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 客家城堡式围楼的文化特色

2019-08-01王颖

客家文博 2019年2期
关键词:围屋客家人文化

王颖

深圳地区现存 168座客家围(其中龙岗区113座 ,坪山区 53座 、大鹏区 2座),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符号镶嵌在美丽海滨城市画卷中,熠熠生辉,彰显出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圳客家围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的产物,是继赣南土围子、闽西土楼、兴梅地区围龙屋、东江流域四角楼之后客家民居的又一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从城堡式围楼的特征、传承发展的因素、传统文化宝库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符合深圳情况的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做法。

一、城堡式围楼的建筑文化特色

深圳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围龙屋、围堡、土墙围、排屋村四种形式。其中“围堡”可谓集各地客家围之大成,主要特征是以兴梅地区的围龙屋与东江地区的河源、惠州四角楼基本要素结合,并特别强化了城堡的防御功能,故我们称之为“城堡式围楼”。 深圳最令人瞩目的是,占地面积达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号称“九厅十八井,十阁走马楼”(八角楼二望楼)的龙岗罗氏鹤湖新居(图1),以及同等规 模的坪山曾氏大万世居(图2),两处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建于嘉庆和乾隆年间,可称为赣、闽、粤客家围之冠,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之所以将“围堡”称之为“城堡式围楼”,除体量大外,主要是具备了冷兵器时代的防卫功能以及使用功能和建筑意象。从平面布局看,围楼本体成方形(个别为矩形),四角角楼高耸(鹤湖新居内外二围 8个角楼),后座望楼(龙厅)居高临下。前有禾坪、月池,护楼壕沟环绕(龙田世居的护楼壕沟尚存一段,其他围楼壕沟遗址尚存),后有风水林,整体布局呈椭圆形,符合天圆地方、阴阳合一理念。

围楼前排为“倒座”,与左、右两排和后座连成方形城堡围楼,外墙壁垒。围楼四角(上层)相通,是为“走马廊(楼)”,围楼高两层(连同走马廊为三层)的“斗廊式”单元房布局,与横屋斗廊房格局相同。倒座正中大门,两侧门。进入大门,迎面是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的牌楼,犹如进入古城堡时通过瓮城的肃穆。围楼与堂横屋之间有宽敞的“天街”相连,是围楼内的“通衢越巷”,“又是连接作为围堡精神生活中心的三堂与私人日常生活单元的枢纽,在天街、天井的串连、渐次推进下,将一个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宗族意象表达得完美无缺。” 后座正中为“望楼”,又称作“龙厅”。望楼体量大,高三至五层,俯览全局。望楼第二、三层作为教化族中子弟的私塾。

客家围祠、宅合一。中轴上、中、下三堂为祖公堂,上堂为安放列祖列宗神位,悬挂堂号、堂联,慎终追远的神圣之所。祖公堂既是家族的“法庭”,又是举办族中红白之事的场馆。横屋与围楼中的单元式“斗廊房”是“聚族於斯”一家一户的居室。

走进深圳城堡式围楼,从外到里,我们都仿佛触摸到一些汉族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或淡化了的文明传统。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已为学术界所共识,除族谱、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种种证据外,我们认为府第式的横堂屋、围龙屋和四角楼、城堡式围楼,其建筑方法和形式、布局形式和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均为中原汉族建筑文化的直接承传和发展。借助考古学的器物类比法,可作为判别民族、民系血缘和文化差异或认同的依据。如敦煌壁画中存在同客家围屋相仿的建筑的形式,是客家建筑与中原建筑一脉相承的有力证据1。

二、城堡式围楼的客家特色文化内涵

移民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他们每到一个新的徙居地,总是激活自身的文化基因,与土著交融,产生出新的文化事象,形成一个别样的“文化圈”。解读罗香林先生“客家五次迁徙”说,唐宋以来辗转迁徙:孕育于赣江,成熟于闽江,繁荣于梅江,发展于东江、北江,播迁海内外,形成多个“文化圈”。不同类型的客家围形成了各个文化圈的符号,如赣南的土围子,闽西的方楼、圆楼,兴梅的围龙屋,东江流域的四角楼,深圳的城堡式围楼,

