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40例临床观察

2019-07-31岳朝驰杨向东李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药熏洗针灸疼痛

岳朝驰 杨向东 李俊

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老年肛肠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第1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老年肛肠术后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灸;中药熏洗;肛肠手术;疼痛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6-0069-03

随着身体机能衰退,老年人群易患肛肠类疾病,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主要方法,但术后易出现疼痛、水肿等症状,不利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1]。近年来临床采用针灸和中药熏洗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两者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鲜有报道[2]。本研究拟通过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找到理想止痛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老年肛肠术后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61~82岁,平均(72.54±5.21)岁;肛裂、直肠黏膜脱垂、混合痔、肛瘘患者分别为9例、10例、11例、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0~81岁,平均(72.49±5.24)岁;肛裂、直肠黏膜脱垂、混合痔、肛瘘患者分别为10例、11例、12例、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②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3]标准中有关肛肠类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心、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②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③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④严重泌尿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取仰卧位进行针灸治疗,对相关穴位以及毫针进行消毒,针灸痔疮穴,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每5 min捻针1次,留针时间以20~30 min为宜。1次/d,7天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熏洗药物成分:芒硝、石榴皮、乳香、鸭拓草、大黄、花椒各15 g,当归、车前子、苦参、马齿苋、白芷各20 g,赤芍、黄柏、蒲公英、五倍子、白鲜皮各30 g。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可适当加减药物剂量,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5 min,药液置于盆中进行熏蒸,水温将至40℃左右时,进行清洗。20 min/次,2次/d,7天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治疗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取标有0~10刻度的直尺,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相应位置标记,共0~10分,0分:无痛感;10分:剧烈疼痛,疼痛程度随分数升高而加剧。②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患处无疼痛,可正常排便,未出现渗血症状为痊愈;患处疼痛显著缓解,排便时痛感下降,有轻微渗血症状为显效;患处疼痛有所减轻,仍有渗血症状为有效;治疗后患处没有变化,甚至疼痛加剧为无效。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出现起泡、红疹、肿胀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检验。若P<0.05,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第1个疗程后、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起泡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出现1例起泡、2例红疹、2例肿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

3 讨论

肛肠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目前治疗肛肠疾病主要以手术为主,由于肛肠功能以及组织结构较为特殊,再加上神经末梢丰富,因此患者术后愈合较慢,易产生疼痛、渗血以及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祖国医学认为[4]肛肠类疾病主要由经络阻滞、湿热内生、淫邪入侵,再加上久坐、远行等因素,造成机体血液淤积、筋脉交错、血行不利所致。肛肠术后疼痛由气滞血瘀以及湿热滞留造成机体於堵,“不通则痛”,临床治疗肛肠类疾病主要原则是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痔疮穴主要功能为消炎镇痛、清热泻火、解毒通便,针灸此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

肛肠术后疼痛可增加肌张力,造成肛门括约肌痉挛,从而产生应激反应,促进儿茶酚氨等激素释放,引起外周血管收缩。中药熏洗是将药物加水煮沸并熏蒸和洗涤患处,其作用原理为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有效成分充分被患处吸收。通过熏洗,可有效疏通患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并加速新陈代谢能力,同时熏洗有利于保持患处清洁,加速患处恢复。方中大黄、苦参可破瘀止痛、清热解毒;白芷、花椒具有祛湿利水、消炎止痛功效;车前子、五倍子具有清热除湿、益气活血功效;当归、川芎具有润肠通便、活血行气、活血化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五倍子、川芎中有效成分可增加血流量;黄芪、丹参可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石榴皮中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功效,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5];孙亚玲[6]研究发现,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肠术后老年患者132例,发现术后14d后,总有效率达到90%,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7.50%,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肠术后疼痛较单纯使用针灸效果好,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效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两者联合使用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熏洗可调整肛门紧缩感,充分发挥消炎镇痛作用,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鲁昌辉,胡桂荣,赵丹丹.针刺痔疮穴联合中医熏洗坐浴缓解老年肛肠术后疼痛[J].吉林中醫药,2013,33(1):80-82.

[2]葛建胜,王强,郑米华.头孢唑林与中药熏洗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0):5042-504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1.

[4]林泉营.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痔疮穴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4):95-96.

[5]李伟,卢兴华,过石胜.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术后疼痛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4,36(2):435-437.

[6]孙亚玲,李晓梅.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59.

(收稿日期:2019-01-14)

猜你喜欢

中药熏洗针灸疼痛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针灸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