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迭代的“理想国”
2019-08-01邓郁
邓郁
2019年第20期社会报道《 “感觉生命的流动”》一所创新高中的教育探索
出北京海淀黄庄地铁口,老有人给你派发《中小学个性化1对1/小组课》的传单,“姐,填个信息吧,再赠您一本学霸错题本,《决胜考场》的书,还有《文言文阅读 踩点夺分》。”机构的宣传语上几个大字:哈佛北大精英创立。
告别推销小哥,往前走200米再转弯,便是北大附中。在一片以刷题和备考厮杀的土壤里,致力教育改革的这所中学已经“坚挺”了六七年。去年开始,其中又诞生了一所创新高中“探月学院”,实验气息更加浓厚:课程自主开发,学生没有固定教室,不面对高考,自己定义目标和计划;他们声称“教师是学生项目的导师、课堂体验的设计者、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
听起来理想而美好,但能不能落地,即便踌躇满志的探月家长,一开始也不免心存疑虑。
“他们迭代速度很快,一开始我看到的,和下学期看到的教纲,变化挺大的。”我起意做这个选题时,年初采访过他们的谷雨撰稿人李婕跟我说。
的确如此。5月份进入探月时,我了解到他们的课程体系分为通用、聚焦、媒介课,以及个人项目与社区项目五大类。媒介课程主要是数学和英语,相对比较接近传统学校里的基础知识;通用课程里头分成了四大块:《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又细分为心理学、经济学、电磁学、艺术史等等若干课。
聚焦课程的落点更加细化和“跨越”:《涌现》、《涂鸦与自由》、《宪法:流浪地球之后》《科幻加上艺术就燃起来!》《智能探月》……“有点像大学里的课”,好几个人听了介绍跟我反馈。
“三类课程,学生都可以选修。所以探月的学生没有一个知识结构是相同的。”负责学习模块的老师介绍。
即便是英语、数学和电磁学(物理),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分层(组)教,课件甚至要做四五种。“如果只通过可汗学院、斯坦福在线高中、Coursera、得到这些资源来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有缺陷,所以需要老师做一些把控。”
半年以前,那几门基础课程还不在课表上,那时的课更加“天马行空”一些。
按照探月学院创始人王熙乔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应该立足于素养,只要学生性格健全、思想独立,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出路如何,都OK。但学校刚刚创办一年,学生能否顺利升入国外大学,依然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比家长,学生的适应度更快。
“不会觉得很神奇,也没难接受。很快融入。”学生D跟我说。他原来在河北念书,念到小学四年级之后,在家待了两年。那两年绝不是学识上的“空窗期”。钢琴,小提琴,计算机,乒乓球,声乐,汽车,英语,所有他感兴趣的都接触了。
“最好的就是自由了,在探月,想干啥就干啥。”D一边跟我说话,一边单手摆弄另一只手上的乐高颗粒,他想做出一整套附着在手臂上的“骨骼”,但关节那块儿老不太自如,他在想办法调整。这一整天,他都带着自己的“乐高手”进出教室。
探月的系统很强调“元认知”,即思考自身思考过程的能力(站在第三视角看自己)。王熙乔认为,具备元认知的人会慢慢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这种培养,可以通过课程,更多的是靠平时润物无声的浸染。
学生K原来对数学不感兴趣,总认为自己将来学不了经济,驾驭不了。“她原以为经济学里头的数学就是微积分,但后来发现,哦,原来不全是。现在她想专注产品策划,和市场挂钩。比原来清晰。”K的妈妈告诉我,K在初中时不是那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有些羞怯。到了探月,有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身边同学都很强,很有压力。“但她的导师是个很温暖的女孩,她对孩子完全地接纳。她会告诉我,家长不要干预太多。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不过,一个以注重个人主义(个体差异)为上,又在迅速迭代更新的空间里,必定会引发冲撞。“探月,在我看来还不算很酷。”快言快语的女生YJ说。她说,相比她从前在成都上的另一所创新学校,探月有一些rule(规则)去遵守,譬如对GPA(国外留学要求的平均学分绩点)的要求。“成绩有必要。但它有那么重要吗?我坚信的是,任何东西体验就好了。探月更秉承,你要学习,要去读别人的体验,少摔跤。”
