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地区大棚西瓜—中稻模式“两减”高效生态栽培技术
2019-07-31李涛周建华杨兴柏张杰黄春生蒋毅董喜梅刘伟
李涛 周建华 杨兴柏 张杰 黄春生 蒋毅 董喜梅 刘伟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汉江中下游,兼有低山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湖北省中稻集中优势产区,2018年全市西甜瓜种植面积0.9万hm2、总产量 28万 t,水稻种植面积26万hm2、总产量225万t。双井村位于漳河新区双喜街办,漳河总干渠与新垱河交汇处,海拔90.3~95.0 m,地域范围东经 111°59′~112°02′,北纬 30°53′~30°56′,周围无厂矿污染企业;土壤为黄棕壤,经检测pH值7.31,含有机质20.4 g/kg、全氮 1.12 g/kg、速效磷 18.2 mg/kg、速效钾 132 mg/kg,重金属均未超标;灌溉水为漳河水,达到Ⅰ~Ⅱ类水质标准,村民历来有种植西瓜的传统。
荆门掇刀双井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西瓜已有十余年,设施面积达80 hm2,注册了“荆双井”“纱网稻”商标,“双井西瓜”获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食品A级认证。近年来,合作社尝试在大棚西瓜—中稻轮作模式中使用“两减”技术,即减肥减药技术,主要应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嫁接育苗、蜜蜂授粉、防虫网覆盖栽培中稻等生态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茬口安排及效益分析
1.1 茬口安排
荆门本地早春采取大棚+小拱棚+地膜3层覆盖种植西瓜,一般采取温床+嫁接育苗。塑料大棚栽培,嫁接苗砧木(葫芦)提前7~10天播种,一般为12月中下旬,接穗(西瓜)翌年1月上中旬播种,嫁接苗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6月底罢园,清理瓜藤及地膜,拆除大棚薄膜。中稻5月下旬播种,采用塑料软盘育秧,6月底上水旋耕,抛栽定植,大棚覆盖防虫网,10月中下旬收割。
1.2 效益分析
大棚西瓜产量34.5 t/hm2,产值13.11万元/hm2;中稻稻谷产量6.75 t/hm2,可出米 3.51 t/hm2,产值 5.67万元/hm2,该模式全年总产值18.78万元/hm2。成本估算(面积按1 hm2折算):钢架大棚投入195 000元,按15年折旧,年成本12 975元;薄膜投入22 500元,按2年折旧,年成本11 250元;防虫网投入18 720元,按3年折旧,年成本6 240元;滴灌带投入6 000元,按2年折旧,年成本3 000元;西瓜嫁接苗投入15 750元;肥料投入9 900元;农药投入3 000元;中稻种子投入375元;稻谷收割投入1 500元;蜜蜂投入5 250元;棚内耕整3 750元;人工投入21 000元;合计 9.399万元。除去生产成本(不含土地租金),每1 hm2大棚西瓜—中稻轮作模式年可获纯收入9.381万元。
2 设施设备选择
2.1 育苗设施
冬暖式日光温室,长 70~80 m,内径宽 10~12 m,配备保温被和热风炉、电辅加热设备、催芽箱、穴盘及育苗基质等。
2.2 生产设施
可选用侧边膜通风的水泥骨架大棚 (内径6 m)或钢架大棚(内径 8 m),长度 30~80 m,配备小拱棚、防虫网、地膜、摇杆器等。
2.3 水肥一体化设施
PE输水管,滴灌带,加压泵,施肥桶等。
2.4 机械设备
8~12匹(1匹=735 W)动力柴油机,小型旋耕机,小型收割机,电动喷雾器。
3 栽培要点
3.1 大棚西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早佳84-24,早熟杂交品种,长势稳健,果实发育30天左右,单瓜质量4~7 kg,中心糖度12°~14°;坐果性好,果实圆球形,绿色底覆盖青黑色条纹,条带清晰美观,果皮较薄,果肉粉红色,质地细松脆,品质极佳;耐贮运。
②播种育苗 a.种子处理。葫芦、西瓜种子常规温汤浸种,放在25~30℃催芽箱中催芽,每6~8 h清洗种子表皮一次,催芽至种子露白为止。
b.播种。采用穴盘无土基质育苗。葫芦早播7~10天。每穴平放1粒有芽种,均匀覆盖一层基质以不见种子为度,适量喷水。然后覆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加盖小拱棚保温,出苗前小拱棚内保持温度30℃左右,夜晚采取电辅加热增温,如电加温线、灯泡等。
c.嫁接。葫芦苗1叶1心、西瓜苗子叶期嫁接,用刀片剔除葫芦苗的生长点,用竹签成30°角斜插,深度以刚穿过表皮为宜,西瓜在子叶下1.0~1.5 cm处斜切成30°,拔出竹签迅速插入西瓜苗。嫁接后迅速在苗床上平盖一层地膜保湿,保持床温20~25℃,3~4天伤口愈合后揭除地膜。
③整地施肥 a.整地。提前1~2个月翻耕熟化土壤。地爬式栽培6 m宽大棚整地2厢,8 m宽大棚开3厢,分别覆盖2.0~2.5 m宽地膜,覆地膜前预放置滴灌带,每厢1根,放置距定植穴20~30 cm处。
b.施肥。定植前10~15天施入基肥,每1 hm2施商品有机肥 4 500 kg、硝基复合肥 450 kg、硼肥7.5 kg,比常规少施用复合肥300 kg/hm2。有机肥撒施,复合肥、硼肥带状施于栽培畦中间。
