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2019-07-31文荣强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

文荣强

(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四川 成都610031)

一、引言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 号)[1]对我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这表明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是关乎国家战略全局的大事,大数据将会在未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大数据产业必然会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主,并且家庭养老占绝对优势[2]。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规模缩小和“4-2-1”家庭结构特点,家庭养老的作用和功能进一步减弱,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空间巨大。居家养老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3]。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希望保持生活环境相对稳定的需要,更符合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和道德文化,所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补充和更新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从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探索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运用大数据解决居家养老问题的办法。由此,本文研究大数据如何有效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提供,并融合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主体,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促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长远进步和发展。

二、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困境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又能充分调动社区、养老机构、政府等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它是一种在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减弱情况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供需双方沟通不畅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有专业人员上门服务和社区日间服务中心的日托服务两种方式[4]。在居家老人产生服务需求后,老人需要及时地向社区相关服务机构和部门反映他们的需求,这对于一些高龄、失能的老人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社区能否准确掌握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上门服务人员能否精确提供老年人所需服务,社区能否在养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都是以社区和老年群体的双向有效沟通为前提。目前,供需双方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成为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困境。

(二)服务范围狭窄、层次低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家政服务,如洗衣、做饭、购物等,这些服务只停留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照料的层面,对于老人群体需求日益旺盛的医疗保健、心理和精神关怀等服务却相对缺乏。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收集、分析和挖掘精神和心理数据及需求的技术手段和能力,难以收集和记录老年人多样化、动态化服务需求的信息和数据,对老年群体多样、个性和高层次的服务需求缺少关注。因此,社区的养老服务主要还是以一些基本的生活照料为主,对于一些心理、精神层面等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则相对匮乏。

(三)参与主体缺失、协同不足

居家养老服务是以社区、政府、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医疗单位、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社区和养老机构,各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企业等缺乏参与,没有充分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养老资源浪费。当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缺乏统一的平台调度,不能统筹和整合多方主体以明确各自的地位和责任,缺乏公共数据、信息的共享渠道和机制,导致各方参与主体各自为政,主体间协同不足。

另外,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服务质量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能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路径和方法,推动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各项服务需求。

三、大数据与智慧居家养老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每时每刻的语言行为、所处位置、身体状况等都可以转为数据被记录、保存和分析,而每个人的数据都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运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挖掘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所包含的信息,制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价值。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经历的不同,养老服务需求将形成差异化格局,将大数据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会使养老服务更具针对性。

(一)大数据与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主要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老年人的养老数据,发掘各项养老需求,整合家庭、社区、政府、养老机构等各方资源,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性的、个性化的、有区别且全面的服务。

智慧养老是根据实时监测老年人的智能终端设备(GPS定位设备、智能手环、视图录入和传输设备等)收集的数据而展开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大数据贯穿于智慧养老模式的全过程,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和共享数据是关键。运用大数据分析居家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可兼顾各层次、各方面的老年群体需求,更能兼顾公平性。大数据的实时性和远程性使养老服务需求信息的获得更及时,使服务提供者范围更广泛,使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二)运用大数据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1.运用大数据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路

运用大数据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各种智能终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收集和上传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各项数据,如日常行动轨迹数据、娱乐活动数据、医疗健康数据等,然后专业的云计算技术平台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得出一段时间内居家老年群体的各项服务需求。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如社区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人体育锻炼设施等;通过公开透明的竞标方式,政府购买专业化养老服务,由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公共服务部门等主体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为居家老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整个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估结果和报告上传到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为各参与主体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作为参与主体下一次服务竞标的依据。

2.运用大数据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

第一,快速更新服务需求信息,异常问题应对及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的需求总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老年人也不例外[5]。大数据的数据信息是动态的,数据分析结果也是不断更新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更加快速地更新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更加及时地满足居家老人的服务需求。如运用大数据可以对老人疾病的发生提前预警。将大数据引入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供应体系中,大数据云计算平台能实时掌握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数据,数据一旦出现异常,平台会及时报警,向医院和老人及其家庭成员反映。

第二,规模效应明显,资源整合快,资源利用效率高。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收集一个甚至多个社区内所有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数据并提供服务,对于服务的需求方和供应商都会产生规模效应。另外,运用大数据可以整合、优化配置有限的养老服务资源,如有的老人只是简单的感冒,平台会就近安排老人到社区医院或者卫生所就医,而不必到三甲医院去,这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医疗资源;反之,身患重病的老人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到大医院就医,提高了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凸显了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运用大数据的优势。

第三,信息对称,供需平衡。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收集、分析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信息,再将需求信息向服务供应方传送,由获得供应资格的企业和组织向社区居家老年群体提供相应养老服务和产品,使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信息处于对称状态,保持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降低养老市场的盲目性,避免造成养老资源的浪费。

第四,数据、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引入大数据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可将各方主体的数据、信息汇集到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共用,避免信息隔绝,消除信息孤岛[6],有利于相互合作与交流,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

第五,利用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改进平台服务和平台运行质量。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养老机构、各级医疗单位等主体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评估,形成专业的评估报告和反馈意见,促进医院等服务单位改进服务质量,推动数据分析平台改进平台运行机制,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

四、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一)模式的基本架构

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是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它将参与到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各主体相互连接、相互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平台作为融合的核心环节,形成相互联系、互融共通的系统。社区老年群体的一些专业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招投标的方式由中标的服务供应方提供,政府、社区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履行监管职能,社会公益组织则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提供公益性质的养老服务项目,作为政府、市场提供服务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这个模式可以系统地整合国家、社区、企业和各级医疗机构等主体的信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为居家养老群体提供符合自身独特需求的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产品[7],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帮助解决社区居家养老群体的困境,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模式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架构图

