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19-08-01孙冬岩刘佰祥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提供者显性服务平台

王 硕 孙冬岩 刘佰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移动阅读的概念已经提出了数十年,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理解有着一定差异。笔者将移动阅读定义为一切应用移动终端设备及软件进行阅读的行为。下面探讨的移动阅读是以文字阅读为主的类型,其中也包括在文章中穿插视频、声音或使用读书软件阅读文字的类型。基于对移动阅读定义内涵的研究,现将移动阅读的要素总结为:移动阅读用户、移动终端设备、移动阅读软件及移动阅读内容。用户是移动阅读的主体,是移动阅读的发起方,移动终端设备是移动阅读必不可少的载体,软件是连接移动阅读用户与移动阅读内容的桥梁,而移动阅读内容则是移动阅读的本体。主体和本体通过载体和桥梁连接起来,实现移动阅读。为了驱动和发挥移动阅读各要素的效能,进而产生综合效力,高效的知识服务是必不可缺的。对此,也将在下面进行探讨。

1 移动阅读的知识服务

1.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移动阅读可以将知识分为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显性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关于“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移动阅读服务中,上面提到的学术类移动资源,就以提供显性知识为主。而隐性知识服务则体现在其他类的阅读服务中,网络文学类、新闻类移动阅读内容,便以提供隐性知识为主,这些隐性知识虽然不具有极为明显的知识特征,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知识属性。

1.2 移动知识服务的类型

目前,知识服务已经发展了很多移动方面的服务项目,如移动网站(移动版本的图书馆传统网站、APP等)、适合移动界面的图书馆目录和数据库、图书馆的电子形式、利用移动设备的信息素质教育[1]。这些明确提供显性知识服务的移动知识服务主体主要提供两种形式的知识服务:一种是利用移动设备提供原有的图书馆(或其他知识服务机构)的知识服务,另一种是提供专门为移动设备使用的服务。

好的移动知识服务提供源,不但要有丰富的内容,还要有美观、人性、利于操作的界面,应该具有容易获得、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运行流畅等特征。一个好的移动知识服务提供者,不能只是简单地提供传统网站或传统图书馆的移动设备复制品,还要找出移动设备处理信息、处理知识的方便之法。

2012年,Pacific Northwest的关于移动知识服务的调查显示,移动知识服务通常包括:便于检索或便于查找的知识目录、对数据库的连接、高速的计算等。移动服务运营商及数据库提供者在移动服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为运算的速度及内容都要依靠移动服务运营商及数据库提供者。

关于移动学习的服务形式,国内外还有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在美国,短信息仍是知识服务的重要形式,且因苹果设备的普及,很多学习资源只有IOS版本而无安卓版本,这与我国的情况都有许多不同。

2 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的设计原则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技术现状,知识服务形式也必定不能完全相同。尽管服务模式有些差异,但其中都体现出“以用户为中心”来构筑知识服务的思想。不管使用的设备和信息系统多么复杂,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帮助用户获得知识,实现最终的学习目标。

2.1 显性知识专业化、隐性知识大众化

显性知识服务多半来自专业的知识服务网站,所提供的知识服务通常有一定的专业性,对学科专业有着较为集中的服务需求,因此,可按照学科专业来组织知识和知识服务,从而提高知识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而隐性知识服务多来自大众阅读平台,如新闻网站、新闻APP、社交网站及APP等。这些服务平台并非专业知识服务平台,但仍然具有知识服务的功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向移动阅读用户提供着知识服务,而这种知识服务提供的是大众化的知识,大众化的服务形式,缺乏专业性,也更容易存在谬误或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隐性知识服务面向更广泛的移动阅读用户群体,因此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 服务形式个性化

专业的知识服务平台在个性化方面通常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用户界面不会随用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非专业知识服务平台(隐性知识服务提供者)因其更强的商业化特征,常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如新闻平台会根据用户IP提供与用户地理位置相关的新闻推送,网络文学平台会根据用户偏好提供阅读推送等[2]。同时,移动阅读用户因使用的终端设备多种多样,在界面上对个性化的要求尤其显著。此处的个性化是为不同用户所持有的不同终端设备提供不同界面,以便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服务。

2.3 社会目的与商业目的共存

绝大部分移动阅读已经构成一种商业行为,大量的网络文学平台、新闻平台、学习平台的运营都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这种目的实际上也促进了知识服务的发展,催生了知识服务的社会目的。

2.4 教育性与娱乐性共存

专业的知识服务网站更注重教育性,而提供隐性知识服务的平台则具有很大的娱乐性。在营造这种娱乐性的同时,也提供知识服务,这是现代移动阅读知识服务的重要特征。

3 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模式可分为三层:底层为移动服务运营商及知识数据库提供者,中间层为各种知识服务平台,顶层为移动设备。最终将服务提供给移动阅读用户。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模式见图1。

图1 移动阅读用户知识服务模式

3.1 移动服务运营商及知识数据库提供者

任何移动阅读都离不开移动数据传输,因此就离不开移动服务运营商。移动服务数据传输的质量直接影响移动阅读知识服务的质量。知识数据库提供者通常也是各知识服务平台的提供者,但其是数据底层基础,知识服务平台需要与数据库相连接,以实现知识服务。

3.2 知识服务平台

知识服务平台包括前文提到的显性知识服务提供者:图书馆、知识库网站及App、学习平台(含App)等,也包括隐性知识服务提供者:网络文学网站及App、新闻网站及App、社交网站及App等。

3.3 移动设备

移动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本电脑、播放器等。不同的移动设备即使在相同的知识服务平台上,有时也会使用不同的应用形式,但连接到底层的数据库与服务器是相同的。

猜你喜欢

提供者显性服务平台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与民事责任分析
基于隐私度和稳定度的D2D数据共享伙伴选择机制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网络言论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做商用车行业新材料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访同元集团副总裁赵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