④定植 大棚2月中旬抢晴天定植。地爬栽培每厢居中定植 1行,株距 38~40 cm,每1 hm2定植9 000~10 500株;及时浇足定根水,搭建小拱棚,覆盖2.0~2.5 m宽农膜保温防寒。
⑤田间管理 a.控温。根据天气变化,调节侧边膜与顶膜之间通风口的大小,晴天棚温28~35℃,阴天保温为主,夜晚10~15℃。
b.肥水管理。使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定植成活后在浇水的同时冲施高钾冲施肥(20-8-25),每1 hm2用75 kg提苗,膨果期每1 hm2冲施150 kg促进果实膨大。
c.整枝压蔓。地爬式栽培双蔓整枝,主蔓长30~40 cm时保留主蔓和1条健壮子蔓,多余的子蔓及时去掉,整枝宜选晴天进行。2条蔓与定植行成一定角度引向栽培畦的两边,使之在畦面分布均匀,主蔓和子蔓上的侧蔓及时去掉;蔓长60~70 cm时,在50 cm左右压蔓,以后每隔40~50 cm压蔓1次,坐瓜节位前后隔 1~2节压蔓。
d.保花保果。用蜜蜂授粉取代人工辅助授粉和施用人工激素,可以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一般每1 hm2放置15箱蜜蜂,种群数量保持在15万~30万只,早春气温低时要用糖浆饲喂。
e.疏花疏果。选留第2或第3朵雌花坐住的瓜,结合整枝摘除其余雌花。
⑥生理性障碍及防治 僵苗:加强覆盖,增温降湿。闪苗:加强保温,通风不易过早,通风量逐步增加。裂果:均衡管理肥水,增施钾肥提高果皮韧性,采收时减少振动。脐腐果:实时浇水,促进硼、钙的吸收。肉质恶变果:避免整枝过度,当叶面积不足或果裸露时应盖草降温,或大棚覆盖遮阳网,防止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传播。
⑦病虫害防治 a.蚜虫。黄板诱蚜,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一般6~7天1次,连喷2~3次。
b.病毒病。彻底消灭棚内蚜虫,用2%氨基寡糖素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也可与600倍细胞分裂素混合喷施,效果更佳。
c.蔓枯病。降低棚内湿度,药剂可用40%福星(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或20%氟硅唑·咪鲜胺水乳剂 800倍液,每隔5~7天喷 1次,连喷 2~3次。
d.炭疽病。降低棚内湿度,用1∶1的2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6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细致喷洒,每10天左右1次。
⑧采收 鉴定西瓜成熟的主要方法:计算开花后的日数,一般30~35天可以采收;结果节位卷须尖端变黄;果皮呈现品种固有色泽,脐部、蒂部略有收缩;用手轻拍西瓜,成熟时手指感到瓜内有震动,指弹时声音浑浊;如运销外地,注意不可过熟,七八成熟即可。
3.2 中稻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选择常规稻品种黄华占、鄂中5号及杂交稻品种桃优香占等优质稻品种。
②适期育苗 5月下旬播种,常规稻品种每1 hm2用种量 37.5 kg,杂交稻品种每1 hm2用种量26.25 kg,选用塑料软盘旱育秧,育秧场所选在大棚内,通风口密闭防虫网。
③整地 6月底西瓜罢园后及时清洁田园,拆除大棚薄膜及侧边膜,不施肥料,灌水旋耕,达到田平泥活。
④合理密植 常规稻品种每1 hm2抛栽27万穴,基本苗90万~105万株;杂交稻品种每1 hm2抛栽24万穴,基本苗75万~85万株。抛秧后5天大棚覆盖防虫网并密封。
⑤科学管水 前期浅水勤灌促早发;中期够苗时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保活熟。
⑥病虫草害防治 生育期内不使用农药,人工除草。
⑦收割 掌握水稻90%黄熟时,抢晴天收割。6 m宽水泥骨架大棚使用人工收割,8 m宽钢架大棚和连栋大棚使用小型收割机采收。
4 模式评价
大棚西瓜—水稻模式实施“两减”技术,西瓜栽培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每1 hm2减少化肥用量135 kg(纯量),采用病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750 g以上;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相对常规种植,每1 hm2减少化肥用量255 kg(纯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 500 g以上。该模式既可以减轻西瓜连作易得的病虫害、西瓜藤可以用作水稻的绿肥,又能生产出绿色西瓜和优质稻谷,产品品牌化销售,不仅利于农民增收、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且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的美丽乡村。
建议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以保障生产效益;中稻若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可采用轻简化直播技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