赣闽粤三角区的客家人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土围子、方楼、圆楼和围龙屋,基于社会条件、自然坏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创造出不同建筑类型。从山里来到海滨的客家人,从“下山虎”(依山而建的围屋)到东江流域的四角楼再到深圳地区的城堡式围楼和排屋村,是适应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防御功能的需要创造出的民居新类型。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客家围,万变不离其宗,其平面布局、使用功能、建筑意念和民情风俗等基本要素不变。

(一)凝聚家族的核心

在深圳龙岗罗瑞合村罗氏围楼鹤湖新居的内门楼牌坊上,镶嵌“聚族於斯”四个字的石匾(图 3),(不少客家大屋都有这样的题匾),说明客家围是由血缘宗族聚合的核心,聚族而居的躯壳。每个客家围的居民大多是一个家族(宗族),由开基祖一直往下传,随着子孙的繁衍,客家围可以不断增建外围或横屋,或择地再建。

在闽、粤、赣客家人聚居地区,相对集中且又随着客家人的迁播而广泛分布的客家围,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它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中,维持与强化宗族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产物,是客家人南迁长途跋涉、滚动前进的营垒,是客家民系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和相互认同的标识。无论是闽西土楼、赣南土围子、粤东北的四角楼和围龙屋,以及惠州、深圳地区的围楼,都有高大的围墙、围楼和碉楼,开有为数众多的枪眼,大门上镶嵌铁皮,门前装有门杠,门后装栅栏,一个生息武卫的营盘。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逼使客家人局促在一个大围屋之中,只有围屋才使客家人具有安全感和获得生产与生活上的自由。围屋是客家人文武结合、一张一弛、可攻可守,以及滚动发展的宿营地。

(二)耕读传家的载体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长期以来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它的特点一是自给自足,二是非常脆弱。这两个特点决定它在宗族和家族内部以及个体家庭之间,要有某种互助帮助、互相补充的公共关系。每个客家大围屋,都是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体系。各家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而大牲口和大农具在围屋内部可以互相借用。大门口有共同的晒谷的禾坪和养鱼的池塘。围屋内还有共同使用的水井,有可以互相使用的谷物加工工具——风车、砻、碓、磨等,甚至还有榨油和榨糖的大型工具。有些围屋内还建有学校(私塾),围内或围屋旁边建有厕所、猪圈。如此等等,从生产、生活到文化教育,围屋的设施齐全,完全是一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的图景。同时,深圳地区的客家人还突破了原有小农经济的藩篱,开始经商。如茂盛世居何家从卖豆腐、酿酒起家,终成家业得以有雄厚的财力建造大型围屋。这是深圳地区大围屋赖以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三)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

客家人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崇拜,源于先秦老庄“天人合一”的思想。客家人建村立寨首先考虑培植风水林、挖风水塘,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挡风遮阴、蓄水灌溉,其中隐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观,或可看作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学。不管客家先民的主观意识如何,客观上建立起天与人,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就是我们每到一个古村落、客家围后山所见到枝繁叶茂风水林之故。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在当下仍然具有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恒常价值。

(四)兼容并蓄的地标

兼容性是文化发展的又一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民系的文化,在互相接触之后,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互相吸收、互相兼容的现象,而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更强烈的影响,甚至取而代之。

1、深圳原住民的广府文化是强势文化,客家文化是从粤东兴梅地区沿东江流域逐渐传播过来的,开始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广府民居建筑文化,对客家民居建筑产生了强烈影响。深圳客家民居在传承兴梅地区围龙屋格局的基础上吸收了广府民居的优点。一是住房由传统围龙屋的通廊式单间,变为广府单元式“斗廊房”,即为一天井、两廊、一厅、两房的组合,增添了舒适性与私密性。其二,四角碉楼和后座望楼的山墙,建成官帽式高高的镬耳山墙。

2、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大量劳工出输,在“卖猪仔”行列中大量客家人漂洋过海;加之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和粤西“土客械斗”,成批客家人流亡海外,演绎了第五次客家大迁徙。华侨是海洋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西洋文化开始大规模影响广东。深、港、莞客家文化圈成为了连结海洋文化的桥头堡。由此,客家民居注入了海洋文化的元素。深圳横岗何氏建成于清道光年间的茂盛世居,在最为神圣的中轴中堂建欧陆风情的“凯旋门”(图 4),是目前深圳地区所见最早注入海洋文化元素的客家围。

