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情况调查研究

2019-08-01何万丽马宝成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共享宁夏

何万丽 马宝成

摘要:推动实现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是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需求。文章对宁夏11个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资源共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机制优化和深入推动资源共享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宁夏;公共实训中心;实训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6-0041-04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更有效地利用职业教育实训资源,以及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机制,宁夏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建成了服务区域支柱产业、骨干产业、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的11个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下简称“公共实训中心”),以推动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共用。目前,各公共实训中心运营情况如何?资源共享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对宁夏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现代电子信息、烹饪工艺与营养、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现代商贸、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枸杞保鲜与加工、现代葡萄与葡萄酒、现代羊绒纺织等11个公共实训中心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各承建职业院校二级教学单位分管公共实训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和实训指导教师,以及宁夏职业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领导。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基本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一)公共实训中心资源使用情况

主要对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同时容纳实训人数、开放时间段和实训设备闲置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在11个公共实训中心中,同时容纳实训人数最少为250人,最多为600人;36%的公共实训中心同时容纳实训人数的区间为250~400人,64%的公共实训中心同时容纳实训人数的区间为450~600人。这表明,宁夏职业教育实训资源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较好地解决了实训资源整体上紧缺的问题,并能较充分地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同时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实训教学资源。74%的被调查公共实训中心开放时间段集中在周一至周五期间,仅有个别的公共实训中心在假期开放。在假期开放的公共实训中心,主要原因不是实训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备战技能竞赛之需,有的是因为紧密型合作企业生产、研发的需要。72%的调查对象认为公共实训中心存在实训资源闲置的状况,实训资源闲置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解决实训资源闲置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资源共享。

(二)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内容、作用及调查对象对共享的态度

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是指不同主体对存在于相关职业院校的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在不同程度上共同享有、共同使用。调查显示,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内容包括物力资源(主要指场地和设备)、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专业教师、实训管理人员和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资源和信息资源。实施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有利于实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实现实训资源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缓解各院校实训教学资源不足问题,有利于打破门户之见、地域之限、推动实训教学各要素间的良性互动和跨院校协作共赢,有利于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成长空间和扩大学习机会。92%的调查对象赞成实训资源的共享共用成为职业院校常态化的办学行为。96%的调查对象一致赞同推进实现校企、校际(主要是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等利益主体之间实训资源的共享共用。

(三)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现状

公共实训中心实训资源共享程度目前只限于个别院校共享和局部资源共享,离完全共享还有相当距离。这表明,推动共享发展,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导致实训资源不能完全或充分共享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费、机制和观念等方面(见图1)。调查显示,所有的公共实训中心均接受过其他院校学生和合作企业员工进行实训;但仅有36%的调查对象组织过学生到其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实训。64%的调查对象反映没有组织过学生到其他公共实训中心进行实训,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经费支持和政策制度保障。(见图2)

(四)阻礙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的因素

调查发现,当前阻碍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按作用程度依次为:一是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二是缺乏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三是院校间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相关的协调管理机构。没有相关的激励措施、增加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以及教师缺乏专项培训和信息技术水平有限等这些因素,并没有成为阻碍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发展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五)促进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的途径

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促进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的途径有:一是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支持实训资源共享共用的有关政策制度,如实训补贴制度、统一收费标准等;二是建立实训资源共享共用评估标准,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建立实训资源共享共用监控机制;四是建立实训资源供需信息服务平台,保证信息畅通,实现资源流通;五是公共实训中心的管理院校加强交流合作,转变发展理念,形成实训资源共享共识;六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公共实训中心实训资源共享共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公共实训中心的建成,将宁夏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建设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公共实训中心的建成和使用,成为推动宁夏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招,极大地改善了实训条件,着力提高了实训资源建设水平,很多实训资源处于西部领先、趋于国内一流,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实训教学和技能人才成长的需要,也解决了长期以来实训资源整体紧缺的问题。