(二)模式的运行机制

运用大数据构建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一个循环的系统,以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作为系统运行的核心环节,该模式运行的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运行机制

第一,居家养老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信息和数据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得到监测,由设备上传到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为平台的运作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撑。另外,对于一些智能终端设备难以监测和收集到的居家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数据,则需要通过社区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服务人员走访社区老人而完善,将这些数据及时上传到平台中。

第二,在各项数据和信息都收集和上传到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上,平台通过数据处理,得出社区老人们实际所需的各项养老服务。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招标形式购买相关居家养老服务,竞标单位将相关材料上传到平台。在综合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竞标方的数据资料后,平台最终确定居家养老服务的供应方,并将具体服务要求分享给服务供给方。

第三,确定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具体信息、数据和服务的供应方后,由服务供应方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保障服务质量。

第四,服务供应方向老人提供相应服务后,并不意味着本次服务的结束,此时,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在充分了解居家老人对接受服务的意见的基础上,对服务供应方的本次服务进行客观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传平台,由平台向服务供应方发出评估报告和改进意见,也将此次服务的供应质量作为下次该企业或单位竞标的参考。

第五,运用大数据构建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运行过程,居家老人服务需求的数据和信息持续更新,整个系统的运作不断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始终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责和功能,保障该模式的健康运行,从而保障居家老年群体的权益。

(三)需要明确的问题

1.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积极动员和鼓励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并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以有效保障该模式健康运行。如公益机构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节约社会资源。舆论和媒体对大数据平台运行过程的监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促进平台的良性运作和发展。因此,需要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来,集合社会的力量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2.智能终端设备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智能终端监测设备市场的发展不健全,当前使用的设备并不能完全收集老年群体生活、医疗保健服务各方面数据,相当数量的数据和信息仍然需要社区服务人员、专业医护人员和政府机构等收集和提供,智能终端设备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政府财政对居家养老服务要做好托底工作,对于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要制定严格的帮扶、救助标准,对老人的各项养老服务需求做好分类,明确政府和个人的付费标准和比例。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制定统一的、可供参照的居家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和体系,让服务评价和服务改进工作有法可依。

4.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将大数据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的个人数据和信息安全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老年人识别真伪、防诈骗等意识相对薄弱,当老人们的一些关键数据和信息发生泄漏,被不法分子获取并利用,这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伤害。所以核心的医疗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后,方可上传到云端保存,并定时备份医疗数据,防止敏感数据外泄。需要加强主体监管,有效保障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5.数据分析平台的专业性

在智慧居家养老模式中大数据收集和云计算平台是核心环节,平台运作是否专业,关系到大数据运用的成败,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参考价值,平台缺乏专业性,整个系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为了保障平台的专业性,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及时更新和检修智能监测终端设备,保证数据收集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及时接收各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参与主体的反馈,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数据收集和运作方法。

五、结论

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各方主体养老公共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

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是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涉及多方主体,单是政府部门就包含民政、财政、公安、卫生、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和组织。目前,各主体间联动性缺乏,需要政府统筹协调。2017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印发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需要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深度挖掘、应用健康大数据。各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养老数据信息公开、互联、共享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加强相关养老公共数据信息的公开力度,引导和鼓励养老服务参与主体做好数据的开发利用工作,完善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平台,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培育和发展养老智能终端设备市场

我国养老智能终端监测设备难以满足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收集需求,老年群体的生活和健康数据的采集设备还很欠缺。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设备主要还停留在收集老年人的心率、血压、运动轨迹等较基础和浅层次的数据,导致难以更深入地分析和挖掘老年群体潜在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培育和发展养老智能终端设备市场是运用大数据的必要支持条件,智能终端设备市场越发展,养老数据的收集越全面和深入,大数据的应用才越有效。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大数据智慧居家养老模式,需要推动智能终端设备市场的发展。首先,鼓励更多有技术条件的企业参与到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和服务中来,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促进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其次,大力宣传和推广智能终端检测设备的使用,尤其是老年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使用。再次,政府和相关单位做好财政托底工作,对经济困难和特殊老年群体提供相应补助。最后,加强对智能终端设备市场的监管,政府、媒体、个人等都要尽到监管义务,全面监管可有效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三)注重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需要具有大数据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具有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技术和能力的人才比较欠缺,这就需要我们着力培养专业性、复合型的大数据人才,不断建设和完善大数据专业人才队伍。首先,将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可以快速形成规模化的专业人才队伍,本科教育积极开设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中,而研究生教育则主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活动,丰富和完善相关领域理论,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加快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工作,了解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的机制和原理,在实训中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加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运用大数据服务于养老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分析西方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提升我国专业教育水平。最后,政府制定人才培养和培训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公益组织积极参与

公益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等性质,在促进社会公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益组织能广泛动员社会爱心力量,帮扶弱势群体,救助贫苦大众。政府财力物力有限,公益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的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益组织可以快速有效地集合社会力量,提供一些居家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公益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大数据平台运作。公益组织由于其特殊的组织性质,掌握了许多数据收集设备难以收集到的养老服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可以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中的数据,更加精准地反映老年群体的各项服务需求,进而改进居家养老模式。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政部门与公益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有机结合,向老年人提供公益慈善活动[8]。在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进程中,公益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需要积极引导公益组织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满足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社区
社区大作战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