深圳城堡式客家围楼兼容广府文化、西洋文化风格,体现的是深圳客家人包容开放的精神,与当代深圳新移民展现出的时代风貌高度吻合,说明深圳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

三、城堡式围楼的儒家文化特色

客家围不仅是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生产、生活和繁衍的需要而建设起来的居住地,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宝库,深圳客家围处处都充满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气息。

(一)祠堂供奉文化

客家围中轴上、中、下三堂,上堂设祖公牌位神龛,还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种祖公至高无上的“敬祖睦宗”观念,正是儒家的“孝悌”“尊卑”“仁爱”观念的反映。后座中间高耸的龙厅(望楼),一般高于堂屋和碉楼(三至四层,亦有五层者),在全围楼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大家族的议事厅和学校,让本姓宗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儒家思想文化教育。

(二)科举文化

“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是以往客家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许多客家围的大门口或祠堂前都树有石笔或旗杆夹,上面刻有“大清 XX年XX科进士”等。在祖公堂上,则挂有“进士”“魁元”等牌匾。这些都是张扬本姓氏家族有人获取某种功名的标志,引导和鼓励子弟们为“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奋斗。

(三)楹联文化

客家围中的楹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创造出一种立身处世的文化氛围。楹联内涵将中原华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贯穿始终,这是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南粤客家围屋成为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更为可贵的是,中原地区因历史和社会原因早已失传或淡化了的文化内涵,都可以在现存的客家围中找到,换句话说,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活生生地保留在客家围中。限于篇幅,在此仅将门联、堂号、堂联、祠联和吉庆联的功用和文化内涵举例表述。

1、门联。顾名思义,是贴在大门前的对联。一般上联为本姓氏的发祥地望,下联为家族显赫人物的崇高业绩,或以风水为核心,兼顾居所名号。比如坪山曾氏大万世居的门联:名山秀萃孝经第 晓日祥临大学堂,意为孔门弟子曾参的居处“孝经第”,而称自己的居处(大万世居)为“大学堂” ,继承《大学》正统的家族。“大学”是大万世居曾氏堂号之一。

2、祠联。本义为“祠堂里的对联”。一是张挂于祖公堂神龛两侧的一到两幅对联,其内容主要是铺陈本家族的血脉源流及迁徙过程,连带赞颂先祖的光辉业绩,其内容是堂联的阐释、扩展和接续,内容和张挂处所绝对固定,往往用坚硬的材料雕刻、堆塑而成永久性装饰;二是张挂于神龛以外、祖公堂(后堂、上堂)中各对楹柱上的对联,有时甚至还可挂到中堂里的楹柱上,其内容是围绕着神龛上的对联而展开的,往往是换一个角度陈述祖先血脉源流和颂扬祖宗功德,但字句并不固定,张挂位置也较随意,往往是家族内外的文人墨客根据本族历史临场发挥写出的。其中只有特别出色的,才有可能较长时间地流传下来。比如横岗何氏茂盛世居的祠联:第峙梧峰 风舞碧梧朝晓日;门瞻海岭 龙腾沧海奋春雷。意为茂盛世居具有着背靠梧桐山、面向盐田海的绝佳地理优势,要继承并发扬光大何氏家族勤勉奋进的优良传统。

3、堂号。所谓堂号,是不同姓氏的专有名号,实质上也就是堂联的横批。堂号有三种,一是郡望(地望)堂号,即从姓氏的发祥地地名为堂号;二是典故堂号,即以祖先的功名、道德文章为堂号;三是吉祥物象堂号。堂号是该姓氏繁衍发展的记录。