2.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趋于常态化发展

除现代农业、枸杞保鲜与加工、葡萄与葡萄酒、羊绒纺织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公共实训中心外,其他公共实训中心在满足自身实训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每学年都接纳相关企业的员工培训和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实训团体。但实训资源的共享还不深入、程度比较低、参与面不广、共享效益还不显著。从思想和认识角度来看,各委托管理运营公共实训中心的职业院校都比较重视和关注实训资源共享工作,而在执行和落实上尚不够理想。推进跨界共享、共赢发展,尚未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办学行为。

3.影响公共实训资源共享的核心因素在于政策制度和经费支持

在公共实训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机制和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出台统一、科学的收费标准;校企、校校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和义务等尚不明确,致使各公共实训中心在推进实训资源共享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依据和标准,存有“后顾之忧”,甚至变相地成为一种“包袱”。此外,公共实训中心共享過程中各院校校内教师的课酬发放标准偏低,而且挤占各院校校内绩效工资总量;其他院校教师到各公共实训中心兼职授课缺乏政策支持和保障。这些因素都导致在资源共享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阻碍了实训资源的共享发展。

(二)政策建议

1.政策保障机制是深入推动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发展的“压舱石”

应出台含有一些硬举措、硬约束、硬激励的政策制度。对于不主动开展资源共享或共享进展一般的,施以相应的约束或惩罚;对于积极主动开展资源共享或共享推进成效明显的,给予奖励或经费、项目、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因为推进实训资源的开放共享,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有瓶颈和深层次的问题阻碍。为此,政策保障机制的跟进和护航十分必要。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具体管理部门和各承建院校之间的责、权、利,要给负责各公共实训中心运营的院校更多的自主权,支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政府要建立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保障资源共享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尽快出台《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或务实管用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合作办法、利益保障措施等,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1]。如此,不仅能解决好实训资源共享发展中校企双方紧密、深度合作的问题,更能激发办学活力、增强办学动力,大力促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人才。

2.出台统一的收费标准是深入推动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发展的“定心丸”

适应区域发展实际,尽快制定和出台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统一、科学的收费标准,成为可执行的基本依据和标准。各相关职业院校依此为参照和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可制定更为详细、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实训项目的收费具体名目或细则等,报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落实,从而消除落实实训资源共享发展中的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同时,还应建立协调各共享主体间的利益平衡补偿机制,规范参与主体的相应活动和调动各方参与合作与共享的积极性。此外,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人员到各公共实训中心兼职授课,大幅度提高课酬标准,发放交通补贴,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实训资源共享发展[2]。

3.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是深入推动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发展的“驱动器”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能够充分整合政府、高等院校、行业和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调动各方面支持职业院校发展的积极性,有助于保障和实现校企、校校之间、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享[3]。虽然我们成立了宁夏职业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行使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等职责,但该管委会隶属于宁夏教育厅。从实际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往往超出教育系统之外,不单是教育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事,经常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院校等层面的协调与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些事项是管委会无法进行统筹、协调的。为此,政府应给予管委会更多的自主权,让管委会在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共享的保障方面完全承担起职责,深入推动实训资源开放共享取得最大化效益。

4.各实训资源共享主体之间共享共识的达成和真诚合作是深入推动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需要参与者具有分享意识、合作精神和吃亏精神。在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过程中,因各中心依托于相关院校承建,对于将建在各自学校的优质资源拿出来共享,从根本上仍是一种被动共享,而不是各院校的主动分享。同时,还因竞争意识强烈、共享意识薄弱、门户之见浓烈、自我利益至上、习惯性各自为政等因素,都对共享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要突破、扫清这些障碍,形成良性竞争,达成共享共识,就需要打破地域之限、打破门户之别、突破固守的传统思维,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办学校;更需要各院校的领导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奋进”的理念和姿态正确对待院校间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共享,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赢发展”的原则,开启务实合作、真诚合作之旅,在合作中建立广泛的、深入的共享共识,通过共享实现共赢,带动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南海,龚孟伟.我国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建立的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21-23.

[2]金华仁.高职教育园区师资共享机制研究——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 2015(14):34-36.

[3]杨善江.动力机制:高职园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运行的“发动机”——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J].职教论坛,2012(12):25-29.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共享宁夏
Hometown of stars 遇见宁夏,星光灿烂
宁夏
宁夏
宁夏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宁夏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