“很自由,但似乎又太自由。你一旦设定了边界,束缚就来了。”学生卡卡说。他明白两边的好与不好,但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其实我们通过做一个艺术品来呈现,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暴露问题。”
也有老师在反思,特别理想的个性化教育,把握度究竟是怎样的。“如果针对每个人做个体化设计,学习的量和方式,完全依照个人意愿,是否会有不利的地方?其实同伴的学习和良性竞争,对个人也是一种适度的刺激。”
有的老师觉得探月的空间很乱,让人静不下心来;反方则觉得那才是探月的活力所在。但所有人的声音都可以表达,都能被听到,在我看来,这是目前阶段的探月最宝贵的地方。
这和探月人的来处有很大关系。
探月每周三晚都有一个Build Night(建造/手作之夜),由学生项目负责人抱抱创办:不管是不是探月人,你都有机会来参加,一起制作或者品尝有人亲手做的美食,或者尝试拿着钻头、锯子和钉子做一张木头桌,聆听即兴的吉他、钢琴伴奏与和声,向所有人分享上一周的有趣遭遇,以及,和探月的恐怖片小组一起看《Sinister(险恶)》。
抱抱本名Jaguar(猎豹),来自阿拉斯加,一头卷发塌塌地贴着头皮,眼神很真纯。因为特别喜欢拥抱,得了这昵称。他在探月学院做学生项目负责人,也是门口Maker Space的创建者。父亲是工程师,抱抱从小习惯了什么都自己动手。毕业于MIT,供职过苹果公司,曾做了一个机器人来测试iPhone 6;参加FIRST机器人比赛,两度获得全球第三名。但他无心去大企业,却醉心于教育。做Build Night,也是希望给所有人一个“停下来,去创造点什么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的老师里头,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工程师、架构师;有极限飞盘排位赛冠军;有圣经专业的博士;有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主播;有人创业两年,开了7家餐饮门店;还有人会在简历里如此介绍自己:“獨自听过露珠掉下来的声音,有过水稻种植的经验——从种子到米饭的全过程”,或者“在捷克教过英语,在印度谈过生意。是个柔软的胖子,名副其实的瑜伽大师,还学过3年芭蕾舞,是个能歌善舞的蒙古族……”
开放、多元、敢于容错和试错,并非新教育中的独家,但在这些方面,探月拥有很强的基因。
最近一次的周三夜里,客人里来了一位做假期学生短期出国进修项目的徐先生。无法认同公司老板的急功近利,他有点萌生去意。每个周三夜里,徐先生都会从东五环赶到西北三环的探月,和遇到的人聊一聊。他打算把每次来Build Night的这种谈天、实录都做成播客。
那天晚上,他身边坐着探月的学生凌,两人促膝谈天了好一会儿。
“我身边有很多成年人,就是刷王者荣耀,抖音。我感觉自己在单位就像个外星人。回想自己的高中,就是疯狂复习,就是混,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回忆起关于那时哪怕连续5分钟的记忆片段,都没有了。但在这里(探月),你感觉很新奇,他们很有行动力。”徐先生告诉我,刚才身边的女孩(凌)也有她的困惑,觉得时间管理不够好。“但至少她在想生活的意义,她会提到‘自我认知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也遇到了困难,最近和学生们沟通不畅。”一旁的探月老师郝如听了徐先生的话,倒有些释然了。在她眼里,虽然工作上一地鸡毛,徐老师却在探月的周三之夜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你的烦恼,是幸福的烦恼啊。”徐先生笑了。
35个学生的规模,随着下个学期新生的到来,将翻倍增长。探月原生的气质还能保持几分,没有人知道。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像学习本身一样,这个教育者们希望打造的“理想国”不会是个恒定状态,会一直keep going(往前走)。
(除李婕、王熙乔、抱抱外,其他人名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