补齐,缺失部分用对白或图片代替。1973年重拍,前面半个钟头完全复制原版的镜头。这半个小时的镜头从书本内容推断是在四位西方人进入“香格里拉”之前的经历,与具体的“香格里拉”内部的生活毫无关系,也就是说,完全复制的内容并不涉及对中国人的细节描述。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重大历史事件——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之前的影片为什么删减?必然是之前的影片存在与当时中美建交局面相不适应的、不利于两国交好的内容。所以,影片被删减掉的内容又是什么?是对中国人的丑化部分。因此,这部电影的重拍不是基于艺术追求本身,而是基于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需求。具体来讲,是基于当时中美隔绝局面打破之后,美国表现出来的政治友好。正如布迪厄所坚信的:“人类的各种文化实践从来就不会脱离社会的政治经济权力运作,也不会隔绝于社会变迁与历史转型过程。文化从来也不只是这些历史过程的被动记录,相反,它一直是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等级结构的重要且隐秘的力量。”[8]

2014年1月1日,一本书名为《中国秘境之旅:寻秘香格里拉》的旅游著作出版。该著作对《消失的地平线》存在误读,它将《消失的地平线》作为了现实中“香格里拉”的所在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文化资本,来传达人们对香格里拉“圣地”的向往。不仅如此,香格里拉当地旅游局也以该小说作为当地的文化资本来吸引游客。显然,这个文化资本不属于“香格里拉”,更不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其次,书中充斥着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和片面解读。无论是前面提到的旅游著作的作者还是香格里拉当地旅游局,都对《消失的地平线》作为西方人对中国殖民的文化资本这一事实存在无意识。当资本以这种隐蔽或变形的方式流露于文化实践之中时,清醒的认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结语

希尔顿的“香格里拉”一直在被贴标签。从“冒险、奇幻”到“乌托邦”再到“西方殖民者眼中的天堂”,这一系列不同的标签反映了读者对它不同层次的解读。本文旨在透过文本内部创作,关注到“香格里拉”内部隐秘的行政管理机制折射出的殖民和征服;剖析“香格里拉”外部复杂的权力运作,给读者的无意识敲响警钟。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活动和讲话中,提到了文化自信。在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要自信的同时,国人对文学、文化的敏感度和辨别力需要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晨茜.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消失的地平线》浅析[J].名作欣赏,2017(36):54.

[2]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68.

[3]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7.

[4]徐梵澄.老子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3.

[5]徐梵澄.老子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5.

[6]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7.

[7]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70.

[8]趙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569.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希尔顿殖民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的由来
开往香格里拉
寻找香格里拉
“饿着肚子”参加自己的纪念日
“饿着肚子”参加纪念日
您已迟到了10年
迷行香格里拉
希尔顿:想要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