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9-08-01周小韵
周小韵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教育帮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高校挂职干部对于精准扶贫战略的积极参与,有助于从观念变革、人才流动与资源配置等方面重塑帮扶地区的整体面貌。探索与实施精准扶贫的“述、管、识、帮、治、考、奖”七大举措,以保证高校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帮扶;高校挂职干部;七大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8-0036-02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和社会资源,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可忽视[1]。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各项优势,从“教、管、研”等多方面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教即教化,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教会贫困户掌握真正的脱贫技能,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管即管理,协助驻村干部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研即研究,利用专业优势研究治贫方法,并不断总结推广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一、高校选派挂职干部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1.高校选派挂职干部参与精准扶贫是高校深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选派挂职干部前往帮扶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更好地发挥高校扶贫主体作用,为扶贫地区脱贫致富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同时,挂职干部通过在帮扶地区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学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干部学习锻炼和学校长远发展。
2.精准扶贫工作是学校发挥四大职能的重要载体。高校的四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2],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通过对精准帮扶地区实行招生政策优惠、实地再教育等措施,加强对帮扶地区领军人才的教育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通过加强对帮扶地区的调查研究,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通过精准扶贫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高校通过实行全方面的教育帮扶提高帮扶地区的文化水平。
二、高校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
通过对帮扶地区的调查总结,目前帮扶地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然基础条件差,受困范围广、周期长;二是思想观念陈旧,脱贫主观意愿不高;三是受教育程度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四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传达渠道闭塞;五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对此,高校通过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可以充分發挥挂职干部的主体作用,并依托高校在教育帮扶、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助力贫困地区在精神上和行动上改变现有面貌,从根本上实现脱贫。
1.目前我国大部分帮扶地区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形成了“教育匮乏—就业困难—收入低下—贫困—教育更匮乏”的恶性循环[3]。高校挂职干部是帮扶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完善教育帮扶体系的主要实施主体,也是高校落实教育帮扶战略的传递者,高校挂职干部通过在帮扶地区加大招生和就业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帮扶地区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将高校学到的知识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回贫困地区。
2.高校挂职干部作为高校帮扶工作的具体执行人员,可以随时调用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和场所等丰富的物质资源,依托高校在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优质智力资源,在资源开发、技术引进、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合作与支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拓宽致富渠道,助力帮扶地区实现脱贫。
3.政务公开一直是困扰农村和谐发展的因素之一,信息化时代为实现低成本和有选择性的政务公开提供了条件。高校挂职干部可以通过调研、走访等手段,及时了解帮扶地区存在的信息沟通闭塞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定制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在发展农村信息技术、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等方面为帮扶地区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服务,构建村务民主、公开、透明制度,不断拓宽村民与挂职干部、村民与村干部以及挂职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善农村治理体系。
4.高校挂职干部可以充分发挥校地、校企合作优势,拓展帮扶地区经济发展渠道,构建“学校+地方”“企业+地方”双重帮扶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自身资源,给予地方企业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地方企业发展成为“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媒介加大对帮扶地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贫困地区脱贫。
三、高校挂职干部发挥作用的“七大举措”
高校历来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实施教育帮扶的高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特性决定了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特殊功能。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挂职干部的优势,瞄准“指导建强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兴办惠民实事、加强基层治理”四项主要任务目标,通过精准“述”贫、精准“管”贫、精准“识”贫、精准“帮”贫、精准“治”贫、精准“考”贫、精准“奖”贫七项具体措施,激发高校挂职干部的内生动力,形成“述、管、识、帮、治、考、奖”的闭环管理体系,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高校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针对性和长效性。
1.精准“述”贫: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精准“述”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前提条件,目前,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农民的认知度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因此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高校挂职干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通过入户宣讲、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居民分析、讲解各项方针政策;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和微信平台,及时宣传国家、省、市出台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有关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使农村居民能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进一步加大媒体和网络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报道,尤其是对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报道。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使贫困人群深刻地理解精准扶贫政策以及高校挂职干部对地区发展带来的转变,提高农村贫困居民对精准扶贫的知晓率,切实拉近农村贫困居民与挂职干部之间的距离。
2.精准“管”贫:充分发挥挂职干部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精准“管”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必要因素。高校挂职干部是高校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通过个人和高校双重管理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在高校挂职干部自我管理方面,高校挂职干部应建立与扶贫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高效沟通机制,打通个人与帮扶地区的沟通渠道;针对帮扶期间实施的教育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活动建立“回访”机制,继续发挥个人优势做好技术和产业支撑。在高校对挂职干部管理方面,高校内部应进一步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沟通机制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纪检部门和组织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管理监督责任,不断完善扶贫工作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对高校扶贫管理机构是否健全、扶贫指标和前期工作是否落实、帮扶干部扶贫针对性、有效性,沟通机制健全程度,扶贫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定期的跟踪问效,并针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追责,提高帮扶实效。
3.精准“识”贫: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深入群众一线了解群众实际困难。精准“识”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现实基础。高校挂职干部与政府机关选派的挂职人员在政策知晓度方面、基层工作经验方面、与底层人员接触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这也使高校挂职干部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精准“治”贫:赋予更多的政治权力,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表决权。高校挂职干部应通过相互博弈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表决权,全面参与帮扶地区的参政议事、大小事务管理与决策、农村换届选举、向上级汇报扶贫现状等全过程管理环节,实現高校挂职干部与村干部权责相等,从而保证双方共享信息、风险与绩效,共同参与帮扶地区的治理,充分发挥高校挂职人员的积极作用。
5.精准“帮”贫:资金帮扶与智力帮扶相结合,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精准“帮”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在现有资金帮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智力帮扶,更好地发挥高校挂职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动性。
6.精准“考”贫:引入第三方考核,构建多目标因素的综合考评体系。精准“考”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成果体现。在考核体系建立方面,目前不少地方已经将政策执行、资金落实、作用发挥等因素作为挂职干部的考核指标,但是面对扶贫新形势和新要求,在考核结束后及时将考核结果公平、客观地反馈到个人、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应及时总结扶贫情况、找出不足。
7.精准“奖”贫:完善激励和奖惩机制,高校评优、晋升优先。精准“奖”贫是高校挂职干部作用发挥的反馈激励。对高校挂职干部的表彰和激励是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充分调动高校领导干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高校选派挂职干部参与精准扶贫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不断深入,必须进一步发挥高校挂职干部在教育帮扶、信息化建设、科技人才、校企合作、基层党建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健全选拔、管理和考评机制,确保“述、管、识、帮、治、考、奖”闭环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从而激发高校挂职干部内生动力,确保高校挂职干部的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 李俊杰,李晓鹏.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中南民族大学在武陵山片区的扶贫案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79-84.
[2] 张伟平,李期.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担当[J].学理论,2018,(5):159-160.
[3] 李永明.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优势与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