郡望堂号如龙岗区向前村李氏“陇西堂”。龙岗李氏来自广东兴宁枫树岭——福建上杭李火德公一系,也是出于唐高祖李渊,因而继承陇西堂号。

以郡望为堂号者,由于多个姓氏同出于一个郡地,故有多个姓氏同一堂号,如李、董、彭氏为陇西堂;陈、钟、冯、赖、韩氏为颖川堂;吴、甘、高、童、欧阳为渤海堂等。一个姓氏亦有多个堂号。如廖氏:汝南堂、武威堂、钜鹿堂、崇员堂、世彩堂、清武堂、承佑堂等,这种情况多与氏族内发展的不同支系有关。

道德文章堂号如龙岗盛平杨氏“四知堂”,典故源于东汉大臣杨震。《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官至太尉,赴东莱太守任,途径兖州昌邑,昌邑县王密行贿杨震,至夜揣十斤黄金到杨震住所,震不受。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人知者?”,王密愧出。杨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成为著名的史话。为纪念祖先的德行,杨氏后裔以“四知”为堂号,勉训后人为官清正。

吉祥物象堂号如龙岗鹤湖新居罗氏“诒燕堂”,典出《诗经·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意思是说为了子孙打下一个安然稳定的基础。

4、堂联。本义为“大堂上的对联”。“大堂”又称“中堂”、“正堂”,在一般的三进式厅堂中,主要指其中堂。其作用是解释堂号,并与堂号配套。堂号为横披,一般在中堂正上方,堂联居左右。内容为陈述本家族郡望及历史上本姓氏里显赫人物的主要丰功伟绩。如坪地萧氏吉坑世居:麟阁家声远 兰陵世系长。

“麟阁”是西汉开国元勋、高祖丞相萧何的代称。典出汉初“麒麟阁”的故事。东汉大儒萧望之(萧何第六氏孙)居东海(今山东)兰陵,“兰陵世系”既是萧氏出身地望的代表,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5、吉庆联。本姓氏家族中生子、祝寿、庆典或祭祖、祭神、祈年报丰、驱鬼禳厉所用的联语。大体可分二类:一是较为固定,本族、村、大屋凡遇上述活动皆用者;二为临时撰作或从他处抄来借用者。如坪山曾氏大万世居生子联:诚身宅友瑟琴于今誌禧 养志家培兰桂厥后惟馨。友瑟琴出自《诗经·关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比喻夫妻关系和谐。培兰桂意为努力抓教育,出人才。全句就是讲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做人材准备。

四、结语

深圳市文物建筑绝大多数为私有产权,对于城市范围内的私有产权文物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为空白。龙岗区作为深圳特区中客家建筑较多的行政区,提出在活化利用中加强文物保护的做法。具体为将活化利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项目

针对的是具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未定级文物建筑,由政府统租、整体修缮,通过公开招选程序确定运营单位。公益要求是公益类用途区域占比不得低于文物总建筑面积的50%,吸引到访参观的市民游客和活动嘉宾人数,每年不得低于 10000人次。内容可以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展览类,如博物馆等;也可以为社区公益服务类,如书吧、等;或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类,如非遗展示、文化类协会基地等;教育类,如学院、培训中心等。

(二)“城市更新型”项目

针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内被保留下来的未定级文物建筑,通过捆绑城市更新项目、奖励容积等方式,由更新主体完成文物建筑整体修缮保护,实现文物产权国有化。通过免收租金等条件,实现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对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统一管理。项目可以按照更新主体的项目定位实施,如参考成都太古里作为商业配套设施,或作为小区内的图书馆或老人活动中心等社区配套,其功能定位专家认为不对文物本体造成损害即可。

(三)“自主利用型”项目

针对未有政府投资整体修缮计划、未被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的未定级文物建筑,若具备一定历史价值、产权明晰且产权人保护利用意愿强烈的,可自行或与社会运营机构合作,自主进行修缮保护与合理利用申报,在方案经过审批后,由街道报发改立项并审核概算,由区文物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并对工程资金予以审核。政府对于文物修缮给予 30%的补贴。项目内容可以是文创类,如文化艺术村、创意工业、艺术中心等;旅游配套类如精品酒店、游客中心、餐饮服务等。

注释:

1. 孙毅华.敦煌壁画与客家围屋[A] .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C]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40-245.

猜你喜欢

围屋客家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客家人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客家东生围掠影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谁远谁近?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中州古风与地方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